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488841 上传时间:2023-08-0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领域的双重要求(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媒介事件是大众传媒的狂欢节,是中心价值观与集体记忆的聚焦。在媒介事件 (mediaevents) 书中,丹尼尔·o戴扬与伊莱休·卡茨将媒介事件区别于一般报道的特征 归结为,它们打破了我们生活和一般报道的常规,所有的报道都从预定的节目安排中转向重 大事件,并用一种极为戏剧化的方式表明将要发生事件的重要性(1)。作者将人类学中有关仪 式的理论引入到对大众传媒的过程研究中,延续了涂尔干以来的结构-功能主义的观点,将社 会过程视为冲突的消解与平衡的达成,对媒介事件的分析为结构-功能论在现代社会中的体现 作了一个注脚。由此,媒介事件的主要功能被归结为社会整合:这些报道以激动人心的集体

2、 方式整合了社会,并重新唤起人们对社会与合法权威的忠诚。具体来说,这种整合作用体现 为以下方面:一、媒介事件提醒我们什么应当被记住;二、媒介事件具有内在的解放功能和 转换功能;三、媒介事件成为颇具魅力的集体行动,维护已建立的权威(2)。但是,笔者认为,这种对大众媒介整合功能的态度过于乐观,因为,一方面, 在媒介事件中,各种媒体从各自的立场出发,遵循着不同的话语模式,释放出不同的价值观; 另一方面,受众并非消极地接受媒介所传达的讯息,他们试图进入公共空间,展现个人的政 治性存在。因此,要考察媒介事件中社会整合的状况,有必要倾听来自公共领域的各种声音。 只有辨析公共领域当中的碰撞、融合与隔阂,才能

3、对媒介事件的社会功能做出全面的评价。汉娜·阿兰特曾说, 公共一词表明了世界本身,公共领域就像一张桌 子放在那些坐在它周围的人群之中,在把人类联系起来的同时,又将其分隔开来(3)。哈贝马 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以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为理论框架考察公共领域的起源与发 展。他并没有给公共领域下明确的定义,在他看来,公共性是公共领域的核心因素。公共性 本身表现为一个独立的领域,即公共领域,它和私人领域是相对立的。(4)作为理想形态 的资产阶级公共领域始终以普遍开放性作为基本原则。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历史考察与理 想形态的设定,为日益勃兴的大众传播研究与社会理论之间的对话提供了支点。一方面,这

4、 不是因为他的研究能提供了一个可以实现或模仿的模式,而是因为他的研究的确提出了公众 文化可发挥作用的诸项原则(5)。另一方面,这种对话有助于克服由过分强调大众传播媒介、 受众或技术因素中的某一方面,而忽视大众传播作为社会实践本身及其与公共或个人领域内 其他各项实践的关系所带来的偏执与狭隘。就媒介事件与公众舆论的关系而言,戴扬与卡茨 指出, 媒介事件集中了大众舆论并激发关于某一给定问题或一系列问题的辩论 ;, 某些事件使公共舆论中潜在的趋势具体化,使过去不明确或处于休眠状态的意图表达出来。 (6)正因如此,对媒介事件的分析为我们体察公共领域的状况提供了极佳的操作对象。美国东部时间2001年9月1

5、1日8点45分,纽约世贸大厦遭到恐怖主义袭击,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媒介事件在全世界发生。九一一事件引发的媒介反应具有典型的媒介事 件的特征:它具有极大的震撼力,拥有世界史上最多的观众人数;事件本身标志着全球政治 史上的转折点(7);干扰了人们正常的生活秩序,成为社会的聚集点。本文将以九一一事件在 中国所引发的媒介事件为案例,分析事件中我国公共领域显现的话语模式,从而凸显出公共 领域的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上的反思。 平稳与喧嚣:中国传媒的主流与边缘 九一一事件的历史意义在于,它以血腥悲剧的代价,再一次敦促人们正视恐怖主义这个现代 的基本现象(8)。在中国,事件发生10 分钟后,新浪网就在全

6、国率先以快讯的形式报道了此 次恐怖袭击事件,标题是:一架飞机撞上纽约世界贸易中心(9);接着,全国各大媒体都 大力报道九一一事件的进展,九一一成为人们的中心话题。进入公共领域,我们不难发现, 主流媒体与网络的反应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方是平稳与沉着的,另一方却充满喧嚣与激荡。先让我们看看人民日报的主要报道。人民日报在 2001 年9月 12日第 一版以美国纽约华盛顿受到严重袭击为题报道了袭击事件,并在显要位置刊发国家领袖与 外交部门的基本态度:江泽民主席致电布什总统就美一些地方受到严重袭击,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 向布什总统并通过布什总统,向美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的慰问,并对死难者家属表示哀悼。外交

