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674154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7.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三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实验三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实验三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实验三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实验三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 输电线路微机距离保护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微机距离保护的概况2、了解微机距离保护所使用的多边形动作特性二、实验原理1、本试验台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基本框图如图 6-7 所示。阻抗计算测量阻抗在II段测量阻抗在II段发II段动作命令阻抗计算测量阻抗在段发重合闸命令显示信息发I段动作命令键入信号处理显示信息图 6-7 微机距离保护软件基本框图2、微机距离保护的设置及相关说明DJZ-IIIC型试验台中的微机保护装置可以实现三段式电流保护、三段式距离 保护及变压器差动保护、后备保护。通过试验台上保护单元箱有关整定值的设置 可以选择进行不同的实验内容。当变压器保护投入时,程序运行变压器差动保护 和

2、变压器后备保护的内容;当距离保护投入时(此时变压器保护不投入)程序 运行距离保护内容;当变压器保护和距离保护均不投入时,程序运行线路电压 电流保护内容。三段式距离保护为相间距离保护。阻抗特性采用多边形特性,保护通过相 电流差突变量元件启动,采用负序方向元件把关。电流保护与距离保护共用同一 滑线变阻器模拟该线路下任意一点短路。本试验台阻抗保护实现方法是利用移相器改变PT副方电压相量与电流相 量间的相对关系,其一次原理图如图6-8所示。故障发生时,检查出电压、电流的幅值变化及他们间相角的差值情况,通 过计算阻抗与给定的动作特征进行比较来确定是否有故障发生的。通常阻抗保 护第I段保护本线路全长的80

3、%85%;第II段保护本线路的全长,且延伸到 下一段的部分,相当于125%;第III段为本线路和相邻线路的后备,有一定裕量, 相当于250%。由此可得阻抗整定值。由原理接线图可见,模拟线路电阻滑动头 与故障时基本阻抗模值相对应。如当模拟线路电阻滑动头移至50%处时,表示 模拟线路故障时的阻抗模值为5Q。将整定值表中的阻抗特性电阻分量设置为 4Q,相间I段电抗分量定值设置为8Q,相间II段电抗分量定值设置为12.5 Q,相间皿段电抗分量定值设置为25Q,以下实验都按此整定值。阻抗保护程序正常运行时,微机处于测量状态,显示屏显示A、B、C三相电 流幅值和AB、BC、CA相线电压幅值;微机保护的测量

4、阻抗在动作区域内,且当 故障持续时间到时,在显示屏上显示故障类型和测量阻抗模值的大小。微机装置 根据测量阻抗和整定值的设置情况确定选择出口继电器,并点亮“保护动作”指 示灯。三、实验内容DJZ-III试验台的常规继电器和 微机保护装置都没有接入电流互感 器TA回路,实验前应接好线才能进 行实验。微机阻抗保护实验原理接 线图如图6-9所示。通过在不同的移相角度和短路 电阻下,经过多次实验,可确定I 段保护的动作区域,II、III段保护 的动作区域由于试验台所设线路结 构模型的限制,只能测出部分范围。图6-6多边形阻抗保护动件为了能通过尽可能少的实验次数确定I段保护的动作区域,可根据图6-6给 出

5、的多边形阻抗保护动作特性和电阻分量及I段电抗分量整定值的大小计算出明 确的 I 段保护动作区域,然后再通过实验进行检查。以下给出的实验步骤和数据记录表格仅作参考,实验者可根据实际要求进行 修改。(1)按上图完成实验接线。(2)合上三相电源开关、直流电源开关、移相器以及微机保护装置电 源开关,合上模拟断路器1KM、2KM,然后在PT测量处并联接入交流电压表, 调节调压器输出,使试验台微机保护单元电压显示值升到50V,负载灯全亮。(3)按附录二中所述方法将微机阻抗保护整定值进行修改(有关整定 值的大小详见本节相关部分)(4)将台面右上角的LP1 (微机出口连接片)接通。(5)合上模拟线路的 SA

6、和 SB 短路模拟开关。(6)合上故障模拟断路器3KM。模拟系统发生两相短路故障。此时负荷 部分熄灭,微机装置显示“ab相阻抗I段动作和测量阻抗幅值的大小”,同 时“保护动作”指示灯点亮,由I段保护动作跳开模拟断路器,从而实现保护 功能。(7)断开故障模拟断路器3KM,按微机保护的“信号复归”按钮,可重新合 上模拟断路器2KM,负荷灯全亮,即恢复模拟系统无故障运行状态。(8) 以1Q为步长,移动短路电阻滑动头,重复步骤(6)和(7),直到I 段保护不动作,记下此时的短路电阻值。(9) 按表 6-1 中给定的值将移相器调整到另一个角度,将短路电阻滑动头先 移动到30%处,或将短路电阻滑动头移至比

7、理论计算值约小2Q处,重复实验步 骤(6)至(8),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 6-1 中。表 6-1 多边形阻抗保护特性实验数据记录表(1 表示动作,0 表示不动作)运行方式 电阻/Q1030507090正常 运行 方式(AB 相短 路)动作 情况II段动作II段动作III段 动作III段 动作III段 动作保护 动作 时间6.058.389.139.4210.27测量 阻抗 幅值9.5311.813.816.218.2最大 运行 方式(AB 相短 路)动作 情况I段动作II段动作II段动作III段 动作III段 动作保护 动作 时间12.0712.3613.013.2113.41测量 阻抗 幅值7.99.7912.114.417.0(10) 实验结束后,将调压器输出调回零,断开各种短路模拟开关,断开模 拟断路器,最后断开所有实验电源开关。(11) 根据实验数据确定 I 段阻抗保护的动作区域,并与图 6-7 所示动作区 域进行比较,分析误差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