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590910 上传时间:2023-12-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 人口、资源与环境内容提要:本章主要介绍自然资源、承载力的基本概念;论述人口与资源的关系、研究方法,基本要求:1.掌握自然资源概念的内涵,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2.正确理解人口承载力的概念;掌握人口问题的实质;3.了解人口资源环境的度量的基本方法。 学时:6学时第一节 自然资源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前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环境问题往往与资源问题紧密联系在一起。一、“、资源”“资源”的概念是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私有制的出现,天然物品成为商品而产生的,其内涵和外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扩大。目前,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关资源的解释大致可概括为狭义和广义“资源”二种

2、观点。1.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资财之源,一般指天然的财源”。 辞梅“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的天然来源。” 现代汉语词典“对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及生成这些成分的源泉的环境的功能,前者如土地、水、大气、岩石、矿物、生物及其群体的森林、草场、矿产、陆地、海洋等,后者如太阳能,地球物理的环境机能(气象、海洋、水文地理现象),生态学的环境机能(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的食物链、微生物的腐蚀分解作用等),地球化学的循环机能(地热现象、化石燃料、非金属矿物生成作用等)” 英国大百科全书“指在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的、以提高人类当前和将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的总称”。 1972年联合国环

3、境规划署上述解释都只局限于自然资源的范围,都是对资源的狭义解释。概念的核心是资源“有用和能够产生价值”。2.广义的资源是从资源经济学的角度扩展了资源的内涵-“总资源”。资源分为四大类:自然资源、人力资源、资本资源和信息资源。 史忠良等资源经济学(1993),“泛资源概念”,又称“总资源”。认为资源是“对人类或非人类有用或有价值的所有部分的集合”,包括自然资源、人力资源、信息资源、科技资源、时间资源、空间资源、社会资源(如权力)。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并列并统一于资源的范畴。 程恩富在文化经济学通论(1999)。 目前,在“资源”这一概念的解释和使用上,大体存在以下几种情况:(1)把资源当作广义的资

4、源。认为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这一理解在资源经济学及生态经济学中较普遍运用。(2)把资源当作自然资源的代名词。在许多场合下,谈论某一国家具有资源优势,或某一地区资源优劣评价时,所指的实际上也是自然资源。(3)把资源当作生产资源。认为资源与生产要素同义语,是指使用于生产过程中的任何原动力。(4)把资源等同于产品即原料。社会上通常所说的资源或自然资源,很多时候指的实际上是资源产品,即原料。资源的概念可表述为: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能被人类开发利用以提高自己福利水平或生存能力的、具有某种稀缺性的、受社会约束的各种环境要素或事物的总称。具体讲资源一般应包含两层基本含义:一是资源必须具有社会性

5、的开发利用价值,即具有社会化的效用性。二是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这是资源与人口需求联系的一个方面。因为与人类的需求相比,那些供给相对充分的物质和能量,只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才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或潜在的限制性,被视为资源。二、自然资源1.概念自然资源基本的科学概念,是20世纪70年代才逐步形成,目前仍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自然资源的概念不同的解释。无论是整个环境还是其某些部分,只要它们能(或被认为能)满足人类的需要,就是自然资源。 地理学家金梅曼世界资源与产业。“人在其自然环境中发现的各种成分,只要能以任何方式为人类提供效益的都属于自然资源。它既包括过去进化阶段中无生命的物理成分,如岩石、矿物,又包括

6、地球演化过程中的产物,如植物、动物、景观要素、地形、水、空气、土壤和化石资源等。” 1970年联合国出版的文献。一般天然存在的自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如水利、土地、矿藏、海洋、生物、气候等,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辞海。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物,以及形成这些成分的资源的环境功能。 大英百科全书。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自然资源的内涵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1)自然资源是客观存在的自然物。地球上和地球以外的自然物是客观存在的。就地球而言,其岩石圈、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是在人类出现

7、之前早以形成的自然物,土地、水、空气、森林、草原及野生动物等是地球表面圈层中的一部分。(2)自然资源可被人类利用并带来效益。自然物只有被人类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物质的、精神的满足的那部分自然物才是自然资源。如人类利用土地种植农作物,满足人们衣食需要,称其为土地资源;人类利用水力发电,称其为水能资源;人类利用金属矿物冶炼各种金属材料,制造工具,称其为矿产资源;人类利用山水花鸟等自然景观,开展旅游活动,称其为旅游资源。(3)自然物是否作为自然资源取决于人类对其的认识和利用。人类对自然物的认识、利用取决于时间、空间及与时空相联系的技术经济条件。例如,火山、地震、雷电、飓风等目前还未被人类利用,仍然是灾害

8、而不是资源,当科学技术发展到一定水平,人类可以利用其巨大能量时,它们也将列入资源范畴。(4)自然资源既是一个自然科学概念,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学概念。人的需要与文化背景有关,因此自然物是否被看作自然资源,常常取决于信仰、宗教、风俗习惯等文化、价值观等因素。例如,某些佛教徒食素,这就决定了他们的“食物资源”的概念。(5)自然资源具有相对稀缺性。稀缺性是与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表现出相对的稀缺或潜在的限制性,被视为资源。尚未被发现或发现了但不知其用途的,或者虽然发现其有用,但与需求数量相比太小的,或者没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物质,暂不能算是自然资源。(6)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具体对象和范围又

