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良心的意义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627565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良心的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三良心的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三良心的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三良心的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三良心的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良心的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良心的意义(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芆三、良心的意义螄 良心在个人那里占有何种地位?这种地位意味着什么?良心对 一个有理性、有自由的人意味着什么?良心与人的本性、与人的追求 有何关系?总之,良心对人有何意义?这些,就是这一节我们所要考 虑的问题,这实际上已不止是伦理学的问题了,但为了说明中西良心 论的主要差别,我们有必要这样做。肃1中国的良心本体论虿 确实,早在孔子那里,就已经表现出重视内心、重视内在的价值 与道德资源的思想了。孔子重礼,但是礼主要地并不在于外在的物质 方面,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 货)礼之要义甚至也不在外在的规范层而: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 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礼之本实在于

2、内在的精神,在于仁 爱和忠恕之心。孟子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这一思想 :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个人如此,治国亦如是,即要格君心之非,君身正而 国亦正。羆 王阳明是儒家向内心开拓这一路线的一座高峰,是良心理论的集 大成者。良心论在他这里得到了全面和充分的展开,我们现就主要依 据他的观点来描述中国儒家良心理论的主要特征。袆万物万理统一于心賺王阳明认为:圣人之学,即是心学。他描绘了这一心学传统:十六字心经 -孔子-孟子 -宋周程二子 -陆象山(详见王文成公全书 ,卷 七,第 39 页)。并说 : 是故君子之学惟求得其心,虽至于位天地,育 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 故博学者,学此者也,审问者,问

3、 此者也,慎思之,思此者也,明辨者,辨此者也,笃行者,行此者也。 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故心外无学。 是故于父子尽吾心之仁,于君臣 尽吾心之义,言吾心之忠信,行吾心之笃敬,惩心忿,窒心欲,迁心 善,改心过,处事接物,无所往而求尽吾心以自慊也。譬之植焉,心, 其根也,学也者,其培雍土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 无非有事于根焉耳矣。 (同上书,卷七,第 34 页)聿 心是什么?心不是一块血肉,凡知觉处便是心。心是身之主。而 心之虚灵明觉即所谓本然之良知。正是以良知为核心,为基础,为本 体,则放眼看去,万物万理皆可归之于心,统摄于心。中国哲学向有 合的传统:天人合,内外合,家国合,礼法合,身

4、心合、而王阳明 把这一合的传统发展到顶点,在他看来,万物皆可合而为一,这个 一 就是良知,良知备万物、含万善、肇万化,无往而不知,无往而不通。 有的西方思想家到处都看见差别,而在阳明这里,则是到处都看见相 通,看见同一 :心性合一,心理合一,礼理合一,动静合一,内外合 一,心性情合一,心性天合一,知行合一, 大学三纲八目合一,尊 德性与道问学合一,博约合一,学问修身与日用事功合一,而所 有这些合一又都可以再合一。但我们在此只通过分析一种最主要的合 一-知行合一 来揭示良心的中心地位和意义。螇知行合一是王阳明 致良知教的先声。王阳明 37 岁被谪至贵州 驿为驿丞,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悟得 格物致知

5、 之旨,提出了 知行合 一说。在此我们首先要清楚:这里的知是道德之知,行也是道德之行,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即是行,行即是知,或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 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而不行则非真知,行而不知那是盲行,就 如大学之说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见好色属知,好好色属行,只见那 好色时己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个心去好,闻恶臭属知,恶恶臭属 行,只闻那恶臭时己自恶了,不是闻了后别立个心去恶。此便是知行 的本体,即不曾被私意隔断的一体。凡有说了不做的, 知而不行的则 是因有私意隔断,并非真知。真知是一定要行的,真知本身就是行。 这里的行实际包括态度、念头、意志、感情在内( 一念发动处即是行 了)。

