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学教学纲要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693043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心理学教学纲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教学纲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教学纲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教学纲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幼儿心理学教学纲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心理学教学纲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心理学教学纲要(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心理学 李红版 大纲 制作人:linda wung第一章 幼儿心理学概述幼儿心理学是发展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指2、3-6、7岁的儿童。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描述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探究个体差异与影响幼儿心理发展的因素;揭示幼儿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研究意义(一)理论意义1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提供科学依据2充实和丰富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二)实践意义1为幼儿教育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2为家庭教育提供相应的心理学知识3为幼儿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工作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心理发展是指个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在相应环境的作用下,整个反应活动不断地得到改造,日趋完善和复杂化的过程,是一

2、种体现在个体内部的连续而又稳定的变化。发展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持续于人的整个一生,其中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最为明显,同时也是发展心理学家关注最多的发展阶段。心理发展的基本性质:(一)发展是连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二)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三)发展的不平衡性(四)发展的个别差异性(五)发展的关键期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也存在关键期。它是指某一特定的年龄时期,儿童对某种知识或行为十分敏感,学习起来非常容易。若错过了这个时期,学习起来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一般认为,幼儿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社会和学校教育向幼儿提出的要求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幼儿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幼儿

3、心理发展的内因,也是其心理发展的动力。不同的心理能力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双生子爬梯实验:格塞尔认为儿童的学习取决于生理的成熟,没有足够的成熟就没有真正的发展,而学习只是对发展起一种促进作用,发展的过程不可能通过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德国生理学家和实验心理学家普莱尔(WTPreyer)是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他的著作儿童心理。第二章 幼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幼儿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实验法等。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采用哪种方法应考虑研究目的与被试的特点。幼儿心理学的研究属于发展研究。目前通行的幼儿心理发展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纵向研究、横断研究和聚合交叉研究。(一)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在

4、比较长的时间内对同一组儿童进行追踪研究,以考察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心理发展的进程和水平的变化。优点在于:第一,被试是同质的(始终对同一组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更为可靠;第二,通过对同一组被试的长期追踪研究,可以获得心理发展连续性和阶段性的资料,因而能够系统地、详尽地考察发展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探明前一阶段发展与后一阶段发展的关系以及各阶段的影响因素。缺点在于:第一,被试一般较少,可能缺乏代表性;第二,研究时间较长,容易造成不可控的被试流失,同时不能避免时代变迁对研究结果的影响;第三,纵向研究一般需要反复测量,可能影响被试的发展,影响被试的情绪,从而影响某些数据的可靠性和确切性。另外,太长的纵向研究

5、在人力、物力和时间上花费很高。不过,幼儿心理发展很快,在短时间内各种心理能力都会发生很大变化,因而我们作一些时间较短的纵向研究也是很有意义的。(二)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指在同一时间对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进行测量和比较,探讨其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优点在于:第一,同时研究较大样本,被试更具代表性;第二,在较短时间内获取大量数据资料,成本低,省时省力;第三,由于研究时间短,因而结果受社会变迁的影响较小。因此,目前大多数幼儿心理学的研究都采用横断研究设计。缺点主要在于:第一,由于被试来自不同年龄(即被试不同质),因而难于反映个体心理发展的具体进程和特点;第二,横断研究缺乏系统连续性,难以确定心理

6、发展的因果关系;第三,横断研究的取样程序较为复杂。(三)聚合交叉研究聚合交叉研究(aggregate-cross study)设计,它既克服了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缺陷,又保持了两类研究的长处,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适用性。聚合交叉研究在目前发展心理学研究(包括幼儿心理学研究)中日益受到重视和被广泛应用。第二节幼儿心理学常见的研究方法一、有意义的自然反应法(一)视觉追踪法(二)视崖反应法:视崖是美国儿童心理学家吉布森(EJGibson)和沃克(RDWalk)于20世纪60年代设计的一种首先用于研究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三)回避反应法(四)抓握反应法二、偏爱法:能有效地测查婴儿的视觉偏好和视敏度三

7、、习惯化法给婴儿反复呈现同一刺激,若干次后,婴儿就不会再注意该刺激,或者其注视时间明显变短,乃至最后消失。这表明婴儿对该刺激在注意一段时间后已不愿再注意了,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如果这时再用另一新的刺激呈现给婴儿,则其注视时间又会立即回到最初水平,即重新又引起婴儿的注意,这一过程称为去习惯化。因此,习惯化法实际上包括两个程序,一是习惯化,一是去习惯化。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研究婴儿的图形知觉、深度知觉及颜色知觉等各方面的感知能力,同时可以研究婴儿的保持、再认等记忆能力。四、列联强化法五、陌生情境研究法陌生情境研究法是安斯沃思(MAinsworth)创造的,这也是目前最流行、通用的测查婴儿依恋性质的

8、方法。依恋是婴儿与主要抚养者(通常是母亲)间的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六、皮亚杰的研究方法皮亚杰的研究方法主要是临床法,它是皮亚杰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最重要的方法。第三节幼儿心理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问题就发展心理学研究,著名心理学家弗拉维尔(JHFlavell)提出了两类易犯的经典错误“错误否定错误”和“错误肯定错误”。研究的新趋势:研究中的生态化趋势、现代化趋势、综合化趋势、跨文化趋势第三章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流派格塞尔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便形成了发展质量较高的年头与较低的年头有序交替的现象,格塞尔称其为“行为周期”。第一周期:25岁