9、往往是同一客体。自然环境指人类周围所有的客观自然存在物,自然资源则是从人类需要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这些要素存在的价值,也就是说自然资源是我们能够利用、满足我们生存和发展需要的自然环境。2.自然资源的类型体系(1)自然资源的二元多级分类(图1一1)将自然资源分为不可更新资源与可更新资源两大类。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亦称非耗竭性资源或流量资源。指在短时期内可以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自然资源。主要包括生物资源(可再生)、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后三者是可以循环再现和不断更新的资源。如果对这些资源进行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就能够做到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但如果使用不当,破坏了其更新循环过程,则会造

10、成资源枯竭。如自然形成1厘米厚的土壤腐殖质层需要几百年;砍伐森林的恢复一般需要数十年到100余年。不可更新资源。不可再生资源,也称为耗竭性资源或存量资源。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资源叫不可再生资源。主要指自然界的各种矿物、岩石和化石燃料等。这类资源是在地球长期演化历史过程中,在一定阶段、一定地区、一定条件下,经历漫长的地质时期形成的,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相比,其形成非常缓慢,与其他资源相比,再生速度很慢,或几乎不能再生。(2)自然资源的部门分类关于自然资源的类型,刘成武教授在资源科学概论中按照国土开发利用情况将自然资源分为包括土地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

11、、海洋资源、能源资源、旅游资源等。部门资源分类简表资源类型分类土地(地形分类)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土地(利用分类)耕地、林地、草地、宜垦荒地、宜林荒地、沼泽滩涂水域、工矿交通及城镇用地、沙漠石头山地、水久积雪气候资源热带、温带、寒带、高山水资源湖泊淡水、土壤水、大汽水和河川水生物资源动物(哺乳动物类资源、鸟类资源、爬行类动物资源、两栖类动物资源以及鱼类资源)、植被(森林资源、草原资源、荒漠资源和沼泽资源)和微生物矿产资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金辅助原料、燃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特种非金属、稀土稀有分散元素能源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海洋动力资

12、源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土地是地球陆地表面部分,由地形、土壤、植被、岩石、水文和气候等因素组成的一个独立的自然综合体。是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的主要空间场所。其数量有限,位置固定。随着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影响的程度越来越大。土地的分类方法很多,按地形可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盆地等;按利用类型,一般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宜垦荒地、宜林荒地、沼泽滩涂水域、工矿交通城镇用地、沙漠石头山地、水久积雪等。气候资源是指地球上生命赖以产生、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和能源。水资源是指在目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易被人类利用的补给条件好的那部分淡水量,水资源主要包括湖泊淡水

13、、土壤水、大汽水和河川水等淡水量。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水淡化前景广阔。因此,从广义上讲,海水也应算水资源。生物资源。生物资源是指生物圈中全部动物、植被和微生物。在植物资源中又可按群落的生态外貌特征划分为森林资源、草原资源、荒漠资源和沼泽资源等;动物资源按其类群可分哺乳动物类资源、鸟类资源、爬行类动物资源、两栖类动物资源以及鱼类资源等等。矿产资源。经过一定的地质过程形成的,赋存于地壳内或地壳上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当它们达到工业利用的要求时,称之为矿产资源。一般按矿物不同物理性质和用途划分为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冶金辅助原料、燃料、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特种非金属、稀土稀有分散元素等。能源是指能

14、够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运动。一般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常规能源指当前已被人类社会广泛利用的能源,如石油、煤炭等;新能源是指在当前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尚未被人类广泛大量利用,但已经或即将被利用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潮汐能等。海洋资源是指其来源、形成和存在方式都直接与海水有关的物质和能量。可分为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海水化学资源和海洋动力资源。旅游资源是指能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知识、乐趣、度假、疗养、休息、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和劳务。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自然旅游资源指的是大自然造化出来的各种特殊的地理地质环境、景观和自然现象。人文旅

15、游资源是人类社会中形成的各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社会文化景观。我们这里讲的主要是自然旅游资源。3.自然资源的基本属性(1)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稀缺性有限性是针对自然资源的客观存在而言的。对于远古的人类而言,森林资源似乎是无限的,然而当今世界已经面临了森林资源短缺的威胁,更为严峻的是由此带来了生态系统功能的失调。这种前后迥异的差别源于人类利用强度的变化。当人类利用数量超过自然资源数量,或人类利用强度超过自然资源更新速度的时候,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就变得十分突出。自然资源是有限的,这就产生了“稀缺”这个自然资源固有的属性,即自然资源相对于人类的需要在数量上的不足。人类的世代延续应该是无限的,而自然资源中很多是使用过后就不能再生的(尤其是不可更新资源),这也体现出自然资源的稀缺性。(2)自然资源的整体性自然资源是地球自然环境系统中的组成部分,每一种资源都参与系统中的各种过程。当一种资源遭到破坏时,会通过系统的相互作用,波及其他资源。如人类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不仅带来了森林资源数量的短缺,而且,同时破坏了与此相关的生态系统,导致水土流失加剧,生物多样性锐减;在半干旱、半湿润地区还可导致土地荒漠化。可见,自然资源的整体性主要是通过人类与自然资源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