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桥之美》(038)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47511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桥之美》(038)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第12课《桥之美》(038)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2课《桥之美》(038)》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2课《桥之美》(038)(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荥阳市第四初级中学 科 目:八年级语文上期 编号:028课题:第三单元第12课 桥之美编写人:胡爱萍 审核组长:胡爱萍 审核领导:张向阳 使用人: 温馨寄语:书在翻开以后才有价值,人在立志后开始行动,才能有所作为。【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意,理清思路,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2、品读精彩语言,体会科学小品文的语言魅力,体味语言的个性色彩。3、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充分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用“美”的眼睛去欣赏,用“美”的心灵去感受,最终成为一个有品位的人。【学习重点】:1、了解从作者的角度看桥美在何处。2、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语言,掌握文中所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学习难点】

2、:引导学生对本文的重点语句进行入情入理的分析。【学习方法】:读书指导法、比较阅读法。【自主学习】1. 搜集资料,了解作者相关知识。本文作者 ,1919年生,江苏宜兴人。他是学贯中西的艺术大师,在中国乃至世界画坛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同时他也是出色的 家、 家。2.易错字词提示:纤细、煞风景、摄影、销魂、点缀、孕育、魅力、驻足、颐和园、着重。3.在五分钟内自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 用自己的话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2) 桥,司空见惯,不过是用土木或石块垒成的建筑物,而本文却赋予了桥许多美感。想一想:在作者看来,桥美在何处?3) 本文在描述各种桥的美时,往往把它们放到特定的环境中,并配以艺术家的独

3、特感受,请你从文中找出这样的句子,反复诵读并加以体会。4.作者在文中巧妙地引用或化用了许多古诗文名句,查阅资料,在横线上填出上句或下句。1) ,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3)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合作研讨】1. 课文共举了四个例子来说明画家眼中桥之美。第一个例子是写_与_的搭配给人带来了特别的感受;第二例子是写出_与_的搭配,令画家销魂;第三个例子写了_之美;第四个例子写了_桥,它与其他桥不同之处是_。2.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文中富含意蕴的语句。3.精要阅读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

4、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那拱桥的强劲的大弧线,或方桥的单纯的直线,都恰好与芦苇丛构成鲜明的对照。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湖水苍茫,水天一色,在一片单纯明亮的背景前突然出现一座长桥,卧龙一般,它有生命,而且往往有几百上千年的年龄。人们珍视长桥之荚。颐和园里仿造的卢沟桥只17孔,苏州的宝带桥53孔之多,如果坐小船沿桥缓缓看一遍,你会感到像读了一篇史诗似的满足。广西、云南、贵州等省山区往往碰到风雨桥,桥面上盖成遮雨的廊和亭,那是古代山水画中点缀着人物的理想位置。因桥下多半是急流,人们到此总要驻足欣

5、赏飞瀑流泉,画家和摄影师们必然要在此展开一番搏斗。1.选段具体写到了哪几座桥?_。2对文中四种不同的桥,作者的主观感受是什么?请分别用一个词语概括。 。3.作者认为,怎样做是“煞它风景”?为什么 4作者在文中提到了桥下的湖水、急流,桥边的芦苇、柳丝,桥上的廊与亭,为什么?_。【探究学习】1.桥是放大的一条板凳茅以升如是说。是啊,桥很简单。不过,桥又充满魅力。请写出一些有关桥的诗句(至少两句)和有关桥的俗语、歇后语。2.比较中国石拱桥和桥之美两篇文章,看看桥梁专家和美术眼里的桥各有什么特点,总结说明文和说明性小品文之间的异同。【课堂识记要点】1.吴冠中,中国 家, 家。2.记忆与桥有关的古诗句、俗语、歇后语。3.根据上句,填出下句。1)失之毫厘, 。 2)国家兴亡, 。3)路遥知马力, 。4)桃李不言,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