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564675832 上传时间:2024-07-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施工图设计说明(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DL-01 施工图设计说明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渝广路中段道路工程 第 29 页 共32页 1 工程概况1.1 项目背景(1)川渝高竹新区概况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将成渝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战略定位。川渝高竹新区是川渝共建的前沿阵地,是新时代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成效展示示范区。川渝高竹新区鸟瞰图川渝高竹新区包括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涉及渝北区124平方公里、邻水县138平方

2、公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会议精神,按照重庆市委、四川省委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安排部署,坚持新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高起点规划、高规格推动、高标准建设、高水平治理,在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上先行先试,新区将在一体规划、设施互联、产业共兴、园区共建、生态共治、城乡融合、服务便利、政策协调、利益共享等方面率先突破,建设跨区域产城景融合现代化城市,实现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协同联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地区振兴发展,打造区域协作样板。目前,重庆市、四川省已审议通过了川渝高竹新区总体方案,完成了高竹新区规划建

3、设的顶层设计。新区建设将按照“一年起步、三年打基础、五年大发展”的规划推进,计划到2025年,新区的城市形态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内畅外联,现代产业加速集聚,公共服务全面融合,常住人口达15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达120亿元以上。基础设施是2024年川渝高竹新区建设的重点。新区当前正积极谋划川渝大道、合广长高速、轨道交通等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构建外联内畅、安全快捷的新区进出大通道。(2)川渝高竹新区定位川渝高竹新区定位从经济地理层面看,高竹新区的茨竹镇、大湾镇属于属于重庆中心城区。川渝高竹新区是川东北嵌入重庆中心城区的接口位置。川渝高竹新区也是十大合作平台中唯一在重庆中心城区合作共建的具有实体运营的

4、平台,承担着产业、经济协同发展、绿色发展示范的使命。1.2 项目区位本项目所在区域以广安路、重庆路为分界线,重庆路左侧为已建成区,右侧为待开发区,其中项目南侧已完成初步场平,场地北侧川渝大道、重庆路、广安路等现已建成。项目位置图1.3 工程规模本次设计渝广路中段道路全长455.863m,城市主干路,设计速度40km/h,标准路幅宽24m,其中车行道16m,人行道两侧各4m宽,双向四车道。目前道路周边地块即将进行开发,本次设计道路主要起服务周边地块功能,缓解区域内的交通压力,完善区域道路路网,方便地块内部及对外交通的联系。1.4 工程设计范围及主要设计内容施工图设计文件按专业分为六册:第一册:道

5、路工程第二册:交通工程第三册:排水工程第四册:电气工程第五册:照明工程第六册:景观工程第七册:结构工程2 设计依据及采用标准规范2.1 设计依据(1)我司与业主签订的设计合同。(2)业主提供的1:500现状地形图(2023.12)。(3)现场踏勘资料。(4)业主提供的高竹新区控规(过程稿)。(5)邻水县高滩新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重庆路一期施工图设计文件(2021.02)(6)川渝高竹新区管线综合规划(2021-2035)(7)川渝高竹新区近期建设项目规划设计条件论证研究报告 分册02(8)成渝双城经济园川渝高竹新区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渝广路中段)详细勘察报告 (9)其他资料2.2

6、采用标准规范(一)国家标准(1)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2019年版)(GB 50688-2011)(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4)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GB55019-2021)(5)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12)(6)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8)城市道路交通工程项目规范(GB55011-2021)(9)建筑与市政地基基础通用规范(GB55003-2021)(10)园林绿化工程项目规范(GB5

7、5014-2021)(11)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二)建设部标准(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4)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5)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6)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三)交通部标准(参照)(1)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22)(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

8、017)(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6)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7)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17)(8)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 36102019)(四)地方导则、标准(1)川渝高竹新区市政道路设计技术导则2.3 对规范强制性条文执行情况本次道路设计严格执行规范,不存在违反现行规范强制性条文的情形。2.4 对上阶段意见的执行情况(1)从整体路网系统看,建议渝广路设计车速调整为50km/h,双向六车道主干路回复:本次设计道路前期已对渝广路规划设计条件进行专项论证,为保证

9、道路不占北侧已供地企业,南侧不占现状箱涵,道路断面确定为24m断面。设计车速受道路纵坡影响(最大纵坡6%),且道路两侧大部分为工业用地,后期通行以货车为主,本次设计建议采用40km/h。(2)设计起点标高429,与现状交叉口标高420相差8-9m,应与在建G210国道和改建渝广路西段标高做好对接,下阶段设计时做好交叉口竖向设计。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在纵断面设计说明中增加该交叉口情况说明,下阶段补充交叉口竖向设计。(3)平纵组合设计有待优化。平曲线长度过短,不满足规范要求,特别是路转角很小时,也应设置较长的平曲线。同时纵断面SJD2处竖曲线长比平曲线短,是一种不好的平纵线型组合。应调整平面拐点

