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时-第30课时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4565453 上传时间:2023-03-10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25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3课时-第30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第13课时-第30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13课时-第30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13课时-第30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13课时-第30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3课时-第30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3课时-第30课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第13课时 “富而思源,富而思进”“勤俭节约,文明消费”主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财富中的德”的含义,知道什么是财富中的“德”;了解我国的富民政策,以及国家经济建设“三步走”的战略。 水平目标:学习分析归纳的方法;学习搜集资料、利用资料分析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富而思源的意识,懂得节约。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勤俭节约的意义,即勤俭节约“是治国安邦之道”“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是人的美德”。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树立“富而思源”“勤俭节约”意识,懂得“富而思源”“勤俭节约”的意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读、讲、议、

2、练 ”四字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意图引入:游戏引入 1设计情境:假如你有了100万,你做的第一件事情会是什么? 2学生自由发言,或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全班交流。教师把学生的想法记录下来。 引出问题教学环节一:富而思源 1教师:看来,我们每个人的想法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富裕以后想好好地享受一下;有的人想干一番大事业;有的人则想协助那些还生活在贫困中的人们,等等。这些愿望和想法无可厚非。但是,不同的想法,境界是不一样的,产生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2教师:改革开放后,我们实行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协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富民政策,很多人走上了

3、富裕的道路,但是也有很多人还生活在贫困之中。富裕起来的人理应协助后来者共同走向富裕。这是我们党的富民政策赋予他们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传统赋予他们的责任。事实上,现在已经有很多富裕起来的人在履行着自己的这个责任。 3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0页的两个阅读资料,感受富而思源的实践。 4学生讨论富而思源、先富带后富将产生什么结果。 5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1页的主题文字,讨论其中的含义,特别要注意体会“当个人占有的资源远远大于社会平均占有量的时候,个人的社会责任就相对应增强”。在交流中,能够结合本页的阅读资料,进一步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教师用这样的话引导学生理解本课的主题和论点,既不会产生说教的嫌疑,

4、又能起到教育学生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到不同的选择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和效果引入我们党的富民政策,让学生理解到富而思源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富裕起来的人们必须承担的历史责任教学环节二:勤俭节约,文明消费 1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个体会,社会上有些富裕起来的人,富了以后,不知道该怎样花钱,做出了令人不屑的行为,人们把这些人称为“暴发户”。 2表现一些人铺张浪费的案例,让学生阅读这些案例并讨论这些做法的错误之处。“教学活动设计”中提供了一些案例。 3教师:很多人“露富”的动机是获得他人的尊敬,殊不知,这种行为恰恰让人看不起。 4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3页的第一段主题文字,从中找出阐述自己节约重要性的名句,并

5、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学设计”中已经列出所有的名句,可供师生参考。 5学生阅读第43页的主题文字,归纳勤俭节约的重要意义:勤俭节约是“是治国安邦之道”“是现代企业家取得成就的法宝”“是人的美德”,同时结合自己的知识,谈谈自己的感想。 6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页最后一段阅读资料,针对文中提到的我们当前存有比较严重的浪费现象实行讨论,说说这种现象存有的根源以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7学生以“良田万顷,日食三餐;广厦千间,夜眠八尺” 为主题展开讨论,说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直接点出问题,让学生理解到浪费行为的可耻,培养学生反对浪费的情感强调浪费的可耻进一步从理性的角度理解勤俭节约对国家、企业、个人的重要意义。

6、这个段也是本节课的唯一的知识点,能够让学生巩固要求掌握的知识总结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4页最后一段主题文字,作为本节课后半段教学的总结。也能够请学生朗读与勤俭节约相关的美文,作为本节课的总结。 总结全课教学内容,激励学生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懂得珍惜的好少年作业练习册中的习题 学生学法阅读理解记忆法 教学后记 第14课时 “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主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 水平目标: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习观察研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让学生注重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关心他人的情感

7、和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社会弱势群体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和生存的状况。本课的教学内容的学生来说并不难理解,但要想使教学获得良好效果,教师必须查找大量的资料,让学生从多方面和多角度了解体会我国社会中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查找资料应是本课教学的难点。此外,教师还要注意引导弱势群体学生既认识自己的处境,又能够树立信心,以坚定的意志克服困难。 教学课时1课时。如果课时有限,可以与下一课合并用一个课时。 教学方法:“读、讲、议、练 ”四字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引入:看看他们 1播放一组反映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照片(如本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弱势群体

8、),让学生说说照片中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并说说自己的周围是否也有这样的人群。 2教师:我们看到的这些人确实处在困境之中,他们最需要他人的尊重与帮助。其实,他们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注和关心,是全国人民想方设法帮助的对象,国际上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弱势群体”,可见弱势群体的存在是一个世界性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他们的情况。 引出“弱势群体”的概念,并让学生初步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教学环节一:什么是弱势群体 1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6页关于弱势群体的定义,归纳交流概念中所强调的弱势群体的三个特征。 2了解其他学者对弱势群体的理解。学生阅读本备课系统提供的资料什么是弱势群体,了解其他学者对弱势群体的认识

