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类文本汪曾祺《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4606472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学类文本汪曾祺《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类文本汪曾祺《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跑警报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位历史系的教授,一听说是雷海宗先生,他开的一门课因为讲授 多年,己经背得很熟,上课前无需准备;下课了,讲到哪里算哪里,他自己也不 记得。每回上课,都要先问学生:“我上次讲到哪里了? ”然后就滔滔不绝地接着 讲下去。班上有个女同学,笔记记得最详细,一句不落。雷先生有一次问她:“我 上一课最后说的是什么? ”这位女同学打开笔记夹,看了看,说:“您上次最后说: ,现在己经有空袭警报,我们下课。,”这个故事说明昆明警报之多。我刚到昆明的头二年,一九三九、一九四0年, 三天两头有警报。有时每天都有,其至

2、一天有两次。昆明那时儿乎说不上有空防 力量,日本飞机想什么时候來就來。有时竟至在头一天广播:明天将有二十七架 飞机來昆明轰炸。日本的空军指挥部还真言而有信,说來准来! 一有警报,别无 他法,大家就都往郊外跑,叫做“跑警报”。“跑”和“警报”联在一起,构成一个 语词,细想一下,是有些奇特的,因为所跑的并不是警报。这不像“跑马”“跑生 意”那样通顺。但是大家就这么叫了,谁都懂,而且觉得很合适。也有叫“逃警报” 或“躲警报”的,都不如“跑警报”准确。“躲”,太消极;“逃”乂太狼狈。唯有这个“跑” 字于紧张中透出从容,最有风度,也最能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警报有三种。如果在四十多年前向人介绍警报有儿种,

3、会被认为有“神经病”,这 是谁都知道的。然而对今天的青年,却是一项新的课题。一曰“预行警报”。联大的学生见到预行警报,一般是不跑的,都要等听到空袭警报:汽笛声一短一 长,才动身。新校舍北边围墙上有一个后门,出了门,过铁道(这条铁道不知起 讫地点,从来也没见有火车通过),就是山野了。要走,完全来得及。所以 雷先生才会说“现在已经有空袭警报”。只有预行警报,联大师生一般都是照常上 课的。跑警报大都没有准地点,但也有几个比较集中的“点”。古驿道的一侧,靠近语言 研究所资料馆不远,有一片马尾松林,就是一个点。这地方除了离学校近,有一 片碧绿的马尾松,树下一层厚厚的干了的松毛,很软和,空气好,马尾松挥

4、发出很重的松脂气味,晒着从松枝间漏下的阳光,或仰面看松树上面的蓝得要滴 下來的天空,都极舒适。预行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已经起飞。拉空袭警报大概是表示日本飞机进入云 南省境了,但是进云南省不一定到昆明來。等到汽笛拉了紧急警报:连续短音, 这才可以肯定是朝昆明來的。空袭警报到紧急警报之间,有时要间隔很长时间, 所以到了这里的人都不忙下沟,沟里没有太阳,而且过早地像云冈石佛似的 坐在洞里也很无聊,大都先在沟上看书、闲聊、打桥牌。很多人听到紧急警报还 不动,因为紧急警报后日本飞机也不定准來,常常是折飞到别处去了。要一直等 到看见飞机的影子了,这才一骨碌站起來,下沟,进洞。联大的学生,以及住在 昆明的

5、人,对跑警报太有经验了,从來不仓皇失措。跑警报,大都要把一点值钱的东西带在身边。最方便的是金子,金戒指。有 一位哲学系的研究生曾经作了这样的逻辑推理:有人带金子,必有人会丢掉金子, 有人丢金子,就会有人捡到金子,我是人,故我可以捡到金子。因此,他跑警报 时,特别是解除警报以后,他每次都很留心地巡视路面。他当真两次捡到过金戒 指!逻辑推理有此妙用,大概是教逻辑学的金岳霖先生所未料到的。联大同学也有不跑警报的,据我所知,就有两人。一个是女同学,姓罗。一有警 报,她就洗头。别人都走了,锅炉房的热水没人用,她可以敞开來洗,要多少水 有多少水!另一个是一位广东同学,姓郑。他爱吃莲子。一有警报,他就用一个

6、大漱口缸到锅炉火口上去煮莲子。警报解除 了,他的莲子也烂了。有一次日本飞机炸了联大,昆明北院、南院,都落了炸弹,这位郑老兄听着炸弹 乒乒乓乓在不远的地方爆炸,依然在新校舍大图书馆旁的锅炉上神色不动地搅和 他的冰糖莲子。抗战期间,昆明有过多少次警报,日本飞机來过多少次,无法统计。自然也死了 一些人,毁了一些房屋。就我的记忆,大东门外,有一次日本飞机机枪扫射,田 地里死的人较多。大西门外小树林里曾炸死了好儿匹驮木柴的马。此外似无较大 伤亡。警报、轰炸,并没有使人产生血肉横飞,一片焦土的印象。日本人派飞机來轰炸昆明,其实没有什么实际的军事意义,用意不过是吓唬吓唬 昆明人,施加威胁,使人产生恐惧。他们

7、不知道中国人的心理是有很大的弹性的, 不那么容易被吓得魂不附体。我们这个民族,长期以來,生于忧患,己经很“皮 实”了,对于任何猝然而來的灾难,都用一种“儒道互补”的精神对待之。这种“儒 道互补”的真髓,即“不在乎”。这种“不在乎”精神,是永远征不服的。为了反映“不在乎”,作跑警报。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六日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文章开头写西南联大一位教授的上课习惯,自然地引出“跑警报”这一话题,既 引起读者的兴趣,又与“跑警报”的主体相关。B. 作者将“跑”警报之“跑”与“躲”“逃”进行比较,得出“跑”字更丰富生动、更从容 有风度的结论的同时,略

8、带反讽的意味。C. 文章从视觉、触觉、嗅觉等不同角度來写马尾松林带给人们的“极舒适”的感觉, 与跑警报本应有的紧张形成一种奇妙的反差。D. “不在乎”精神作为“儒道互补”的真髓,既有儒家于困境中积极上进自信的“不 在乎”,又有道家于困境中安之若素的“不在乎”。&西南联大学生跑警报各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9.汪曾祺先生的文章风格冲淡平易,请结合本文,谈谈这种风格是如何体现出来 的。(6分)7. B “略带反讽的意味”表述错误。作者将“跑”警报之“跑” “躲” “逃” 进行比较,得出“跑”字更丰富生动、更从容有风度的结论的同时,未见反讽 的意味。8对付警报经验丰富后的从容镇定,在预行警报响时继续上课,空袭警报响起 时才开始行动。颇有读书人学院派风格的学以致用的特点,有哲学系的学生用逻辑推理的方法 得出跑警报中可以拾到金子的结论且真的捡到。置生死于度外的大气无畏与安之若素,有学生在以不跑来对待跑警报,即使危 险就在眼前也不动声色。9.语言质朴又幽默,作者以质朴简练的语言娓娓道来,又幽默生动,如话家常。 文章描述之事是当时人们平常又艰难的生活,但作者不渲染苦难,而是在平凡 艰难的生活中发现趣味和诗意。情感上是节制的,文章中没有情绪的大起大落, 始终平和稳定。在世俗平凡中咀嚼哲理,呈现自己的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