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606729 上传时间:2023-01-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资源学案2第 2 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考点解读】1、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简述稳态的调节机制。2、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3、尝试解释生物体维持pH 稳定的机制。学习重点和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自主探究】1、学海导航知识点观察与思考归纳与总结1、什么是内环境稳态?1、不同 _、不同 _的人,体温不同;同一年龄同一、内环一性别的同学体温也 _;即使同一人在一天内的体温也是境的动态2、稳态就是稳定不变的状_,但一般不会超过1 度;尽管外界气温变化大,但健康变化态吗?为什么?人的正常体温始终接近 _。2、同体温一样,内环境的每一种_和 _在机体的调节下,都处于动态平衡中,

2、即稳态。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_,使各个 _、_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 _。1、 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协调一致的正常运行,是维持内环境稳二、对稳1、稳态调节的机制是什态的_。如果某种器官的功能出现障碍,就会引起态调节机么?_。如肾功能衰竭时, 就会出现 _,最终引起死亡。制的认识2、 稳态的实现,是机体在_调节下,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的结果。最初,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稳态主要依赖于 _的调节;后来美国生理学家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 _和 _的共同调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2、为什么说免疫系统在维展,人们发现 _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免疫系统的调节持稳态方面起着重要的作作用是:发现并清

3、除 _、 _等引起内环境波动的因用?素。目前普遍认为,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机制是_。3、人体维持稳态的调节能力是_,若外界环境变化太剧烈,或自身调节出现障碍,稳态就会被_。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其代谢只有_、 _等都在适三、内环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是宜的范围内,酶才能正常的发挥_作用;正常的血糖水平境稳态的什么?和血氧含量是供给机体所需_的重要保障;内环境中过多重要意义的代谢产物如尿素等会使机体_。如果内环境遭到破坏,细胞代谢就会 _。因此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 _。2、例题精析 :例题 1内环境的稳定是一种()A、凝固的状态B、绝对不变的状态C、相对稳定的状态D 、随外界环境改变而变

4、化的状态解析:内环境的稳定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为新陈代谢中许多复杂的酶促反应要求欢下载精品资源的理化条件是比较严格的,即:温度、酸碱度和某些离子等化学物质的浓度必须保持在较小的范围内变动,如果超出了正常的变化范围,使稳态机制发生变化,就会引起人体代谢紊乱。如组织液中水分过多会出现组织水肿;尿素、无机盐等废物过多,会出现尿毒症。稳态的形成并不是突然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新生儿要经若干时间之后,稳态机制才能健全和完善起来。答案:C例题 2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B.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

5、发生D. 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解析:机体新陈代谢是由细胞内很多复杂的酶促反应组成的,而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需要稳态,所以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稳态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会发生紊乱,并导致疾病发生,但发生疾病不一定是血液成分不稳定引起的。答案:D例题 3对于高烧不退的病人,可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措施降低体温。下列措施中不正确的是()A. 加盖棉被,增加排汗量B.在额头上敷一条冷水浸泡过的毛C.用酒精棉球擦拭四肢等部位D.适当撤减衣被解析:人体正常的体温一般为370C 左右。如果体温过高,必然使酶活性降低,导致各种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功能紊乱,严重时会引起死亡。因此在高烧

6、不退即持续高温的情况下,最重要的措施就是立即降低体温,以减少对机体的损伤。B、C 两项明显与降温有关,因此正确。而A、 D 则具有迷惑性。一般认为适当撤减衣被,病人会感觉冷,从而进一步加重病情,而加盖衣被,增加排汗量,可通过排汗降低体温。这种理解的前提条件是病人的体温调节功能正常,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即生理恒温器的“调定点”基本维持在 37 OC 左右,有恢复正常体温的能力。而题干所说的“高烧不退”即体温一直维持在相当高的一个温度值上,说明生理恒温器的“调定点”保持在38.5 0C 410 C 之间,加盖棉被不仅不会排汗,反而影响了体能热量的散失,使高温持续,对机体造成伤害。适当撤减衣被正好与

