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检查临床意义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606279 上传时间:2022-12-2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规检查临床意义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常规检查临床意义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常规检查临床意义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常规检查临床意义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常规检查临床意义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常规检查临床意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规检查临床意义(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是最基本的血液检验。血液由液体和有形细胞两大部分组成,血常规检验的是血 液的细胞部分。血液有三种不同功能的细胞红细胞(俗称红血球),白细胞(俗称白血球)、 血小板。通过观察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判断疾病。是医生诊断病情的常用辅助检查手段之 一。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 反映,其中又以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血小板最具有诊断参考价值,许多患 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 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1. 红细胞计数(RBC)是指单位体积血

2、液中所含的红细胞数目。【临床意义】(1) 生理性变化增多见于精神因素(冲动、兴奋、恐惧、冷水浴刺激,均可使肾上 腺素分泌增多导致)、红细胞代偿性增生(气压低,缺氧刺激;长期多次献血。减少见于 妊娠、6个月2岁婴幼儿生长发育迅速,造血原料相对不足、某些老年人造血功能减退。(2) 病理性增多见于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血液浓缩,慢性肺心病、肺 气肿、高原病、肿瘤以及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3) 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 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2. 血红蛋白(Hb) 是红细胞的主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机

3、体向器官、组织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的功能。【临床意义】 其增减的临床意义基本上同红细胞计数,但血红蛋白能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3. 血细胞比容(HCT)是指抗凝血液在一定条件下离心沉淀,而测出红细胞在全血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临床意义】(1) 增高多见于大面积烧伤、连续呕吐、腹泻、脱水等。( 2)降低见于失血后大量补液及贫血患者。4. 白细胞计数 白细胞计数指计数单位体积血液中含的白细胞数目。正常的外周血液中常见的白细胞有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临床意义】(1) 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2) 病理性白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

4、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 等。( 3)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 疗化疗等。5. 白细胞分类计数(DC) 是指对不同类型的白细胞分别计数并计算其百分比。【临床意义】(1) 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为血液中的主要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其 增减的临床意义与白细胞计数相同。(2)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大手术后、严重烧伤、长期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等。增多见于过敏性疾病、皮肤病、寄生虫病,一些血液病及肿瘤,如慢性粒细胞 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宫颈癌等。(3) 嗜碱性粒细胞减少见于速发型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用药见于肾

5、上腺皮质激 素使用过量等。增多见于血液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创伤及中毒,恶性肿瘤,过敏性疾 病等。(4) 淋巴细胞减少多见于传染病的急性期、放射病、细胞免疫缺陷病、长期应用肾 上腺皮质激素后或接触放射线等。增多见于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结核病、疟疾、慢性 淋巴细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5) 单核细胞增多见于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结核病活动期、单核细胞白血病、疟疾等。6. 血小板计数【临床意义】(1) 血小板计数增高见于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后急性感染;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出血性 血小板增多症、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等。(2) 血小板计数减低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

6、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血小 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血糖检测血糖次数过多和过少,血糖控制过高过低都是不科学的。血糖检测的基本原则是糖 尿病病情越不稳定,越需要加强监测。不同时间点检测的血糖值意义是不一样的。(1) 空腹血糖:隔夜空腹(至少 8 小时未进任何糖类,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检 定的血糖值。检查的目的在于体现夜间基础状态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况及降糖药远期 疗效。(2) 餐后 2 小时血糖:体现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也是筛选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3)夜间血糖:自行设计测夜间血糖时间,体现若早餐前血糖高,是夜间血糖一直在高还 是晨时才高的。

7、(4) 随机血糖: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劳 累、生病、情绪变化、经期等,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约10分钟之内),当怀疑有低血糖 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5) 高危人群血糖:当空腹血糖:6.1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11.1 mmol/l 时,您就应该注意了,因为您已经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稍不注意极有向糖尿病发展,当 然并不是每个高危人群都会向糖尿病进展,建议还可以进行相关的检查。因此,了解血糖正常值并进行实时监测,无论对于发现糖尿病的潜在危险、诊断糖尿病、 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检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糖耐量试验,也称葡萄糖耐量试验,是诊断糖尿

8、病的一种实验室检查方法。主要有静脉 和口服两种,前者称IGTT,后者称OGTT。IGTT用于评价葡萄糖利用的临床研究手段,或胃 切除后,吸收不良综合症等特殊病人, OGTT 则是临床最常见的检查手段。多用于可疑糖尿病病人。正常人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血糖先升高,但经过一定时间后, 人体即将葡萄糖合成糖原加以贮存,血糖即恢复到空腹水平。如果服用一定量葡萄糖后,间 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及尿糖,观察给糖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借以推知胰岛素分泌情况。 HP (血清Hp抗体测定)是间接检查Hp感染的方法,阳性表明受试者感染了 Hp,但不表示目前仍有Hp存在,不能 作为判断幽门螺杆菌根除的检验方法,最适合于流行

9、病学调查。CRP1. CRP 作为急性时相蛋白在各种急性炎症、组织损伤、心肌梗塞、手术创伤、放射性损伤等 疾病发作后数小时迅速升高,并有成倍增长之势。病变好转时,又迅速降至正常,其升高幅 度与感染的程度呈正相关。2. CRP与其它炎症因子的相关性:CRP与其它炎症因子如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沉降率和多形 核白细胞等具有密切相关性。CRP与WBC存在正相关。在炎症反应中起着积极作用,使人 体具有非特异性抵抗力。在患者疾病发作时,CRP可早于WBC而上升,回复正常也很快。 故具有极高的敏感性。3. CRP 可用于细菌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一旦发生炎症, CRP 水平即升高,而病毒性感染 CRP大都正常

