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礼乐礼法制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758694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礼乐礼法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礼乐礼法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礼乐礼法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中国礼乐礼法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中国礼乐礼法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礼乐礼法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礼乐礼法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 /双击可除中国礼乐礼法制度篇一:中国的礼乐制度中国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就是等级制度。中国古代礼乐制度作为统治者 的利用工具的确在诞生时为统治阶级得到一定政治成效,随 着历史的发展,礼乐制度并不能如统治阶级所愿成为长久有 效的治理手段并且一直延续下去,但它却控制了整个中国古 代圭寸建社会的音乐格局。起源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77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西周时 期。为了加强统治,周王朝初期的统治者实行了“封诸侯, 建同姓”的政策,把周王室贵族分封到各地,建立西周的属 国。周武王死后,年幼的成王继位,武王的弟弟姬旦即周公 辅政。周公旦是位德才兼备并且忠心耿耿的臣子,曹操曾于 短歌行中曾

2、以“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来赞扬他的忠诚 与认真。周公在“分邦建国”的基础上“制礼作乐”,总结、继承、完善,从而系统地建立了一整套有关“礼”“乐”的完善制度。第i页共ii页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 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 秩序,两者相辅相成。在统治阶级内部所设定的等级具体表 现为“天子八佾,诸公六,诸侯四”。古代舞队的行列,八 人为一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 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这样,阶层不同从而 使用舞队人数的不同,是为了给人们灌输君权至上无人能与之相抗衡的等级秩序思想。周代的音乐领导机构“大司乐”是世界

3、上出现最早,规 模最大的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机构,它所培养的对象是王和 诸侯的长子、公卿大夫的子弟、从民间选拔的优秀青年。主 要教授学员们学习六代乐舞与小舞。大司乐教育贵族子弟学 习音乐并非是让他们真去正的表演,而是让他们懂得“礼乐”是一种有效的治国方式。礼乐制度盛行于中国的商周时期,是维系奴隶制等级观 念的规范,也是奴隶主阶级借以巩固其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礼记。曲礼云:“夫礼者,所以定亲疏,决嫌疑,别同 异,明是非也。”又云:“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 定。”在举行祭祀、宴享、朝聘、婚冠、丧葬等宗教和政治 活动时,均使用礼乐器。礼乐器是表明器主身份、权位的标 志物。正如左传成公二年所云:

4、“器以藏礼,礼以行义。”又云:“唯器与名不可以假人。”丧葬礼是礼乐制度的第2页共11页重要组成部分。死者入葬时所享受的待遇,依生前的品级而 有所不同。古代墓葬能够比较完整地保存随葬品和有关遗迹, 因而为研究古代的礼乐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已有学 者提出礼乐制度形成于龙山时代的新见解。目的礼乐制度是周代建国初期由周公制定的,其目的之一是 为巩固等级制社会,其次也是吸取商代灭亡的教训,反对“淫 乐”,采取“节乐”措施。礼乐制的实施巩固了奴隶主阶级的社会地位,促进了音乐的发展。但它又使乐成了礼的附庸, 使音乐成为以礼为中心的模式音乐,并逐渐趋于僵化。统治 阶级为了推行“统治”制定了一整套十分烦琐

5、的礼仪和与之 相配合的音乐。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如祀天神,“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 祭地示,“乃奏太簇,歌应钟,舞咸池”。(周礼春宫) 两君相见,例用大雅文王;诸侯设宴招待他国使臣则用 小雅鹿鸣、四杜、皇皇者华、(左传.襄公四年)c 又如天子祭祖用雍颂,士大夫则不能用。关于乐队和歌舞队的编制,也有严格规定。乐队的规定是:“王宫县”,即排列成东西南北四面;“诸侯轩县”,排列 三面;“大夫判县”,排列两面;“士特县”,只排列一面。歌 舞队的规定是:天子用六十四人,列成八行,称为“八佾”;诸侯用三十六人,列成六行,称为“六佾”;卿大夫用十六人,列成四行,称