7、降温有关。因此,A 措施不正确,D 措施正确。答案为:A。例题4(2003上海)某人患急性肠胃炎引起腹泻,医生给予补充生理盐水,其首要目的是()A. 提供能量B.供给营养C.维持水分代谢的平衡D.维持无机盐代谢的平衡解析:水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人体内的各项生命活动离不开水。患肠胃炎的病人,典型的症状是腹泻,此时消化道吸收水分的能力降低,导致人体内缺水,因此要给病人输液补充水分,输液时要给病人输生理盐水,以维持体内渗透压的平衡。答案为:C。例题5下列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有直接关系的系统是()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A、B、C、D、解析:在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O2 和养

8、料来自呼吸、消化系统,废物排出经呼吸、泌尿系统,而循环系统将它们联系在一起,完成物质等的运输,这4 种系统与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答案为:A。例题6( 2005 年,江苏)正常情况下,人体摄入和排出的无机盐是保持平衡的。若只饮水不进食, 则()A、 K 排出量大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B、 K 排出量等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C、 K 排出量小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D、 K 排出量等于零解析: K 的排出途径是经肾脏随尿排出,其排出特点是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只饮水不进食的人, K 的排出量少于正常情况下的排出量。答案为C。例题 7下图表示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据图回答:精品资源(1)

9、图中 , , 。(2)细胞与内环境直接交换的为,为。(3)用简明语言表述:。点拨:本题主要考查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媒介是内环境。答案:( 1)消化系统吸收养料呼吸系统吸入O2 和呼出 C02泌尿系统和皮肤排出废物(2)O 2 和养料代谢终产物(3) 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间接地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单细胞生物除外)自我诊断基础题1、内环境的稳态是指()A. 由于血液中缓冲物质的调节作用使内环境维持在相对稳定状态B. 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各种化学物质的含量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C.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激素的调节下,通过各组织、器官的协稠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D

10、. 正常机体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答案: D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是()A. 温度B. 酶C. 组织液D. 血液答案: B3、某人剧烈运动后,身体内产生了某种物质, 这时参与体内pH 调节的物质应是()A. H 2 C03 NaHC03B. NaH2 P04 Na2HP04C. NaHC03 NaH2P04D. NaHC03 Na2HP04答案: A4、若一个人剧烈运动,但是却不感到口渴,这时()A丢失的水的质量比盐的质量大B丢失的盐的质量比水的质量大C丢失的水的比例比盐的比例大D丢失的盐的比例比水的比例大答案:

11、D5、排水和排盐的关系是()A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伴随着排水B排水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C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拌随着排水D排水不一定伴随着排盐,排盐不一定伴随着排水答案: C欢下载精品资源6、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A 盐汽水B 核酸型饮料C蛋白型饮料D.纯净水答案: A7、维持血液pH 恒定的缓冲物质()。A. 都是由强酸和强碱盐组成的B. 都是由弱酸和弱碱盐组成的C. 都是由强酸和弱碱盐组成的D.都是由弱酸和强碱盐组成的答案: D8、( 2005 年广东)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内环境主要由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组成B、内环境中多余的H+主要从肺排出

12、C 、Na+、K+以重吸收方式从消化道进入内环境D、血浆是内环境中最活跃的部分答案: D9、构成人体的各种液体中,能直接相互渗透转变的是()A 、血浆与淋巴液B、组织液和淋巴液C 、血浆和组织液D、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答案: C10、 (2006 揭阳 ) 内环境的下列变化中,能引起浮肿的是()A、尿素浓度降低B、血糖浓度降低C、钙离子浓度降低D、血浆蛋白浓度降低答案: D11、下列可称作机体的外环境的是()A 、消化道管腔内容物B 、血管的内容物C 、组织细胞间隙内容物D 、淋巴管的内容物答案: A12、血浆中的水来自()A 、组织液B 、血浆、消化道C、淋巴、组织液D 、消化道、组织液、淋巴答案: D拓展题下面是关于正常人糖代谢的两种观点:甲:“一次性吃蔗糖过多,糖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乙:“一次性吃蔗糖过多,尿液中不会含糖。”(1)你赞成哪一种观点?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