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4497194 上传时间:2022-09-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5.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黑龙江省大庆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物理 Word版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庆铁人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命题人:辛永学 于春玲试卷说明:1.本试卷满分110分,考试时间55分钟。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上交答题卡。第卷(选择题:包括单项选择题和多选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1-7题为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8-10题为多选题,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6分,少选得3分。)1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用手托住,让它们静止靠在墙边,然后释放,使它们同时沿竖直墙面下滑,已知mAmB,则物体B( )A只受一个重力B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C受到重力、弹力、摩擦力各一个D受到重力、摩擦力各一个,弹力两个 2如图所示,是A、B两质

2、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像,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A质点以18 m/s的速度匀速运动B. B质点最初2 s做加速运动,后2 s做减速运动 C. B质点先沿正方向做直线运动,后沿负方向做直线运动 D. A、B两质点在2 s末相遇 3如图所示,物体A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行距离x1后,又在水平面上匀减速滑行距离x2后停下,测得x22x1,物体经过两平面交接处速率不变,则物体在斜面上的加速度a1与在水平面上的加速度a2的大小关系为( )Aa1a2 Ba1a2 Ca14a2 Da12a24.如图甲所示,两物体A、B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物体A施加一水平力F,F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在

3、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则( )A24s时间内两物体沿直线做往复运动B23s时间内两物体间的摩擦力逐渐减小CA对B的摩擦力方向始终与力F的方向相同D两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5、如图所示,水平桌面由粗糙程度不同的AB、BC两部分组成,且AB=BC,小物块P(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从A点滑上桌面,最后恰好停在C点,已知物块经过AB与BC两部分的时间之比为14,则物块P与桌面上AB、BC部分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之比为(P物块在AB、BC上所做的运动均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A14 B41 C81 D 1616.如图所示,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环的最高点有一个光滑的小孔。质量为m

4、的小球套在圆环上。一根细线的下端系着小球,上端穿过小孔用手拉住。现拉动细线,使小球沿圆环缓慢上移。在移动过程中手对线的拉力F和轨道对小球的弹力N的大小变化情况是()AF不变,N增大BF减小,N不变CF不变,N减小DF增大,N减小 7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在水平面上的轻质弹簧上叠放着两物块A、B,A、B的质量分别为2kg和3kg,它们处于静止状态若突然将一个大小为10N、方向竖直向下的力施加在物体A上,则此瞬间A对B的压力大小为:(取g=10m/s2)( )A10N B24NC26N D30N 8如图所示,水平细杆上套一细环A,环A和球B间用一轻质绳相连,质量分别为mA、mB (mAmB),由于B球

5、受到水平风力作用,A环与B球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已知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杆对A环的支持力随着风力的增加而保持不变BA球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C风力增大时,轻质绳对B球的拉力保持不变 DA环与水平细杆间的动摩擦因数为9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小球A、B用两根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后悬挂于O点,在外力F的作用下,小球A、B处于静止状态。若要使两小球处于静止状态且悬线OA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保持45不变,则外力F的大小 ( )A可能为 B可能为 C可能为 D可能为 10三角形传送带以1m/s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两边的传送带长度都是2m,且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均为37。现有两小物块A、B

6、从传送带顶端都以1m/s的初速度沿传送带开始下滑,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737ABA物块A、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不同B物块同时到达传送带底端C物块A、B在传送带上的划痕长度不相同D物块A、B到达传送带底端的速度相同 第II卷(非选择题:包括实验题和计算题两部分,共50分)二实验题:(16分,把正确答案写到答题卡上的正确位置)11.(2分)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乙

7、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1)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 (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3)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4)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 ( )A(1)和(3) B(1)和(4)C(2)和(3) D(2)和(4)12.(7分)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弹簧测力计A挂于固定点P,下端用细线挂一重物M.弹簧测力计B的一端用细线系于O点,手持另一端向左拉,使结点O静止在某

8、位置分别读出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并在贴于竖直木板的白纸上记录O点的位置和拉线的方向(1)本实验用的弹簧测力计示数的单位为N,图中A的示数为 _N.(2)下列不必要的实验要求是 _(请填写选项前对应的字母)A拉线方向应与木板平面平行 B弹簧测力计应在使用前校零C改变拉力,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使O点静止在同一位置D应测量重物M所受的重力(3)某次实验中,该同学发现使结点静止在O位置时,弹簧测力计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在保持O位置不变的情况下请您提出两个解决A的指针稍稍超出量程的办法 ; 。13.(7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图中长木板水平

9、固定。 (1)实验过程中,打点计时器应接在 (填“直流”或“交流”)电源上,调整定滑轮的高度,使 。 (2)实验过程中,某同学得到一条纸带,如图2所示,每隔五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记为图0、1、2、3点。测得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x1=0.96 cm,x2=6.17 cm,x3=11.38 cm,打点计时器的电源频率为50 Hz。则小车加速度大小a= ms2(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若测得木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则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表达式为= 。四、计算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过程,只写出结果,没有过程不能

10、得分)14.(8分) 甲乙两车沿同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时刻甲车在距离乙车前方x0=20m处v1=16m/s的初速度,a=2m/s2的加速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乙车在后以v2=8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求:(1)两车相遇前相距的最大距离 .(2)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15(12分)如图所示,质量足够大、截面是直角梯形的物块静置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两个侧面恰好与两个固定在地面上的压力传感器X和Y相接触。图中AB高H=03m,AD长L=05m,斜面倾角=37。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P(图中未画出)质量m=1kg,它与斜面的动摩擦因数可以通过更换斜面表面的材料进行调节(调节范围是01)。sin37=06,co

11、s37=08,重力加速度g取l0ms2。(1)令=0,将P由D点静止释放,求P在斜面上的运动时间;(2)将X和Y接到同一数据处理器上,已知当X和Y受到物块压力时,分别显示正值和负值。对于不同的,每次都在D点给P一个沿斜面向下足够大的初速度以保证它能滑离斜面,求滑行过程中处理器显示的读数F随变化的关系表达式,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其函数图象。 16(14分)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停放着小车B,车上左端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A,A和B之间的接触面前一段光滑,后一段粗糙,且后一段的动摩擦因数=0.4,小车长L=2m,A的质量,B的质量,现用12N的水平力F向左拉动小车,当A到达B的最右端时,两者速度恰

12、好相等,求:(1)A在B的光滑和粗糙部分运动时,两个物体的加速度;(2)A和B间光滑部分的长度(g取10m/s2)大庆铁人中学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题号12345678910答案ABDCDBCABDCDBC 11. B (2分)12.(1)3.6(2分) (2)C(1分)(3)改变弹簧测力计B的方向 (2分) 减小重物的质量 (2分)13(1)交流(1分) 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2分)(2)0.52m/s2 (2分)(2) (2分)14解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距离最大,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得v1-at1 = v21分解得:t1=4s此时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为: 2分解得:1分(2)甲车速度减为零的过程中运动的位移为1分时间为1分乙车运动的位移为1分所以乙车还需运行20m才能与甲车相遇,所以甲乙两车相遇需要的时间为:1分15(1)当=0时设P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为a,P 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分由运动学公式得: 1分解得:2分(2)P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物块的受力如图所示,设传感器对物块的压力为F ,取向右为正方向,由平衡条件可得: 2分由P物体知:1分1分代入数据解得: 2分其图象如图所示。 2 分 16.物体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