6、因为王阳明论知从来不是论单纯认识论意义上的知, 而是价值论 意义上的知,这一价值之知自然在知之始就已伴随一定的主观态度、 感情、意志,亦即 如好好色,如恶恶臭 。这就是行,或内在的行,它 必然要引出外在的行,必然要作用于这个知者的生活和人格。薃王阳明申言其 知行合一 说的立言宗旨是去恶念,因为若把知行分做两件,以为一念发动虽不善,然未曾行,便不会去禁止,而现在 说知行合一,恶念一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就须将这不善的念克倒。而 克去恶念,就已是善了,克去恶念,去掉私欲,这也就是致良知。薄 由此可见,知行合一说纯是为了人生与道德, 纯是为了从根本 (内 心)上解决人生与道德问题。也就是说, 知行合一

7、说最后必归宿到良 心论名下来, 王阳明在 50 岁正式提出了 致良知教,就把前面的 知行 合一说包括在内了。强烈的成圣动机,使王阳明看到万物万理都如万 川归海一样归于人的内心,认为致良知是提高人的道德以成圣的最简 易、最亲切、最有效的途径。陆象山说 :念虑之不正者,顷刻而知之, 即可以正。何等快捷迅速,且又是治本清源。说 知行合一 就是说必须 先从心里就截住恶念,而不必等它变成外在的行为,道德教化要诉诸 良心,个人的道德功夫要用在心上,心里有了良知,便无有不是的, 有亲亲之心,即有孝孝之理,孝亲之理并不是在亲人的身上,否则亲 人一死理也就没有了,何必丧祭?孝亲之理是在吾心之良知中。故此, 王阳

8、明言心外无理,心虽立乎一身,而实管乎天下之理,理虽散在万 事,而实不外乎一人之心。心一而已。以其全体恻怛而言谓之仁,以 其得宜而言谓之义,以其条理而言谓之理,不可外心以求仁,不可外 心以求义,亦不可外心以求理。外心以求理,那就使知、行为二了, 而求理于吾心,则是知行合一。这里点出了 知行合一 与致良知说的 第一层关系。 要想有德行,必须致良知。论学惟说立诚二字,勿执着 外在异同是非,而是要务立其诚而已。蒈 然而,这并不是说王阳明就主张只守住自己的内心,静心克欲, 不管外事。那就要流入佛老了。相反,阳明是主张时时处处在事上磨 炼的。他致书陆元静告勿离群索居,说世事皆学问,何事非天理。他 释大学八

9、目亦有此意。认为正心诚意必须落实到格物,格不仅有 至意,还有 正意, 物不是物质之物,而就是 事,意未有悬空的, 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某事而格之,使去其人欲,而归于 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随时 在事上致其良知,便是格物,着实去致良知便是诚意,着实致其良知, 而无一毫意必同我,便是正心。诚意功夫实下手处在格物也,若此格 物,人人便做得,说人皆可以为尧舜,正在此也。这点出了 知行合一 与致良知 说的又一层关系,要想致良知,必须重实行。当然, 知行 合一 并非知行并列,根本的还是知,还是良心。知是行的注意,行是 知的功夫。重心在知,主旨在知,目的在造就一种

10、高尚的圣贤人格。蒇 而且,岂止是知行合一,心理合一?王阳明到处都看见相同,看 见合一。陆象山也说心只是一个心,性、才、心、情都是一物,在天为性,在人为心,若能尽我心,便与天同。但言而不详,到王阳明这里,人文道德世界的一切都可以打成一片: 心即性,性即心,天、地、 命、性、心,只一性而已,人只要在性上用功。 心即身,身即心,身、 心、意、知、物只是一件,但指其充塞处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谓之心, 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 修身、格物、致知、正心、诚意实际皆一事。心主于身,性具于心, 善(外在道德规范)原于性,性、理、善皆吾心,在物为理,处物为 义在性为善, 因所指

11、而异名,实皆吾之心也。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心外无理,心外无义,心外无善,吾心之处事物纯乎理,而无人伪之 杂,谓之善 (同上书,卷四,第 58 页),明善即诚身,诚身即明善, 是一件事而非两件事。蚄 人问王阳明:圣贤言语许多, 如何却要打破做一个, 他答:我不是 要打做一个,只是道一而已,天地圣人皆是一个,如何二得 。圣人之 学就是惟一之学, 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精从米,可以 米譬之,要米纯然洁白,便是惟一意,舂簸、筛拣则是惟精之功。博 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皆是以惟精求惟一,他如博文亦是约 礼之功,格物致知即诚意之功,道问学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诚身之 功,均无二说也。蚂