7、部发言人发表谈话:美国纽约和华盛顿地区一些地方9月 11日受到严 重袭击,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我们对些深感震惊;中国政府一贯谴责和反对一切恐怖主义的 暴力活动。9月 13 日,人民日报刊发了国家领导人对事件的进一步关注: 江泽民主席应约同布什总统通话。江泽民说,这次袭击事件不仅给美国人民 带来了灾难,也是对世界人民向往和平的真诚愿望的挑战。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强烈 谴责这起骇人听闻的恐怖活动。我们十分关心救援工作的进展。我们愿向美方提供一切必要 的支援和协助。9月 21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并排刊出了三条消息:江主席与俄罗斯总统 普京通电话;江主席与法国总统希拉克通电话;江主席应约与英首相布莱尔

8、通电话。三次通 话的内容都是就恐怖事件表明中国的立场。至此,我们可以看到关于事件脚本的编排模式。首先,政府表明基本立场, 然后试图给予受难国援助,最后与其他政治大国进行沟通。在这一以时间为顺序编排的脚本 中,暗含着结构秩序,即以本国政府或领导人为中心,显现其影响力由内向外的扩散。可以 说,作为官方报纸,人民日报始终强调与突出的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与形象。此外,人民日报试图把对国际重大事件的反应纳入到国内正常的政治秩序 中来。如在9 月12日的头版,刊发了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人民大会堂东门外广场亲手点燃第九 届全运会主火炬的新闻,并配发了醒目的图片。这构成了一种有趣的印象:一边是国家领导 人领导

9、下的国泰民安,另一边是领导人对重大国际事件的有力声援,二者共同突出了国家领 袖的核心位置。人民日报以表明官方立场为重,而以大胆报道社会新闻著称的南方周 末则侧重于对事件本身的深度报道。在 9月13日头版,南方周末刊发了美国遭袭之后 的世界:悲痛与谴责、美国会不会报复?、世界经济雪上加霜等一系列报道,并同时配发了江泽民致布什的信。在随后的几周中,南方周末在不同的版面,从不同的角度对911 事件的 后果进行了深入分析,如9月 27日3 版布什的四个机会、10月4 日9版我 们如何对付恐怖主义-来自科学界的反思、10 月 11 日 3 版美国兴师问罪观察报告、10 月 18 日 27 版 9

10、3;11之后的网络等等。无论是官方立场的代表人民日报,还是较为激进的社会新闻报纸南方周 末都没有触及911 事件在民间的反响。联合早报上曾刊登一篇名为在北京感受九一一 事件的文章,作者用感性与理性相互纠缠来形容中国老百姓对恐怖事件的态度(10),那 么,中国民间的声音来自何处?也许网络是最直接的表达。网民的态度主要有三种:对美不满情绪的渲泄;谴责恐怖主义,同时批评美 国霸权主义;对中国人情感渲泄的反思。自1999年美国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以及2000年的中美撞机事件以来, 中美关系的阴霾挥之不散。911 事件后,不少的网民表现出强烈的幸灾乐祸的情绪。网易举 办了网上投票,在前 125861

11、位投票者中,1的人不关心这一事件,17.8的人表示强烈反 对恐怖主义,其他的人则是要看好戏、看热闹、趁机打起反美旗帜。下面的这篇文章 一个中国人在美国看你们的文章时哭了以及它的回帖最能体现当时网民的心态(11):我在洛杉矶,虽不在纽约,但我也为我们所有在国外的中国人感到悲哀,尤其是我们在美国。我看到我们的有些同胞不但没有关心有没有华人受难者,而且还很是高兴 这样的国际恐怖行为,甚至希望事件能更大一些。我感到我们被我们的这些同胞抛弃了。我 们身在国外,他们就不在认为我们是中国人了。我在看了不到十篇文章时,我哭了。为什么他们首先考虑的不是生命,不是鲜血,不是同样被父母所生同样有兄 弟姐妹亲人朋友只是呆在纽约的各国人民?为什么他们会支持恐怖分子,支持恐怖活动?当数以万计的百姓在废墟中掩 埋,你嗅到尘土的味道了吗?当更多的亲人在哭泣时,你看到了他们的眼泪了吗?当婴儿失 去父母,当父母失去孩子,你尝到了他们的痛楚了吗?你除了在遥远的地方幸灾乐祸写几句 丢脸的狗屁话以外你还能做什么?火没有烧在你的身上你不知道痛!我们其他有良知的同胞们,请关心一下在纽约的华人,他们除了悲伤外,还 有恐惧。所有的机场已经关闭,他们回不了国,就算不关闭,也有被劫持的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