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论文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678872 上传时间:2023-09-1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7.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义务教育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义务教育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义务教育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义务教育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义务教育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义务教育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义务教育论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问题与以及解决途径的论文 摘要:义务教育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基础环节, 其好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和长治久安。 而中国这一农业大国的农村义务教育又在“科教兴国”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本文在实 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提出了一系列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现状;建议作为具有 9 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 是以往的义务教育都不是真正完全免费的全民义务教育。2005 年苏州市和北京市都宣布: 从 2006 年开始,将实行真正意义上的全免费义务教育。这似乎昭示着,全国在“十一五” 期间

2、全部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已经拉开序幕,农村的义务教育即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 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是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当然也取得了 很好的成绩:(一)“普九”人口覆盖率快速提高“两基”攻坚取得进展明显。“十五”期间, 经过中央和西部地区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通过“普九”验收的县(市、区)由665 个增加 到 915 个,“普九”地区的人口覆盖率由 73.74%扩大到 91.35%,提高了 17.65 个百分点。2005 年,人口覆盖率达 90%以上的有广西、重庆等五个省区市。国务院决定在

3、 2007 年实现“普 九”的目标,根据目前西部地区的进度,除西藏自治区以外其他各省区均能如期达到“普九” 验收的目标,目前已进入最后的攻坚阶段。在国家实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战略指导下,西部 地区克服财力不足的重重困难,各级财政用于基础教育的投入呈逐年增长的趋势,小学、初 中生均公用教育事业费分别由2000 年的 37.2 元、74.1 元 2004 年提高到 116.5 元和 164.5 元。西部地区广大农村成人识字水平持续快速提高,2005 年西部地区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 7.23 年,与全国人均 9 年的水平差距明显缩小,为西部地区社会发展和经济起飞提供了必 备的人力资源(二)普九”成果逐步

4、巩固,义务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十五”期间,西部地 区小学教育阶段的学龄人口呈现下降态势,2005 年小学在校学生由 2000 年的 3982 万人减 少到 3513 万人,在校生规模净减了11.77%。初中在校生规模由2000 年的 1553 万人增长到 1735 万人,净增了 11.72%,其中西藏的增幅达179.9%,贵州的增幅达 48.7%。随着办学条件 的改善,中小学教育呈现出普及水平稳步提高和上升的趋势。(三)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 稳步提高。西部地区小学 712 周岁学龄儿童入学率近五年一直保持在96%及以上的稳定水 平,除西藏以外其他省区均保持在98%左右的水平。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由

5、2000 年 92.75%提 高到 2005年的 102.92%,有 7 个省区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西藏自治区小学入学率由85.8% 提高到 95.9%,初中阶段毛入学率由32.0%提高到 75.4%。在校生巩固率稳步上升。2005 年, 在校生巩固率创西部地区近年来的最好水平。小学五年的保留率为92.54%,有 7 个省区在 90%以上;初中三年保留率为89.69%,有 8 个省区在 90%以上。辍学率高的现象已经得到了 有效控制。少数民族在校生比例逐年增长。2005 年,小学、初中在校生中少数民族学生的 比重分别由 2000 年的 23.29%、19.09%提高到 24.84%、22.

6、58%。其中有 5 个省区少数民族在 校生的比例高于本省区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随着初中阶段入学率的提高,少数民族在校生 的比例继续呈增长的趋势(四)教师学历层次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十五” 期间,西部地区面向乡镇以下农村教师培训工作全面展开,教师学历合格的比例稳步上升, 教师学历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在缩小。小学、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由94.39%、84.36% 提高到97.51%和94.59%,提高了3.12和10.23个百分点。随着社会对教师素质要求的提高, 小学教师具有专科以上学历的比例由2001年的18.13%提升到2005年的53.03%,专科学历层 次提高了 35

7、个百分点;初中专任教师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比例由9%提高到 39.65%,本科学 历层次提高了 30.65 个百分点。随着“普九”工作的推进,小学在校生逐年减少的情况下, 小学教师总量仍由2000年的 158.4 万人,增长到 2005年的 163.4万人,净增了3.15%;初中 教师总量由2000年的69.7万人,增长到2005年的88.3万人,净增 26.8%;其中增长幅度超 过20%的有7个省区。教师队伍增加的原因:一是为解决农牧区和少数民族地区教师的缺口, 面向乡村学校培养补充了一批新教师。二是经过进修和学历提高将一批代课教师转为公办教 师,代课教师由35.2 万人减少到21.3 万人,

8、净减了39.5%。三是为解决教师脱产进修的缺 岗问题,部分省区增设了教师进修机动指标,农村教师队伍学历进修的缺口得到了补充(五) 办学条件明显改善,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基础。西部地区通过实施多项中小学建设工 程,极大地改善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2005年,中小学校校舍建筑面积由2000 年的2.9 亿平方米增长到3.4亿平方米,增长了17.2%。西藏、贵州等7 个省区的增幅超过平均水平。 小学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过去的4.27 平方米增长到4.76 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积由 过去 4.42平方米增长到4.88平方米。与此同时,为提高办学效益,西部地区加大了中小学 校点布局调整的力度,西

