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473307 上传时间:2023-10-0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心理学复习资料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1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是管理心理学基础3 管理心理学与相关学科: A 普通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过程与个性)B 工程心理学:密切联系C 社会心理学:密切联系D 组织行为学:界线未定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1 形成理论准备:A心理技术学:1903年,德,斯腾提出,最早研究是1912年闵斯脱博格心理学与工业生产率B 霍桑实验:梅奥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第一次把工业中人际关系问题提到首要地位 组织管理学的先驱性研究C群体动力理论:德,勒温,“场”理论,B=f( P、E)D需要层次

2、理论:马斯洛人的动机理论2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美,黎维特, 1958 年管理心理学 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与方法1 管理心理学的原则:A 客观性 B 联系性 C 发展性2 管理心理学的方法:A 观察法:情境分为自然观察与控制观察是否参与分为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B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霍桑实验)优点:研究者主动地位,可以控制无关变量,反复观察CDE调查法:分为访谈法与问卷法(是非法,选择法,等级排列法) 测验法 个案法四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 A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B 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C 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D 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工作第二章:管理

3、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一管理学理论1古典管理理论:A早期管理理论: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李嘉图的政治经济学及财税原理B 传统管理理论:巴贝奇发展了斯密的劳动分工学说 , 艾末生的管理效率十二原则C科学管理理论:特点是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管理理论的依据 泰罗:工作定额与标准化原理, 科学管理原理 法约尔的经营活动六职能,管理活动五职能及十四原则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 韦伯: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厄威克:得出适用于一切组织的八项原则古利克:管理七职能论2 行为科学理论:A人际关系理论:梅奥B行为科学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有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 人性管理理论有麦格雷戈的 X (

4、经济人)Y (自我实现人)理论及阿吉里斯的不成熟到成熟理论 群体动力理论勒温为代表以布领导行为理论以坦南鲍姆和施米特为代表的领导连续统一体理论,以利克特为代表的支持关系理论, 莱克、穆顿为代表的管理方格法。3 现代管理理论: A 社会系统学派:巴纳德的系统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信息的联系。B决策理论学派等二心理学基础知识 - 是一门研究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1 心理过程: A 认识过程:感性认识如感觉,知觉 , 理性认识B 情感过程:定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体验,是对事物好恶的一种倾向。 分类:基本表现形态分为激情,心境,热情。社会性内容分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C意志过

5、程:定义: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特征:1自觉地确立目的, 2自觉的能动性, 3对行为的调节作用, 4对心理的调节作用, 5具有坚持的作用。2 个性心理: A 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理想等 B 个性心理性:能力,气质,性格 三人性假设理论经济人假设:麦格雷戈社会人假设:梅奥 自我实现人假设:马斯洛 复杂人假设:超 Y 理论 管理心理学三章:个性与管理一个性一般概述:1 个性概念及特征:(1)定义: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与心理特征的总和(2)特征:A独特性B整体性CJ稳定性D_顷向性2个性形成及影响:(1 )个性形成过程:A婴幼儿期B学生时期C社会

6、时期(2)影响因素:A先天遗传因素B家庭因素C文化传统因素D阶级和阶层因素3 个性物质论:( 1)特质论:阿尔波特:个性是由特性组合而成,特性是可以测量的。 艾森克:个性两个独立向度即情绪稳定神经过敏,内向外向。 卡特尔:个性的基本单元是特质。( 2)社会学习理论:米勒,达乐等,强调环境、情况对个人行为的性格起决定作用。(3)心理分析学派:弗洛伊德:人的个性是个整体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荣格:个性发展取决于个人为达到自我实现的内在潜力所引导。 阿德勒:优胜意识是人行为的内在动力。(4)个性类型论:荣格:内向及外向。后来进一步发展敏感、感情、考虑、想像型。麦迪:四种个性结构二气质1 气质定义与类

7、型( 1)气质定义: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2)气质类型:多血质,胆汁质,粘液质和抑郁质。2 气质在管理中应用(1)气质地位:A: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B: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C: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和教育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气质应用:A: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B: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必须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C: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的顺应性,也要注意气质的发展性。三 性格1 性格定义: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2 性格特征结构: (1)态度特征:(2)意志特征:

8、(3)情绪特征: (4)理智特征:3 性格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所共有的性格特征的独特组合。1)心理机能分: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2)心理活动倾向分:内向与外向。3)独立性程度分:顺从与独立。4)妮蒂雅的四种气质分:活泼型,力量型,完美型,和平型。4 性格在管理中应用: ( 1)要重视管理者自身性格的锻炼(2)要重视对组织成员性格的了解和把握(3)要重视领导班子及其组织成员的性格互补结构(4)要重视创造一个有利于培养良好性格的环境四 能力1 能力定义: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或是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2 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制约因素:素质,教育,勤奋,兴趣和社会实践。3 能力结构:

