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设计试卷二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615569 上传时间:2023-08-0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8.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结构设计试卷二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钢结构设计试卷二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钢结构设计试卷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设计试卷二(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拉条的作用是(防止檩条侧向变形和扭转并且提供x轴方向的中间支点)。2、实腹式檩条可通过檩托与刚架斜梁连接,设置檩托的目的是(为了阻止檩条端部截面的 扭转,以增强其整体稳定性)。3、屋架的中央竖杆常和垂直支撑相连,一般做成十字形截面,这时它的计算长度是(0.9L)。4、设计吊车梁时,对于构造细部应尽可能选用疲劳强度高的连接型式,例如吊车梁腹板与 上翼缘的连接应采用(焊透的K形)焊缝。5、钢屋架中的杆件一般是由双角钢组成,为使两个角钢组成的杆件起整体作用,应设置(垫 板)。6、屋盖支撑可以分为( 上弦横向水平支撑 ,下弦横向水平支撑,下弦纵向水平支撑,垂 直支撑,系杆)五类。1、 门式刚架轻型

2、房屋屋面坡度宜取(),在雨水较多的地区取其中的较大值。(A) 12018(B) 13018(C) 12015(D) 130152、 在设置柱间支撑的开间,应同时设置(),以构成几何不变体系。(A) 屋盖纵向支撑 (B) 屋盖横向支撑 (C) 刚性系杆 (D) 柔性系杆3、 当端部支撑设在端部第二个开间时,在第一个开间的相应位置应设置()系杆。(A) 刚性和柔性 (B) 刚性或柔性 (C) 刚性 (D) 柔性4、螺栓排列应符合构造要求,通常螺栓端距不应小于( )倍螺栓孔径,两排螺栓之间的最小距离为( )倍螺栓直径。 (A) 2(B) 3(C) 4(D) 55、 梯形屋架下弦杆常用截面形式是两个(

3、)。(A)不等边角钢短边相连,短边尖向下(B)不等边角钢短边相连,短边尖向上(C)不等边角钢长边相连,长边尖向下 (D)等边角钢相连6、屋架节点板上,腹杆与弦杆以及腹杆与腹杆之间的间隙应不小于( )。(A)10mm(B)20mm(C)30mm(D)40mm7、屋架上弦杆为压杆,其承载能力由()控制;下弦杆为拉杆,其截面尺寸由()确定。(A)强度(B)刚度(C)整体稳定(D)局部稳定8、根据吊车梁所受荷载作用,对于吊车额定起重量QW30t,跨度lW6m,工作级别为AlA5 的吊车梁,宜采用( )的办法,用来承受吊车的横向水平力。(A) 加强上翼缘 (B) 加强下翼缘 (C) 设制动梁 (D) 设

4、制动桁架1、简述轻型门式钢架结构中支撑和刚性系杆的布置原则。答:上弦横向水平支撑的间距不宜超过60m。当房屋纵向长度较大时,应在房屋长度中间再 加设置横向水平支撑。布置在房屋两端或在温度缝区段的两端的第一柱间或第二柱间。下弦横向水平支撑的布置。以下几种情况下都需设置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屋架跨度不小于 18m时;屋架跨度小于18m,但屋架下弦设有悬挂吊车时;厂房内设有吨位较大的桥式吊 车或其它振动设备时;山墙抗风柱支撑与屋架下弦时。下弦横向水平支撑应与上弦横向水平 支撑布置在同一柱间。下弦纵向水平支撑的布置。当房屋内设有中级工作制吊车或吨位较大的中、轻级工作制吊车 时;房屋内设有大型振动设备时;屋

5、架下弦设有纵向或横向吊轨时;房屋较大、跨度较大 空间刚度要求较高时。下弦纵向水平支撑应设置在屋架下弦端节间内,与下弦横向水平支撑 组成封闭的支撑体系。垂直支撑布置。对于梯形物价和平行弦屋架,当屋架跨度不大于30m时,应在屋架跨中和 两端的竖杆平面内各布置一道竖向支撑;当屋架跨度大于30m时,在无天窗的情况下,应 在屋架跨度1/3处竖杆平面内和屋架两端各布置一道竖向支撑,在有天窗时,竖向支撑可布 置在天窗架下的屋架竖杆平面内。三角形屋架当跨度不大于18m时,应在屋架中间布置一 道竖向支撑,当跨度大于 18m 时,应按具体情况布置两道竖向支撑。 刚性系杆布置。在屋架支座节点处和上弦屋脊节点处应设置通长的刚性系杆;当屋架横向支 撑设在厂房两端或温度缝区段的第二开间时,则在支承节点与第一榀屋架之间应设置刚性系 杆。其余可采用柔性或刚性系杆。2、为何冷弯薄壁构件在其强度和稳定性计算公式中截面特性以有效截面为准。 答:因为冷弯薄壁构件允许办件受压屈曲并利用其屈曲后强度。因此,在其强度和稳定性计 算公式中截面特性一般以有效截面为准。3、简述D值法的计算步骤。答:(1)计算各柱侧移刚度D值(2) 计算各柱剪力(3) 计算各柱反弯点高度比(4) 计算各柱端弯矩1、完成下列铰接柱脚的立面图和平面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