10、位置(建议可结合起点交叉口和宏庆路交叉口来设置路线拐点)并适当优化竖曲线设计,尽可能达到“平包竖”良好线型组合。回复:同意专家意见,已通过平面线型调整优化平纵组合设计(将原有两个反向半径600m的平曲线整合为一个半径5000m的平曲线,调整后达到“平包竖”),详见图纸DL-03、DL-04平面设计、DL-06纵断面设计。(4)公交停车港缺失,与川渝路交叉口公交停车港间距1Km以上都没有公交停车港,应予以新增公交停车港。回复:目前上位公交规划暂缺失,公交线路、站点等信息暂不明确,本次设计暂不考虑预留公交停车港。(5)终点交叉口排水方式均是朝交叉口排水,属于不良排水设计,下阶段应进行排水专项设计。

11、回复:同意专家意见,下阶段对该部分进行专项设计。(6)纵断面设计中,终点交叉口衔接纵坡应拟合重庆路现状交叉口坡度。回复:现状地形与原设计图纸差别较大,本次设计暂采用现状地面标高,下阶段将复测现状标高后调整竖向设计。(7)建议横断面车行道按照15m=0.25+3.5+3.5+0.5+3.5+3.5+0.25设计,原则上不采用3.75m。回复:本次设计项目周边以工业用地为主,后期运行以货车为主,且北侧有一座待建消防站,考虑安全与实际运营需求,本次建议仍采用3.75+3.5m车道,中央设置隔离栏杆。(8)交叉口渠化展宽应在规划阶段有展宽空间,而不应在后期压缩人行道宽度。回复:本次建设项目南北侧地块均

12、已出让,规划无展宽条件,故本次设计只能通过压缩人行道方式进行展宽。 (8)渠化展宽尺寸应标准,进口道3.25m,出口道与路段一致,不能因人行过街岛而随意取值回复:同意专家意见,修改详见JT-03标志标线布设平面图。(8)渠化方案要画全,重庆路四个方向渠化应齐全。回复:同意专家意见,修改详见JT-03标志标线布设平面图3 建设条件以下内容摘自成渝双城经济园川渝高竹新区制造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渝广路中段)地质勘察详细报告。3.1 自然地理3.1.1 地理位置拟建道路位于邻水县高滩镇晏家沟。其起点接在建的G210国道,终点至现状重庆路。场地交通条件较好,位置优越,水、电设施齐全,建设条件较

13、好。项目位置示意图3.1.2 气象与水文根据四川省广安市气象局资料,勘察区内的气象特征具有空气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的特点。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3(2006年8月15日);日最低气温-1.8(1975年12月15日)。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7.7。最冷月(一月)平均最低气温():5.7;最大平均日温差:11.9,出现日期:1953年7月。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8.1。2)根据19812006年气象资料,区内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323.02mm,历史最大年降雨量为1551.4mm,最小年降雨量为905.3mm。最大日降雨量228.5mm,

14、一次性最大连续降雨量400mm,最大连续降雨时间达85小时。一年之中,各季节的降水量不同。春季为209mm275mm,夏季为401mm405mm,秋季为278mm320mm,冬季为37mm58mm,暴雨平均每年发生4次,最多年份有10次。全年以6月-7月暴雨最多,占全年暴雨日数的一半以上。日降水量大于100毫米的大暴雨一般始于5月中旬,止于8月上旬。一小时内最大降雨量为80mm。降水一般主要集中在511月,占年平均降雨量的80%,12月至次年2月降雨量仅占全年的3.1%。3)湿度: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左右,绝对湿度17.7hPa左右,最热月份相对湿度70%左右,最冷月份相对湿度81%左右。4)风:年平均风速(米/秒):1.39米/秒。年最大风速(米/速):26.7米/秒,风向:西北;出现日期1981月10日。5)雾日:全年平均雾天日数3040天,最大年雾天日数148天。3.2 工程地质条件3.2.1 地质构造及地震(1)地质构造根据区域地质资料,拟建场地位于邻水向斜东翼。在场区附近基岩露头处测得岩层产状34010,层面平直光滑,结合程度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根据场区周边基岩出露区地表地质调查,见三组构造裂隙:裂隙:倾向2482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