9、;第二周期:510岁;第三周期:1016岁。弗洛伊德的理论第一次强调早年经验对个体毕生发展的重要作用,使得儿童发展中的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得以凸现。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个阶段及相应的发展危机和任务。并把发展界定为终身的任务。3-6岁的幼儿要处理的发展危机主要是主动性对罪疚感。行为主义学派认为强化是行为塑造的基础。将强化分为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需要指出的是,消极强化作用不同于惩罚。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是通过对榜样(或示范者)的观察而习得的。这种学习就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强化有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之分。图式是一种心理结构,是一系列整合的知觉、观念和行为在心理上的表征。皮亚杰认为认知发

10、展是个体在和环境的交互作用中,认知结构不断形成和更新的结果。新的认知结构的建构要通过三个不同的心理过程:同化、顺应和平衡。皮亚杰认为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1成熟2经验3社会环境4平衡皮亚杰把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划分为如下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所谓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和在成人的指导下或与有较高能力的同伴的合作中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第四章幼儿感知觉、注意的发展一、视觉的发展1视觉集中出生后23周内的婴儿不能长期放在光源的同一侧,避免眼肌的平衡失调,造成斜视。2视敏度的发展通常人们认为小孩的“眼尖”,而他们的视敏度却比正常成人低。保护视

11、力:充分的照明;正确的姿势;避免用眼过度;印刷好的书画;定期检查,及早治疗。3颜色视觉学前期儿童对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辨别正确率最高,对其他颜色的辨认能力随年龄增长逐步提高。在教育中,应该注意知道幼儿掌握明确的颜色全称;通过指导幼儿辨色,使幼儿多接触各种颜色,并经常教育幼儿做精确的辨认。4、视觉的恒常性主要包括大小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和形状恒常性。5、方位知觉一般来说,儿童5岁时才能以自我为中心的进行上下左右的辨别,78岁才能以客体为中心辨别左右,左右概念的理解要到11岁前后。研究者认为,爬行经验和视崖上的成功回避存在正相关,就是那些爬行更多的婴儿能够在视崖实验中取得更大成功率。6、

12、视觉偏好(1)对象的状态对运动物体表现出明显的偏爱。婴儿对物体的轮廓表现出明显的偏爱。随着年龄的增长,婴儿对复杂图案的偏好逐步增加。(2)面孔1961年,范茨发现婴儿对有图形结构的对象和对面孔的注意远高于其他对象。二、听觉的发展1听觉的发生研究发现,婴儿在出生前就有了听觉能力。2辨别3定位U形过程随着婴儿的年龄增长,他们逐渐失去过去拥有的某些语音的辨别能力,而随着他们经验的增加又形成了某些新的能力。婴儿对人类言语特别关注,他们表现出对“妈妈语”的偏好。6、听觉保护对于幼儿园来说,可以从以下角度保护幼儿的听觉:选址时要避免噪音污染,绿化与美化净化环境,有条件的话,孩子的自由活动应该多在室外进行。

13、通过训练提高,可以听一些音乐或语言,培养孩子的听力;做训练听力的游戏,例如让孩子闭上眼睛,猜猜是哪个小朋友在喊他;通过轻松的音乐来发展幼儿听觉,通过学习语言训练幼儿的听力辨别力。三、其它感觉的发展婴幼儿的触觉探索有2种形式:口腔探索、手的探索。在手的探索时期,要注意:解放孩子的手,允许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世界。味觉:幼儿偏好甜味、并逐步对咸味产生兴趣,但不喜欢苦味。时间知觉:幼儿前期,主要是以人体内部的生理状态来反映时间。随着发展,能逐渐通过其它线索来更好的进行时间知觉。四、注意定向反射和防御反射是早期婴儿的积极和消极注意形式。儿童有意注意的形成大致经过三个阶段:1、成人的言语引导;2、自言

14、自语;3、内部言语。幼儿注意力发展1、 学前儿童的注意稳定性还是不高,但总的来说呈增长的趋势。当小班幼儿因为得不到一个玩具而哭闹时,教师可以让他和别的儿童玩别的游戏,以此转移他的注意。2、幼儿的注意转移和分配能力较困难,年龄越小越如此,随着年龄增加有一定发展。促进幼儿注意力发展的策略1设立良好的环境,防止幼儿分散注意2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吸引幼儿注意3明确活动目的,帮助幼儿发展有意注意4注意个别差异,让每个幼儿都有所发展5. 家长应配合幼儿教育工作五、观察力幼儿观察力的特征: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精确性、观察的持续性、观察的逻辑性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儿童良好的观察习惯:1让儿童明白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15、帮助他们产生具体的方法2培养儿童的知觉敏感性,提高他们的观察技能3帮助儿童形成感觉通道的整合,提高分析能力。尽可能使幼儿眼、耳、鼻、口、舌、手等感官都参与观察,这样有利于形成立体知觉印象,有利于提高分析综合活动的能力。第五章幼儿记忆的发展婴儿期遗忘症记忆的回涨是指,第一次记忆测验以后一段时间里幼儿又回忆起了一些测验项目的现象。发生在识记后的1-2天内,在识记内容复杂和情调鲜明的材料时,记忆恢复现象表现的尤为经常和突出。在智力落后儿童身上看不到这种现象。新生儿记忆:习惯化和条件反射的建立婴儿的记忆:客体永久性”观念的形成和延迟模仿行为的出现幼儿期儿童记忆的特点:第一,无意记忆占优势,有意记忆逐渐发展。第二,机械记忆占优势,理解记忆逐渐发展。第三,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第四,记得快,忘得也快。第五,记忆不精确:完整性差;容易混淆。二、幼儿记忆策略的发展(一)复述策略 幼儿较早使用的记忆策略。(二)组织策略1归类加工2主观组织3意义编码4心象化(三)检索策略三、幼儿元记忆的发展:关于主体、任务、策略的元记忆第六章幼儿思维的发展根据幼儿思维发展的阶段或方式,幼儿的思维发展表现出三种不同的方式:直觉行动思维、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