9、部地区农村小学校数比2000年减少 4.4万所,减少了27.4%,初中 (含职业初中)净增了402所,增加了3.3%,校均规模2005 年小学提高到211 人,中学提 高到 708 人。如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采取大集中、大收缩的校点调整原则,有 70 所乡办初中 收缩到县城所在地,4.8 万名农村学生转移到城镇学校就读,办学效益明显提高。西部地区 初步建立起现代远程教育的网络基础,2005 年西部地区建成 6.5 万个中小学教学光盘播放 点、6.7 万个卫星教学接收点和3.9 万个计算机教室。如新疆农村学校基本实现了卫星宽带 网、互联网和有线电视网“三种模式”的现代远程教育覆盖。一、当前农村义务教

10、育的现状和问题中国是教育大国, 有近2 亿儿童在上中小学, 其中2/ 3在农村。作为具有9 亿人口的 农村, 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 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 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指出“农村义务教育量大面广、基础薄弱、任务重、难度大,是实施义 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教育也有了长 足的发展。但是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在中国 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 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稳定、健康地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的具体实施都 有

11、重要意义。义务教育的普及已成为事实,农村人民也越来越重视教育,深刻认识到科技才 是第一生产力。自1986 年国家义务教育法出台以来,农村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存 在的问题依然很严峻。2004 年,中央党校组织的“中国农村九年义务教育调查课题组”先 后奔赴1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进行调查。发现我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辍学率出现了较 大反弹,并不是 2002年统计所说的小学和中学入学率分别达到了98.6和 90,辍学率远 远高于普九所规定的 3,在很多地方达到了6以上,一些农村学校不惜采取造假的办法 来完成“普九”任务,目前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落后,农村义务教育环

12、境与城市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 这主要包括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问题,二是农村中小学的基本办 学条件问题。由于经费不足,相当多农村地区不具备义务教育的基本办学条件。由于农业经 济发展缓慢,农村财政紧张,各种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从而导致农村学校的 持续发展难以实现。农村学校的环境相当艰难。从硬件来看,农村学校教学和办公环境、教 学仪器、试验设备、图书资料和城市相比有天壤之别,有些学校根本就没有看见过电脑,也 没有图书室,有也只是聊胜于无。有些学校危改资金缺乏,潜在的安全危险仍然没有消除。 以前分级办学,以村为单位负责,区县为辅;改革后农村以区县为主,上面的资金不能到位, 农

13、村的危房改造出现真空。比如说学校有危房按照规定,应该把拆了的重建,学校危房全部 重建需要资金的缺口很大,落实到位的很少。目前在农村,一方面由于生源减少,主要来自 于计划生育和外出打工,学校进行合并,有些校没有学生,成了空的;另一方面,村里面因 为普九的债务,又把学校固定资产作为偿还债务的重要资本,学校合并并未形成资源整合, 达到改善学校环境的目的。很多学校的校舍年久失修,房屋漏水,卫生条件状况很差,现代 化教育环境离他们还很遥远。在此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农村孩子,在文化素质、综合素质和心 态等方面都严重滞后于城市,客观上造成城乡教育的不平等,加深城乡之间的隔阂,长此以 往,将严重影响社会安定。(二

14、)师资力量薄弱,教师待遇差,教育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师资队伍流失与短缺并存, 教学科研能力低下由于西部与中东部之间存在着工资待遇相差几倍甚至几十倍差距,是造成西部地区教师 队伍“强出弱进”的重要原因。在西部地区,农村教师是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按城乡划分, 普通中学教师农村占 50%以上;小学教师农村占 70%以上。农村的骨干教师大量流失或调入 县镇或城市,当地人把土生土长留得住的当地教师叫“永久牌”,把派去任教转正后调走的 教师叫“飞鸽牌”。现阶段仍存在着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的现象,西部地区流出的大多 是中高级职称的教学骨干,流进的是新就业的毕业生。“强出弱进”的结果是,增加了农村 学校提高教学

15、质量的难度。教师队伍分布存在着地区、城乡分布、学科分布不合理现象;有 的学校课程开设不全,部分学校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在教师短缺的同时,存在着县镇以上的 学校超编,边远农牧区学校、小科类专业教师配置不合理现象。从农村学校教师的构成看, 西部地区农村中、小学代课教师分别占全国农村代课教师40%和 54%。如甘肃省有代课教师 21988 人,其中农村代课教师占全省代课教师的88%。个别边远贫困的村办学校代课教师成 了教学骨干,正式公办教师派不下去。农村教师同城市教师比较存在以下差别:农牧区教师待遇偏低。如农村教师中有 30%左 右家居住在县城,有的教师每天跑学校,交通费用由自己负担,越是边远的地方承

16、担的交通 费越高。教师的继续教育经费没有得到落实,由自己承担业务培训费和学历教育提高的经费。 有的乡村因基本建设的需要给教师硬性摊派集资款。有的农牧区教师经济待遇低于当地农牧 民的平均水平。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较低。西部农村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处于落后水平。 如 2003 年新疆对 2000 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抽查,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认为未能掌握、基本 掌握、完全掌握的分别为 67%、24%和 9%。在科学研究素养方面,有超过 50%的教师认为自 己从未搞过教学研究。夫妻分居成为教师的“心病”。农村教师中有的因路途远,和学生一 样的住校,住校的教师说“周末的夫妻有点苦”,要经常回家时间不允许和交通费用不堪重 负;有的学校无食堂、无宿舍,没有卫生设施,吃住困难重重,洗浴很不方便由于农村老师的工资普遍比较低,因此一般大学毕业生都不愿意到农村去教书,所以农 村中小学的教师整体素质比较低,但是同时人事制度和管理制度又严重制约着师资力量的调 整。比如乐都县的一所中学,教师不是超编,而是缺编,因为学校工资低而且学校的住宿条 件和教学条件都不是很好,优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