9、。 3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弱势群体”的资料,谈谈对弱势群体的看法。 了解弱势群体的概念,知道社会对弱势群体非常关注和关心教学环节二:我国弱势群体的类型 1继续观看本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弱势群体,了解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主要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学生根据备课系统提供的照片,及其说明文字,依次说出我国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的原因。 教科书第4648页分别阐述了弱势群体的类型及其形成原因,这是本活动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应掌握。本备课系统提供了相关的 PPT,可供教师参考。 2教师整理学生的回答。 3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体会,说说还有哪些其他类型的弱势群体,说说他们为什么是弱势群体,需要国家和社会给

10、予哪些援助。 进一步了解我国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处境,培养学生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教学环节三:体验生活,感受幸运 学生阅读教科书第48页最后一段阅读文字,体会人生的艰难。也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拥有的幸运或不幸。 拓展:给政府的建议 组织学生讨论,说说社会中的弱势群体需要怎样的关心和支持,给政府提出建设性意见,如应制定怎样的政策,采取什么措施给予社会弱势群体以有效的支持。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引导学生学会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作业练习册中的习题 学生学法阅读理解记忆法 教学后记 第15课时 “走近同龄人”主题教学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弱势群体”;了解我国弱势

11、群体的主要类型及其生存状况,特别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生活状况,懂得贫困等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能力目标:掌握查找资料的方法,学习观察研究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社会生活的敏感性,关注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培育学生关心他人情感与价值取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分析本活动的教学重点是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特别是要感受他们的生活境况,了解贫困等不利条件对儿童身心健康和成长的影响。对于生活境况优裕的中学生来说,虽然他们的对社会和人生比较敏感,但要站在弱势儿童的立场上,运用同理心去感受他们的困苦,甚至是心灵上的伤痛,是很不容易的。而对自身就是弱势儿童的日子来说,则有励志、图强的问题。

12、因此,理解贫困等不利因素对儿童成长的不利影响是本活动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弱势群体学生了解自己的处境,让他们认识到,贫困和疾病不是自己的过错,自己需要国家和社会的关注和帮助,而不应该受到歧视。教师要引导他们奋发向上,以改变自己的处境,在艰苦的条件下走出一条自己的路。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读、讲、议、练 ”四字法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意图 引入:看照片,谈感受 1播放一组反映儿童中的弱势群体生活状况的照片,让学生谈观后感想。 2教师:的确,人的生活境遇是很不一样的。有的人生活条件优越,有很好的成长环境;有的人则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这

13、节课,我们主要了解我国和世界范围内生活在不利条件中的儿童少年的生活境况,了解不利的生活条件对他们成长的影响。 初步了解儿童中的弱势群体,感受他们的不利处境教学环节一:我们的不同遭际 1教师:从刚才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还有不少同龄的伙伴生活在不利的环境中。他们或者因为贫困而缺衣少食; 或者因为贫困而失学,有的甚至很小时就担负起沉重的家庭负担;有的因为家庭变故而生活在困苦之中;还有的因为残疾而失去了常人应有的快乐;等等。今天,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他们的生活境况。 2呈现一组反映我国处境不利少年儿童现状的数字或研究成果,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处境不利儿童的现状及其遭遇,并交流感想。 3学生交流各自

14、了解到的有关处境不利的儿童的生活境况的资料,可以是个案,也可以是统计数字等。 深入了解我国社会现状,了解那些弱势群体中的少年儿童的不利境遇,学会设身处地为不同生活境遇的人们着想,特别是能够体会生活境遇不利的同龄人所处的困境教学环节二:不利境遇的影响 1教师:不利的境遇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很大。他们中有的因为贫困而过早地离开学校,从而失去发展的机会;有的因为身体残疾而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快乐地生活;有的因为疾病而远离正常人的生活,被抛弃在社会之外;等等。那么,不利的境遇到底会对儿童青少年产生哪些不好的影响呢? 2学生自由发言。根据自己的感受、体会以及查找的资料,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呈现不利境遇给儿

15、童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的研究结果或者具体案例,学生就此展开讨论。 深刻理解不利境遇对儿童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激励处于不利处境的学生发愤图强,克服不利条件给自己带来的影响,勇敢地面对困难,走出一条自我发展之路教学环节三:直面困境 1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境遇不一样。不同的境遇对人的影响不同。好的环境能促进人的发展,不良的环境则会给人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那么,处于不利环境中的人,是否就可以怨天尤人、自怨自艾,甚至破罐子破摔? 2呈现处境不利儿童青少年的不同案例,学生就此进行讨论交流,针对班级中的,处境不利的学生,激励他们奋发图强,做一个不向困难低头的少年,帮助他们寻找自我发展的道路作业练习册中的习题 学生学法阅读理解记忆法 教学后记 第16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