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589213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4.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初三的历史面临会考,可以说初三历史是整个初中历史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期学校安排我继续任教初三年级4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我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打好初三历史会考这场攻坚战,争取在会考时取得一个理想的成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从现在开始就要积极备战历史中考.为了能给今年的历史会考打好基础,特制定初三历史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一、深度挖掘教材初三是新课改,新教材和老教材相比,在知识的处理上,有许多不同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备课,认真学习新课标,深度挖掘教材,钻研教材,深刻领会新课改的精髓,以便能更好的适应会考的灵活多变性.二、认真、全面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

2、的前提,尤其是初三的历史.面对初中日益灵活的历史会考,备课是一定要深度挖掘教材,全面吃透教材,灵活传授教材,对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要精打细算,认真设计好课堂的没一个环节.备好教材的同时,还一定要备好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备课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到这个时期学生的心理,充分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三、狠抓课堂效率,注重知识的落实初三的学生,课业负担很重,课余不可能有时间背历史,这就要求上课时保证课堂效率,当堂的知识争取当堂掌握.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我们力争:讲课内容少而精,线索简单而清晰,课堂给同学一定的时间当堂消化本节课的知识四、充分利用课外辅导,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初中生对于知识多数是死记硬背,

3、不求甚解,这就更要求我们要不断的在他们面前提醒,重复,也就是说我们要加大检查力度,使学生的脑子里始终都装着历史.将各班分成兴趣小组,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提问,教师利用自习时间进行抽查.五、加强与同一班级其他任课教师的联系初三的学生由于学习压力较大,情绪比较容易波动.对此,我们应和其他任课教师联系,时刻掌握着每个学生的状况,并且及时的对症下药,争取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页码 / 总页数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2学生们已经是初三学生了,还有一个学期他们就要开始他们的中考了,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生中第一次重要的考试,因此作为教师我一定会帮助他们努力提高学习成绩,在将来的_一天实现自己的梦想

4、.这学期的历史教学也是十分的繁重,因为历史作为一门在中考中分数很低的科目,历史、地理、生物、政治加起来一共100分,所以学生们会不是很重视学习历史,但是我还是会在我的能力范围内努力的教学的:一、指导思想加强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努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基本情况本期我任教初三年级48班共5个班历史课.各班学习基础不平衡,有些同学基础差,所以本期教学中,要想方_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以利他们能够顺利毕业.由于以前部分学生对历史

5、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应大大加快,以便世界历史下册授完后有充裕时间复习.三、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四、教材分析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

6、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本学期讲授的世界历史下册余下内容.1945年9月“二战”结束至今,是世界的两极格局向多极化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两极格局形成演变解体,随之向多极化过渡.世界经济快速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增强.四五十年代开始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推动社会生产力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促使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趋势加强.这给各国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和平和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五、教学措施:1.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历史教学环境.2.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分析回答问题,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积极探索探究性的

7、学习方式.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通过各种课堂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3.制作历史课件,辅助历史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历史教学活动.5.认真搞好中考历史复习,确保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6.加强课外辅导和晚自习指导,协调班级发展,以便每个学生顺利毕业、升学.六、教学进度安排:本期教学共约18周,具体安排:第一阶段:新课教学:其中第13周 12课时讲授世界历史下册余下部分第二阶段:总复习,其中:第4-6周,12课时复习中国古代史第7-10周,20课时复习中国近现代史第11-13周,14课时复习世界历史第1416周,13课时

8、讲授中考说明余下时间,10课时综合复习,考前强化训练.余下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现在学生们也都意识到了时间的紧迫性了,都在努力不停的学习,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学习努力就代表着不断的进步,我为他们感到高兴.不过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努力的帮助学生在精神上和学习上共同进步,这是我所注意的,我会尽力工作的!最后祝愿学生们在中考中取得最好的成绩!3 / 3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教师工作计划3新版3一、教学内容:本学期世界历史上、下册教学内容共分为16个单元,叙述世界古、近、现代时期的历史,共49课,每课教学1课时.二、基本情况:今期本人任教初三年级的5-8班,由于以前学生对历史不重视,基础差,学习不太扎实

9、,对于记忆性较强的科目学生有点偷懒,但只要老师有方法、有耐心,将枯燥乏味的历史知识加以生动化、形象化,同时辅以丰富的教学手段,牢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就定能将历史知识学好.因为是毕业班,为了使中考总复习能提前进行,赢取更多更宝贵的复习时间,教学进度会大大加快,计划今期将世界历史上、下册全授完.三、教学目标通过本学期历史学科的学习,培养学生了解世界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比较中国与其它各国的差异,以此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四、教材分析上册教材共分八个单元,上册24课,下册共五单元,合计25课,结合历年中考要求,重点为近代史以后的内容.每课的内容多,知识点多,且容易混淆,要记忆

10、的图形也多,教师要教会学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五、指导思想本学期将根据学校工作精神,以全面贯彻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以课改内容为样板,以考试改革为突破口,加强常规教学的研究力度,切实深化初三历史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历史课的教学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学期主要学习世界历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六、本学期的要求及力争达到的目标及措施:1.深化对历史教学大纲及现行教材的理解,提高教学质量.抓好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注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现代化.积极运用幻灯,投影、录音、录

11、像、影片、模型多媒体,网络等进行辅助性教学.2.认真、积极参加市、县教育局组织的各种教学进修活动,以充实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3.按学校要求完成教学论文一篇.4.具体中贯彻“全面性、系统性、准确性、综合性、科学性、巩固性”的原则.要做到精讲精练,概念清楚明白,条理清楚,重点突出,难点讲清,切实做到落实“三基”,打好基础,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5.抓好后进生的个别辅导工作,从端正其学习态度,积极参与课堂的读、思、练活动,使其成绩在原有基础上更进一步.6.深入研究和领会毕业考试中各种题型的特点,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和练习.如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重在抓他们的思维分析能,学习较困难者重点

12、让其掌握考纲所要达到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做到毕业考能顺利通过.7.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积极探索教学形式和途径的多样化,充分利用人文景观和历史遗迹,丰富历史课堂内容.8.以问题教学为抓手,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智能的核心是思维,思维的起点是问题,如何提出有质量的问题,是本学期课堂教学中沿着重要研究的方向.每一堂课提出的问题必须从教学目标的分类开始,由浅入深,思维有易到难,从思维的广度、深度到灵活度螺旋上升.七、教学进度九月讲授世界历史上册:第一到第五单元十月讲授世界历史上册,从第五单元十四课到本册结束第十周、第十一周复习迎接期中考试第十二周学习世界史下册十一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一、二单元十二月讲授世界历史下册三、四单元剩余时间完成第五单元并系统复习世界史3 / 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