经济重心南移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762158 上传时间:2023-08-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重心南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经济重心南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经济重心南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经济重心南移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经济重心南移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重心南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重心南移(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设计(教案)模板基本信息学 科历史年 级七年级教学形式新课面授教 师樊明友单 位湖北宜城市朱市一中课题名称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学情分析分析要点: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三课,是中国古代史经济社会的一个重要内容。两宋时期是继隋唐我国封建经济繁荣后出现的又一个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尽管两宋政权没有在政治上达到如

2、隋唐那样统一强大的局面,特别是南宋偏安东南一隅,但经济却在前代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经济重心南移有一个过程,开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到宋代已成定局。这一变化还影响着今天中国经济的状况,是了解中国国情的重要内容。本课的课程标准是列举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教学目标分析要点:1.知识目标;2.能力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与能力:理解宋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列举宋代南方农业、手工业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提高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指导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高识图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

3、提问思考、学生解答、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理解宋代时我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通过小组讨论、选派代表发言的方法,使学生了解宋代南方生产发展和商业繁荣的史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前预习、收集和整理资料,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历史的兴趣。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以林升的题临安邸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导入,问学生:读完这首诗,结合前两课的内容,宋代在我们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设计意图:调动学生情绪,希望引导学生明白尽管两宋时期军事政治上不是十分强大,却是我国古代历史上少见的经济高度繁荣和文化昌盛发达

4、的时代,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此时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经济重心南移,引入课题。【讲授新课】解释何为经济重心,经济重心是指经济和技术较为发达,对整个国家产生较强影响的地区。区域内有许多不同种类的经济中心。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义是问号”。学生有了疑问,才有解决问题的迫切的愿望,本环节通过多个问题的设置,层层引入,激发学生思考,与学生共同探讨完成学习任务。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和表现: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问:课本65页的思考题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课件展示“东晋南迁移民分布图”、“东晋南朝江南经济的发展”等,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联系学过的史实分析经济重

5、心南移的原因,鼓励学生充分思考、大胆发言,并在归纳学生的回答中强调为躲避北方战乱,古代有三次大规模的人口南迁,对南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设计意图:通过新旧知识点的衔接,丰富了课本内容,既复习了旧知识又实现了对难点的突破。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问:南方经济什么时候开始发展,经济重心如何逐步南移?课件展示两则材料(宋书中记载的东晋南朝时江南的经济冶状况与汉书记载的江南经济状况)、宋朝江南经济发展的图片,引导学生思索,讨论回答,教师总结。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白经济重心南移主要经历三个时期:三国吴时,江南地区经济开始得到发展;南朝时,南方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推广牛耕,江南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南宋

6、时,南方生产水平超过北方。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问:从哪些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通过学生阅读课文和展示图片,宋人“农耕图”、南宋“耕织图”、“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醒学生观察比较南北方经济区数量分布情况。总结归纳:南方人口大大超过了北方;“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重要的粮仓;南方出现了一批经济中心。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概括提炼有效信息能力。让学生理解宋朝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二、经济发展的表现:问:刚才我们了解了宋代形成长江流域的经济已超越黄河流域的经济格局,那么,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如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课前布置预习收集相

7、关资料,现在请各组将整理收集的资料展示给同学。学生讨论,分四组派代表介绍两宋经济发展中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海外贸易的具体表现,其他同学补充。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宋代经济分布图,结合各组的介绍,找出农业、手工业和商业、海外贸易繁荣发展的地区及特点。注意补充学生未收集到的资料,用图片、音像资料展现,适当进行知识拓展。如宋朝占城稻与现代杂交水稻,介绍袁隆平;商业的繁荣播放清明上河图的视频,海外贸易展示“南海一号”的打捞出土文物等。此环节有可能出现各组介绍各自为阵,整体性印象不够深刻,教师要用图表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理解。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运用相关的历史材料的能力以及学生的集体协作精神。

8、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去体验历史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达到知识、思想与情感教育合一的效果。板书设计经济发展与重心南移一、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与表现:1、原因:最重要是大量北方人口南迁2、过程:最终完成于南宋3、表现:南方人口大大超过北方“苏湖熟,天下足”二、宋朝经济繁荣发展的表现:1、农业:人口超过1亿水稻居粮食产量首位2、手工业:煤的开采、金属冶炼、景德镇3、商业繁荣:城镇、交子、汴京4、海外贸易兴盛:市舶司、三大港、贸易范围作业或预习归纳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自我评价本课的可取之处:1、正确理解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重新整合处理教材,注重新旧知识联系,古今联系。2、精心

9、构思问题,有目的性和针对性,能够涵盖课文的主要知识点。3、课件制作精心,史实材料丰富,充分运用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做到课件为教学服务。4、重视引导、启发学生,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在介绍手工业时,能力好的学生制作出课件,展现了宋代瓷器的繁荣,五大名窑各自的特点,成为课堂上的一大亮点。本节课暴露出一些问题:1、教学中思想上存在一些矛盾与困惑,如教学还是以中考为指挥棒,学生层次差异大,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与能力的掌握,注重对中下学生的知识巩固,课堂上循规导矩,创新不足。2、时间掌控有点难度,在学生发言和补充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资料时,要把握好时间。本节公开课在复习旧课和导入新课时浪费了一些时间,未能进行抢答练习,略显余味不足。组长评议或同行评议(可选多人):对学情没有充分认识,导课用题临安邸设置的问题可能有一定难度,加之公开课,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出现片刻冷场。有提议改为以上册的江南发展人口南迁导入可能更适合学情,可我认为两宋时期军事政治“弱”与经济“强”之间的反差一直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当今的经济发展也有重要的探究价值,故本课在教材编排上放在政权分立之后,有它的含义,这个现象应该提醒学生注意到,关键还在问题如何设计,能够更好引导学生。 评议一单位: 朱市一中 姓名: 王雅博 日期:2014.11.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