10、。脓毒血症CRP迅速升高,而依赖血培养则至少需要48小时,且其阳性率不 高。又如 CRP 能快速有效地检测细菌性脑膜炎,其阳性率达 99。4. 恶性肿瘤患者CRP大都升高。如CRP与AFP的联合检测,可用于肝癌与肝脏良性疾病的鉴 别诊断。CRP测定用于肿瘤的治疗和预后有积极意义。手术前CRP上升,手术后则下降,且 其反应不受放疗、化疗和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有助于临床估价肿瘤的进程。5. CRP用于评估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当CRP高于250 mg/L时,则可提示为广泛坏死性 胰腺炎。尿常规胆红素BIL尿胆原UBG酮体KET维生素CASC尿糖GLU尿蛋白PRO潜血BLDPHPH亚硝酸盐NIT白细

11、胞LEU比重SG1. 胆红素BIL、尿胆原UBG:临床意义a、胆红素的检测对肝胆系统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尿胆原更加灵敏的反映肝功能b、胆红素的检测有助于诊断黄疸。在败血症、蚕豆病、异型输血等情况下使红细胞大量破 坏,产生溶血性黄疸,此时虽然胆红素大量增加,但大部分是间接胆红素,因此,尿中的胆 红素还是阴性。c、胆素原族的检测可以敏感的反映肝细胞功能,临床经验表明,在病毒性肝炎早期未出现 黄疸前,尿中的胆素原族就已经明显增加。与胆红素结合可以为诊断黄疸的类型提供依据。 黄疸大致可分为三类:肝前性黄疸,或称溶血性黄疸,肝原性黄疸,或称肝细胞性黄疸, 是在感染(如病毒性肝炎)、中毒及肝硬化等情况下

12、,肝细胞或肝内毛细胆管大量病变,使 肝细胞对胆红素摄取、结合、转运及排泄障碍所致;肝后性黄疸,或称梗阻性黄疸,由于 结石、肿瘤或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原因造成总胆管梗阻所致。2. 酮体 KET临床意义a、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利用减少,脂肪分解产生过量酮体,尿酮体的检查对未控制或治 疗不当的糖尿病出现酸中毒或昏迷的诊断很有价值,可以与低血糖、心脑疾病酸中毒或高血 糖渗透性糖尿病昏迷相区别。b、感染性疾病(如肺炎、伤寒、败血症、结核等发热期)严重呕吐、腹泻,长期饥饿、禁 食,全身麻醉后等都可能出现酮尿。另外妇女孕期因妊娠反应呕吐多、进食少,体脂肪代谢 明显增多,也能出现酮尿。c、氯仿、乙醚麻醉后、磷中毒

13、等情况也能出现酮尿。d、服用双胍类降糖药如降糖灵后,由于药物抑制细胞呼吸,也可能出现酮尿。3.维生素 C ASC临床意义a、检测尿液中维生素的含量可以测试人体的营养状况,口服维生素C 500mg后,尿维生素 C排泄量在1557umol (310mg)每4h内为正常;大于57umol (10mg)每4h为充裕;小 于 17umol ( 3mg )每 4h 为不足。b、尿液维生素C降低,常见于维生素C摄入量不足或坏血病。c、尿液维生素C长期增高可能与肾结石形成有关。d、在尿液分析试纸中,VC试纸还可以判断尿液中的VC对其他试纸的影响程度。4. 尿糖 GLU临床意义a、生理性糖尿为一过性糖尿,是暂时

14、性的,排除生理因素后恢复正常。主要有三种:饮 食性糖尿,即在短时间内服用大量糖类,引起血糖浓度过大;应急性糖尿,在脑外伤、脑 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周期性四肢麻痹等情况下,延脑糖中枢受刺激,使肾上腺激 素或胰岛素分泌异常,可出现暂时性的糖尿;妊娠中后期多可见糖尿。b、病理性糖尿也可分为三种:真性糖尿,既胰岛素的分泌量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血糖浓 度超过肾糖阈尿糖检查不仅可以诊断糖尿病,还可以指导临床医生决定胰岛素的用量、判断 疗效;肾性糖尿,即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功能减退,新生儿的近曲小管功能未完善也 能出现糖尿;其他糖尿,如生长激素过多(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过多(甲亢)肾上 腺激素过多

15、(嗜铬细胞瘤)、皮质醇(Cushing综合症)、胰高血糖素等都可使血糖浓度高过 肾糖阈而出现糖尿;另外,肥胖病、高血压也可能出现糖尿。5. 尿蛋白 PRO临床意义检验尿液蛋白是临床尿液常规化学检查之一,尿液蛋白试制主要检测的是尿液中的白蛋 白。正常情况下,健康成人每日排出的蛋白质含量极少(约为30130mg),一般的常规定性 方法都不能检测出来。一旦尿液蛋白含量100mg/l或150mg/24h尿,尿液蛋白质定性实验 便呈阳性反应而称为蛋白尿。蛋白尿主要反映肾小球(管)损害及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6. 潜血 BLD临床意义a、尿液中混有0.1%以上的血液时,便呈肉眼血尿的特征,血量在此以下便只能用潜血反应 或尿沉渣镜检才能证明。血尿常见于尿路炎症(急性肾炎、肾结核、尿道炎等)、结核、肿 瘤,有白细胞时则表示有炎症;蛋白阳性、尿沉渣中有肾上皮细胞、管型等时,应考虑肾炎; 特别是有红细胞管型时,是肾实质出血的佐证。b、血红蛋白尿见于发作性血红蛋白尿症,还见于各种中毒、感染、链球菌败血症、疟疾(黑 水热)、灼伤、溶血性输血反应等情况。7. PH临床意义正常尿液呈弱酸性,约为 6.0,因食物的不同, PH 的变化范围为 4.58.0。 PH 测定结果的判 断比其他实验结果的判断要难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