12、在王阳明这里,世界是统一的,它统一于良心,而这世界主要是 人文世界而非物理世界,这心是道德心而非认识心。如果说讨论良心 的认识论起源、根据和性质是讲良心的前半截,而讨论良心对人生的 意义、作用和功能是讲良心的后半截,那么可以说,王阳明的良心论 主要是在这后半截上做文章。讲伦理道德总要讲外在规范与内心动机两个方面,然而人们总希 望有一个统一的基础,以避免一种二元论,那这基础是在内还是在外 呢?儒家伦理的发展一直有内倾的倾向,孟子之言尽心知性知天,把 心视作首要的,程朱实际也还是重内,但却不如王阳明这样彻底、这 样完全、这样坚决、这样斩钉截铁地把良心做为统一万事万物,万义 万理的基础。 以良心涵盖

13、万物, 涵育万理, 在中国思想史上首推阳明。 良心只是个是非之心, 是非只是个好恶,只好恶, 就尽了是非, 只是 非,就尽了万事万变。 (同上书,卷三,第 20 页)有了良心,就可 以以一变应万变, 人人自有定盘针, 万化根缘总在心 。良心自足, 不 假外求,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而必曰穷天下之理,是殆以吾心 之良知为未足也,故王阳明要把 晚年朱子 往心学上扭。王阳明在此 达到了一种理论上的圆融和彻底,达到了一个完全一元的世界,然而 也为此付出了代价。芈主体性的确立螆 以良知为中心意味着主体性的确立,意味着对道德行动者提出了 很高的要求,即必须矗立起一个道德的自我,必须由自己去体会、去 努力

14、、去磨炼、 去自致良知。 外在的行为是看得见的, 别人可以指点, 而良知却是别人看不见的, 需自家体会。 这也就是王阳明 答人问良知 一组诗中其中一首的意思:螀良知却是独知时,此知之外更无知,薁谁人不有良知在,知得良知却是谁,羈知得良知却是谁,自家痛痒自家知薃若将痛痒从人问,痛痒何须更问为。膃 儒家一向重视这种道德主体性的确立。孟子说人之体有大体有小 体,养其大者为大人,养其小者为小人,又说舍生取义。 涵养 是指长 远、指一生的道德修养, 舍取 是指处在某种边缘处境的道德选择,这 些都要求突出道德主体的力量。于是,所谓求放心之求,养浩然之气 之养和扩充皆是强调道德主体的能动性、主导性。故孟子会

15、说 人必自 侮,而后人侮之 ,会认为 自暴自弃者,不可与之言。 肀 宋明心学的创始者陆象山更反复申明、大声疾呼要确立这一道德 的主体:要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欠阙,不 必他求,在自立而已。 (陆九渊集第 399 )诚者自诚也,而道自 道也。 君子以自昭明德。 人之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自贼也。 暴谓自暴,弃谓 自弃,侮谓 自侮,反谓自反,得谓 自得。祸福无 不自己求之者 ,圣贤道一个 自字煞好。 (同上书, 第 427 页)自得、 自成、自道、不倚师友载籍。 (同上书,第 452 页)教小儿,须发 其自重之意。 (同上书,第 458 页)自立自重,不可随人脚跟,学 人言语。 (宋元学案,第 1894 页)王阳明也反复申明圣贤之学只 是为己之学,为己之学的含义是首先成就一个道德的自我:人须有为己之心,才能克己,能克己,方能成己。(王文成公全书传习录上) 阳明区分 躯壳之己 与真己,认为天理作为身的主宰即心即真己,真 己是躯壳的主宰。从吾所好,要从真吾,真吾即良知,真吾之好与天 下之好同。道德主体也就是心为主宰。目虽视,而所以视者心也,耳 虽听,而所以听者心也,口与四肢虽言动,而所以言动者心也,故欲 修身当正心,正心当依靠自己。以水为喻,活水有源,池水无源,有 源者由己,无源者从物, 故凡不息者皆有源,作辍者皆无源故耳 (王 文成公全书卷四,文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