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素内镜检查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718681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9.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色素内镜检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色素内镜检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色素内镜检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色素内镜检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色素内镜检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色素内镜检查色素内镜检查是内镜下利用色素的一种检查方法。普通内镜 不易识别的消化黏膜及某些表面的性状,借助色素的作用,使之 变得容易识别,容易诊断。对普通内镜观察不到的黏膜的功能状 态,也能通过色素的作用,使之能在内下用肉眼直接观察和诊断。 色素必须符合无毒、无害、安全的要求。色素的投入途径主要有两种:在内镜下直接喷洒的称直接法; 经口服色素后,再进行内镜观察的称间接法。适应证 所有能接受消化道普通内镜检查的病倒,原则上均可进行色 素内镜检查。禁忌证 对碘过敏患者禁用碘染色,尿素酚红、尿素麝香草酚染 色由于有产生高氨的危险,肝硬化患者慎用。极少数病倒仍可能 具有过敏的危险,因此检查前应了解患者

2、过敏史。尤其是对染色 剂有过敏反应者。术前准备 同普通胃镜检查的前处置,要特别强调清除附着于黏膜表面 的黏液。消化道是被覆黏液最多的,如果不认真清除,喷洒色素 后,着色的黏液必将妨碍内镜的观察。通常利用蛋白分解酶使粘 液分解,降低其黏度,用表面活性剂使附着于消化道管壁的黏液 易于清洗。操作方法及程序1碘染色法(Lugolsolution)本法是利用碘与糖原的呈色 反应。正常的鳞状上皮黏膜内的颗粒层含有糖原,因此本法只用 于食管黏膜的内镜检查。(1)方法:碘染色方法最经济、简单、为最基本的食管黏膜 检查法,碘过敏及甲亢患者禁用。一般剂量无明显不良反应,对 食管糜烂及溃疡病例,喷洒后可能有一定的胸

3、骨后烧灼感。在常规胃镜观察后,对食管黏膜的目标部位,用洗涤喷雾管 均匀喷洒1.5%3%的卢戈液,用量为10-20ml,待10s左右, 用温水冲洗吸引后观察,观察后尽量吸净胃及食管内残留的碘 液。(2)碘染色的内镜像:正常食管黏膜染成褐色,呈褐色草席 纹状。由于病变的上皮缺乏糖原,因此喷洒碘液后,病变部为不 染带,清楚地显示出病变的范围。凡是食管上皮缺损的病变,如 糜烂、溃疡、癌、非典型增生、不完全的再生上皮、过度角化及 角化不全等,对碘均呈不染或染色不良。因此碘染色只能指示病 变的存在及范围,对各种病变难于进行鉴别。2.甲苯胺蓝染色甲 苯胺蓝和亚甲蓝一样,吸收后呈变色反应性的蓝色色素。在消化

4、道内视镜检查中也仅用于食管病变的检查。甲苯胺蓝对食管无刺激性,但用量过大时,对胃黏膜有一定 刺激性;从消化道黏膜吸收后经尿液排泄,对膀胱黏膜也具一定 刺激性。因此染色后要尽量将残留色素吸尽,必要时用利尿剂促 进排泄。一般用 1%2%的甲苯胺蓝液,染食管全长需 810ml。(1) 方法:染色前处置后,对食管进行常规下观察,对目 标部位用 1%2%甲苯胺蓝液均匀喷洒,待 30s 后,用温 水反复洗净吸引。(2) 甲苯胺蓝染色的内镜像:正常食管黏膜几乎无着色性, 病变部则有不同程度蓝染。甲苯胺蓝可着色的病变为: 1)上皮的缺损部(糜烂、溃疡);2)癌组织的露出部; 3)上皮非典型增生;4)再生上皮。

5、其中病灶表面的坏 死物质及纤维蛋白等着色最浓,其次为癌细胞、非典型 增生上皮及再生上皮。随着再生上皮的成熟,其染色性 也逐渐接近正常。因此,甲苯胺蓝的染色像,在不同病 变都有各自的特点。对于病变表面被正常上皮覆盖的部 分及以上皮基底层为中心的病变,由于表面被正常上皮 覆盖,甲苯胺蓝无染色效果,不能与正常黏膜鉴别。3甲苯胺蓝-卢戈碘双重染色系列用上述两种溶液分别染色的方 法。先喷洒碘于全食管,然后在病灶处喷洒甲苯胺蓝,20s后, 用蒸镏水冲洗,吸出染液,可更清楚显示病灶。4.亚甲蓝染色适用于食管以外的消化管黏膜的染色。亚甲蓝在胃 镜下直接喷洒(直接法),主要用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的检查及 对十二指肠溃疡瘢痕可疑病灶。在普通胃镜检查后,从活检孔插 入喷雾管,用 0.5%的亚甲蓝液(对要取活检作进一步病理染色 检查时,则用 0.2%0.3%的浓度液为好),对准目标部位由远及近均匀喷洒。散布后l2min,用水冲洗色素液。对难以洗净的着色黏液,可用 0.5%碳酸氢钠液冲洗,则易洗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