6、为“四佾” ;士用四人,列成二行,称为“二佾”;(周礼春宫及注);等等。总之,所有这些关于礼乐的规定,都是为了加强人们的 等级观念,最后达到巩固其统治的政治目的。要顺利地推行 礼乐制度,必须加强有关礼乐方面的教育, 这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周王朝设置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一一春宫。职位分配春宫中有大司乐、乐师、大师等乐官,乐工1400多人,分别负责音乐教育、传授乐艺、表演和其他音乐事务。他们 大多数是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音乐家,有明细分工,各司其 职。周礼春宫中明确记载了最高乐宫大司乐的职务要求:“大司乐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国之学政,而合国之子弟晋”。教学科目主要有乐德、乐语、乐舞(大舞)和小

7、舞四种。由 于结合礼教,内容都含有伦理道德观念。 在春宫中还有小师、 磬师、钟师、笙师、鎛师等传授器乐技艺。周代如此重视音 乐教育,无疑会对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促进作用,而各种相 关的措施也推动和保证了音乐的发展,从而使周代宫廷音乐 达到了较高的水平。但另一方面,由于过分强调其配合礼教的作用,也给于 音乐以很大的束缚,而不能很好发挥其艺术特征,以至到春 秋后期,随着新思潮的兴起和民间乐的发展这种典礼音乐便日益衰颓不振了。乐与礼的关系乐与礼的关系其一: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关于音乐的产生有四种说法:1音乐产生于同自然界的斗争2音乐产生于同自然界的模仿(吕氏春秋仲夏纪古 乐篇战国吕不韦

8、著中记载: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听凤 凰之鸣,以别十二律)3音乐是原始人类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吕氏春秋季夏纪音初篇中记载: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 而巡省南土。涂山之女乃令其妾候禹于涂山之阳。 女乃作歌。 歌曰:“候人兮漪!”实始为南音)4音乐产生于劳动生活中 (吴越春秋中有首想传为黄 帝时期所作的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关于乐与礼的关系,从“音乐产生于同自然界的斗争” 这里入手。由于古代劳动生产力的低下以及对自然界的认识不够, 人们在面对自然界摆出的种种困难上无力做出科学的斗争, 他们只能用巫术来祷告上天。吕氏春秋仲夏纪古乐篇 中记载:“昔古朱襄氏之治天下也,多风而阴气蓄积,万物 散

9、解,果实不成,故士达作为五弦瑟,以来阴气,以定群生。”因此中国首乐在诞生的时候就与巫蛊神幻并为一谈,并且对人们的影响极大,以致后来礼记乐记战国公孙尼子著中曰:“宫为君,商为臣,角为民,征为事,羽为物。 五音象征五行,五行乃物质基础万物之宗,“宫乱则荒,其君骄;商乱则陂,其官坏;角乱则忧,其民怨;征乱则哀, 其事勤;羽乱则危,其财匮。”万物应当各司其职,缺一不 可,否则“五者皆乱,迭相陵,谓之慢。如此则国之灭亡无 日矣!”既然音乐能关系到国家的存亡,那么就要非常重视音乐 的教篇二:中国的礼乐制度礼乐制度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无论从哪个角度以及何种意义上说,礼乐制度对于中国 文化的影响和塑造作用都是其他任何一种文化现象或因素 所无法相比拟的。一:礼乐制度是形成和广泛应用于西周时代(前1046前771年),并为周以后的各朝各代所沿用信守的一项基本的社 会和政治制度。礼,原本是古人事神祈福的一种原始宗教仪 式,在这种仪式上,献祭、颂神、祈福的各项活动都按照一 定的规程进行。西周初年,经过周公等人的改造,礼便从宗 教的制度转换成了基本的社会典章制度,规定着贵族社会生 活和国家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周公第#页共1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