9、( 1)基本能力与综合能力( 2)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 3)认识能力与实践能力4 能力差异:( 1)类型差异( 2)水平差异( 3)能力发展的早晚差异5 能力应用:( 1)在安排工作时,注意对组织成员的能力进行全面了解,做到人尽其才( 2)在招聘人员时,注意职业对能力要求的阈限性,避免要求过高或过低( 3)在优化组合时,注意能力类型差异的互补性,以发挥团体的协作作用( 4)在人员培训时,注意处理好基本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关系,以提高培训结果管理心理学四章:知觉与个体行为一、知觉1 知觉定义与过程: ( 1)定义: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知觉与感觉关系:知觉在感觉基础上产生的。两个都是

10、感性认识。 知觉与思维关系:知觉是具体,直接的;思维是间接,抽象的。( 3)知觉过程:观察,选择,组织,解释与反应。2 知觉选择性的影响因素(1) 客观因素:A知觉对象本身的特征 B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C对象的组合:接近原则,相似原则,闭锁原则,连续原则(2) 主观因素:A需要和动机B兴趣和爱好C个性特征D过去经验E知识结构二、社会知觉1 社会知觉定义:对人的知觉也可称为社会知觉2社会知觉分类: (1)对个人知觉: (2) 人际知觉: (3) 角色知觉:3社会知觉效应: (1)第一印象效应。 (2)晕轮效应。 (3)优先效应和近因效应。 (4)定型效应。三、归因1 定义: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

11、所为进行分析,解释和推测其原因的过程。2 模式: (1) 海德:原因来自于外界力量 - 情境归因与自身的原因:个人倾向性归因。(2)凯利:三因素即知觉者本人特点,知觉对象特点和知觉的情境。三个标准即前后一贯性,普遍性和差异性。(3)韦纳:四因素即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机遇。三维度即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制性。3 归因偏差: (1) 观察者与行为者归因偏差。(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3)对自然现象作拟人化归因偏差。4 归因偏差克服(1)要引导组织成员学习科学知识,尊重自然规律的特殊性,避免拟人化归因(2)引导组织成员多进行个人倾向归因,克服总是归因外在因素的偏差,以提高他们的成就动机对工作绩

12、 效的影响作用(3)引导组织成员多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归因,少从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力)归因,克服总是认为自己能力低的归因偏差,以提高他们的信心。四、自我知觉,自我意识和自我管理1 自我知觉定义:是批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2 自我意识( 1 )定义:指个体对自己存在的一切的认识,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及自己与他 人的关系。(2) 构成: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核心)。3 自我管理 ( 1)定义:个体对自己的思想、心理和行为的调节、控制或约束。( 2)构成:自我思想管理(首要内容) ,自我心理管理和自我行为管理( 3)自我意识对自我管理意义:为自我

13、管理提供依据,决定了自我管理方向,使自我管理获 得了一致性。管理心理学五章:价值观与态度一、价值观1 价值观定义:是个人关于事物、行为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2 价值观分类: (1) 阿尔波特:理论的,经济的,惟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宗教的。(2) 格雷夫斯:反应型,宗法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等七个层类。3 价值观作用:动力作用,标准作用(核心与实质),调节作用,定向作用。4 价值观应用:个人、群体、管理者(P107)二、态度1 定义:是主体对某种特定对象进行认识、评价并作出价值判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2 构成:认知要素(基础) ,评价要素和情感要

14、素(核心) ,意向要素(最终表现形式)3 特性:对象性,社会性,个体性,内稳性,稳定性,系统性。4 作用: (1) 态度对人们的判断和选择的影响(2) 态度对学习态度的影响(3) 工作效率不是绝对正相关关系。(4) 态度对人的忍耐力和相容程度的影响三、态度改变理论:1 影响因素: (1) 社会环境: (2) 团体因素: (3) 态度系统特征: (4) 个体人格因素:2 态度改变理论: (1) 参与改变理论勒温提出,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2) 认知失调理论弗斯丁格提出,A取决于两因素:B消除认知失调方法:a、在认知失调的两个因素中,选择改变其中一个,使失调趋于协调b、增加新的认识因素,以加强协调关

15、系的认知系统c、强调某一认知因素的重要性。(3) 三阶段理论凯尔曼提出:服从,同化,内化。(4) 学习理论一一A弗鲁姆的经典条件反射理论。B英斯科的操作条件反射理论C社会学习理论一一观察,模仿(5) 沟通改变态度理论沟通者,对象,过程等。管理心理学六章:需要、动机、激励一、需要、动机与激励1 需要: (1) 定义:是人缺乏某种必需的东西时,在内在心理上产生的一种具有紧张感的主观状态(2) 分类:A起源分:天然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B 对象分:物质需要与精神需要;内容分: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2 动机: (1) 定义: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维持的 心理状态(2) 分类: A 程度差异分:兴趣,意图,愿望等;B 信度差异分:真实动机与伪动机3 激励: (1) 定义:是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工作积极性的问题。(2) 分类: A 内容型激励理论: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