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643381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市规划局局长王长生x市规划局副局长兼规划设计院院长吴亚权x市规划设计院副院长孙益杰x市规划局规划编制管理科科长徐颖年初,省委书记李克强同志到铁岭调研时提出,将开原与清河两个城市统筹考虑,沿京哈大通道建设铁岭地区的第二个中心城市。按照省委领导的指示,02X年月3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专题办公会议。按照专题办公会议的精神,由局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我们和东北师大的有关人员,到开原、清河两地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工作,形成了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调研报告。 一、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区域范围与区域概况 (一)区域范围拟定的开原清河一体化发

2、展区包括x市区和xx区,区域总面积约为630平方公里,20X年人口约为288万人。 (二)区域概况x市区由新城街道、新开街道、老城街道三个办事处组成,市区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22年人口约1.8万,开原全市国内生产总值为32亿元,其中,市区(新城街道和新开街道)约占总产值的%,基本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包括食品工业)、纺织和造纸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老城街道是具有明清建筑特色的传统街区,X年人口为2万人,建设用地区面积为2平方公里,是以旅游、农业、商业为主的城镇。x区辖红旗和向阳两个街道、张相镇、聂家和杨木林子二乡,区域总面积为5平方公里,其中XX县区面积为15.0平方公里,202X年总人口为9

3、.78万人,其中,X县区人口约3.7万,全区国内生产总值为14亿元,基本形成了以电力、钢铁、建材和旅游业为主,水产、农副产品加工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二、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背景和发展条件分析 (一)一体化建设的宏观背景1、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20世纪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不断加强,产业的转移与重组趋势明显,新的国际产业地域分工格局正在形成,中国逐渐成为全球制造业转移地。 2、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机遇20X年,中央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方针,这一政策给东北区的城市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机遇。 3、我国产业发展的重化工业阶段目前,我国产业发展

4、正进入重化工业阶段,围绕着汽车、建材、石化等重型产业的产业链正逐步形成。 (二)发展条件分析1、有利条件()区位条件优越开-清整合区位于X省北部,处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结合部,哈大和京哈交通经济隆起带上。()物产资源丰富开-清整合区内物产资源丰富,资源优势互补性较强。xx市的矿产资源丰富,历史古迹较多。x区环境优美,山水资源丰富。开原与清河一体化建设后,将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开发、优化配置,增强区域的整体经济实力。(3)工业基础较雄厚开-清整合区内现已形成了以电力、机械、建材、轻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初步建成了东北区优质农产品基地、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和能源基地。现有的工业基础将成为推动开

5、-清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为其承接辽宁中部经济区和吉林中部经济区的制造业转移奠定了产业基础。 2、不利条件(1)现行行政体制分割管理行政体制分割问题是影响开-清一体化建设的根本性问题。长期的行政分割使两地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产业同构、恶性竞争等现象,导致在区域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严重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2)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改革开放以来,开原与清河两地的三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02X年,x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为32.6: 40.7; 27,清河的三次产业比例为14:55:31。产量结构失调的问题将成为制约开-清整合区未来发展的基础性障碍。(3)环

6、境保护缺乏综合部署开-清整合区是以机械、建材等重工业为主的城市地域,由于区内行政分割的影响,致使x市和x区都以各自的发展为主,对区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缺乏统一的综合整治,造成近几年的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4)基础设施建设不配套xx市和x区基础设施建设各成体系,没有统一的规划,没有形成区域性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机制。(5)城市建设局部有序整体无序开-清整合区内的x市和x区由于行政问题的影响,城市建设各自为政,形成小而全的特征。 三、开原-清河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开-清整合区的发展定位开原-清河空间整合区发展定位是根据城市空间内部的经济资源共享、产业联动、优势互补等所彰显的经济社会与生态的比较优

7、势所确定的,根据对整合区比较优势的认识,确定未来该区的发展定位为: 1、功能定位。是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基地;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是辽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1)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工业基地定位依据东北区重要的农副产品加工基地建设是和开-清整合区乃至市的农业发展优势相适应的。整合区及其腹地土地生态环境好,为发展优质农产品创造了有利条件。整合区周边半径百余公里范围内有辽吉两省的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长春、吉林、四平、辽源等10余个大中城市,总人口300万。这些大中城市均以重化工业为主,唯有铁岭在区

8、域分工上是以农业、畜牧业为主。这种得天独厚的条件,为发展农业产业化及开发高附加值的农副产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加之整合区内一些农副产品的加工企业已形成一定的品牌优势,凭借其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中间地域便捷的交通网络,有望将该产业通过提升专业品质,强化现代化管理来做大做强,成为开-清整合区的支柱产业之一。()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定位依据开-清整合区成为东北区重要的生态与文化旅游基地的态势已经凸现。山水相依的清河水库风景区和极具传统古镇风韵的开原老城的空间整合,加之底蕴深厚的东北文化与多民族文化的交融,使整合区内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潜力与特色优势在东北区独树一帜。(3)辽宁中

9、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定位依据清河发电厂是xx市的两大发电厂之一,从未来发展看,铁岭地区自有电煤供应能力00万吨,可满足清河电厂的用煤需求,水资源丰富的清河也为电厂的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从市场需求来看,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的未来发展也急需电力支持,所有这些优势条件均为把清河建设成为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能源电力基地奠定了基础。(4)辽宁中部经济区的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的定位依据装备制造业是以沈阳为中心的辽宁中部经济区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在未来的发展中必然需要配套基地的支撑,如果开-清整合区能利用现有基础率先规划建设配套产业基地,极有可能在辽宁中部经济区中抢占发展先

10、机。届时,整合区内装备制造业配套产业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必将成为新的产业增长点。(5)辽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定位依据开-清整合区介于辽中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两个城市型经济圈的结合部,辐射区范围较广,依托优质农副产品加工基地的逐步壮大和xx市区内规划修建的18座专业市场和处基层农贸市场的形成,整合区作为辽中城市群及更广域城市生产、生活物质供应和保障基地的地位必将得到迅速提升。物流中心的腹地范围现已初具规模,呈扇形展开,辐射XX省的东丰、辽源、四平、x市的康平、法库、xx市的清原、市的昌图、西丰等地。基本形成了功能完备、类型齐全、初具规模,效益显著的市场网络。 2、空间定位:是辽北地区副中心城市,是京

11、哈、哈大经济走廊上的重要节点城市。定位依据:开-清整合区位于辽宁中部城市群和吉林中部城市群的交汇点上,如果能形成一个040万人口的中心城市,不仅能带动铁岭北部的发展,也可成为辽北地区的副中心城市,促进辽中城市群和吉中城市群的经济社会联系。京哈和哈大交通走廊是东北地区与关内外、国内外交通联系的主要通道,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该通道正成为东北经济社会集聚的新热点,整合区应力争成为这一地带中重要的节点城市。 、形象定位是山水型生态城市,是东北文化名城。(1)山水型生态城市定位依据开-清整合区的山水型自然景观是松辽平原少有的,区内的大清河、清河水库及周边山林是建设山水生态型城市的自然基础。随着大清

12、河开发工程的启动建设、清河水库旅游区的有序开发、生态产业的发展和生态人居环境的建设,该区将成为松辽平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型城市。(2)东北文化名城定位依据东北文化是汉、蒙、满等文化长期融和发展的产物,而开-清整合区恰处于汉满文化交汇融合的地带,以汉满为主的传统东北文化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弘扬,随着近些年来东北文化在全国的崛起,区内涌现了一批具全国影响的名人、名戏,在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形象氛围。 (二)开-清整合区发展规模预测1、开-清整合区人口规模预测(1)人口现状及发展特征开-清整合区由x市区、x区两部分构成,其中x市区202年总人口约为18.8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为12.67万人

13、,城镇人口约为12万人;xx区202X年总人口为约为9.7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约为3.51万人,城镇人口约为3.4万人。表1给出了开-清整合区近年人口变化情况,从中可以看出开-清整合区人口变化特征。表:开-清整合区近年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可以看出,开-清整合区人口增长变化比较稳定,历年人口增幅变化不大。其中,x市区人口增长变化相对较缓,x区人口增长变化较快,主要原因是x区的行政区划在年时做过一次调整,将xx市的杨木乡和聂家乡划归xx区,导致x区人口机械增长较快。(2)开-清整合区未来人口发展趋势分析根据开-清整合区现状人口变化特征,考虑开原、清河一体化后可能出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

14、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将呈现出以下趋势:一是人口自然增长趋于平缓根据开-清整合区十余年人口发展特征,总体看来人口增长比较平稳。考虑到180年以后人口出生率受计划生育控制而变得比较低、比较稳定,这样,开-清整合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将会变小,未来的人口增长将主要依赖人口的机械增长。二是人口机械增长将会加速开-清整合区未来将成为xx市的第二大中心城市,其作为xx市的次中心城市,会拉动周围市(县)产业向该地集聚,从而促进人口的大规模集聚。三是城市化将迅速推进,人口结构将迅速变化人口结构变化加快主要体现在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化。开-清一体化后,将实现资源开发统筹安排、产业发展分工互

15、补、城市用地协调布局、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从而促进整合区的功能优化,带来整合区经济的快速发展、用地的大规模调整,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从而促进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人口转变,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人口转变。(3)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规模预测开-清整合区规划人口规模预测是在分析历年人口的基础上,结合现状人口结构特征,采用综合增长率法、逻辑斯蒂增长曲线法、容量规模法、趋势回归模型法、经济相关法等五种人口预测方法,分别对x市、xx区人口预测,加以汇总,并运用开原、清河的人口数据综合预测加以校正,初步确定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规模见表2。表2开-清整合区人口发展预测统计表单位:万人2、开-清整合区用地规模预测(1)x市区、xx区用地现状与趋势22X年底,xx市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2平方米;xx区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约为5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约为147平方米。x市区面临着南面低山丘陵和开清铁路专线,西部京哈高速公路,东部行政边界,北部开丰铁路、大清河等自然和其他因素干扰,难于向周边发展,xx市的城市用地以向北跨越清河发展为主,同时做好向东连接,与x区整合发展。xx区发展用地试图向西发展,在三台子收费站处建物流中心,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