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文阅读复习教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4459202 上传时间:2023-03-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科技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科技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科技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科技文阅读复习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文阅读复习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文阅读复习教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文的语文专题复习教案:科技文阅读解题技巧【设计意图】科技类文章,分为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类。一般包括天文、地理、哲学、经济、教育、语言、历史、文化、伦理、民俗、宗教研究和美学原理等学科的论文或事理说明文,一些哲理性议论散文也可归入此类。命题所选文章一般出自名家之手,其思想观点具有权威性,其行文结构具有规范性,其语言表达具有可读性,其思考力度具有深刻性,其语体色彩具有较强的主观性。高考中选用的科技文往往反映的是当今人类最先进的科技水平和最新的科研成果。我们阅读它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技信息的过程。高考科技文阅读测试是比较成熟的试题,在陷阱设置方面绰绰有余,而大多数学生拿到题目时有

2、一种畏惧感。本课目的拟从高考能力要求、命题陷阱及复习对策方面对高考科技文阅读作个初步探讨,以期消除同学们的答题畏惧感。【教学设计】根据考纲要求制定教学目标考纲的要求: 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即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即判断的含义 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5、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想象 题型分值: 四道选择题12分 教学目标总的目标是通过复习,能阅读一般社科类、科技类文章和文学作品,具体说来,要做到以下三点:(一)理解文章。即:(1)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文中重要的句子;(3)辨别和筛选文中重要的信息。(二)分析文章。即:(1)分析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和

3、中心思想;(2)分析文章的结构;(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三)鉴赏评价。即初步评价鉴赏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表达技巧。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梳理知识点 教学重点:干扰项的设置 教学过程: 一、知识点要求 1、理解并解释重要的句子对语法结构复杂的句子作语法分析;结合全文理解具有隐含意义的句子。 2、筛选并提取信息通过理解、分析、比较,确认特定的对象,找出各自不同的说法在本质上的异同,然后根据要求从文段中找出所需要的信息。 3、归纳内容要点把共同之处归纳起来加以说明;把若干具体的点加以合并。 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对文中分散的信息进行概括集中。难度较大。 5、根据文章内容观点作合理的推断

4、推断的前提正确、推断过程合乎逻辑、推断的结论在文意允许的范围之内三者具备,推断才能是正确的、合理的。 二、干扰项特点 1、范围不明 主要是指命题人对原文中所叙述内容的范围加以随意扩大、缩小或改变,即以偏概全,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选项找准答题区间,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如“一些”“有些”“个别”“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等这些词语,注意了用词的肯定性、可能性、推测性便能解决问题。 2、指代不明 就是指代词的指代内容模糊、不明确,甚至是指代错误。 解答此类

5、试题,留心文中的“这些、那些、这个、那个、这、那”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做出正确判断。 3、偷换概念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把原文的内容变成了与之不符合的另一种说法,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注意文章陈述的对象,在做题时,应注意选项中陈述的内容是否存在错误对接的现象。 4、颠倒主次 命题人设计命题时,故意主次不分,把主要的说成是次要的,或把次要的说成是主要的,形成主次颠倒的错误。 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那些是主要方面的,那些是次要方面的。 5、遗漏信息 就是命题者在设置“陷阱”时,故意漏掉原文句中

6、必不可少的信息,从面导致信息不全面。 解答此类题,要先整体感知;然后再扣住关键语句,充分认识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是事关全局的,增强筛选和提取的自觉性;最后对照题目,逐一查找每一选项对应的区间,与原文进行对照比较,瞻前顾后找准联系。 -6、无中生有 就是指阅读材料中并没有题目中所要求的内容,或者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的,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在做题时仔细要仔细阅读原文,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 7、混淆时态、模态(未然已然、偶然必然) 混淆事时态就是指命题者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事情说成既成事实,混淆模态指命题人或弄错偶然与必然、或弄错肯定与否定、或

7、弄错相对与绝对等关系。 在阅读原文时,应特别注意“一定、可能、也许、大约、差不多、将来、必然”“目前、将会、已经、大概”等这些修饰限制词语,防止弄错时态、模态。 8、颠倒、强加因果 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在选择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从原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将选项与原文相互比照,仔细辨析因果关系成立不成立,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9、曲解原意 就是对词句的理解与原文意思发生了偏离,曲解了作者所要阐述的观点或表达的意思。 做这种类型的题,要从整体上感知,在原文中准确寻找与选项对应的语句,找出语

8、句含有的条件,提取与答案相关的信息,跳出命题人设置的误区。 10、逻辑推理错误 主要指命题人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像题的错项时,在进行逻辑推理时,条件不充分,不能从所给的信息中充分地推出正确的结论。 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 11、以偏概全 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替代整体,以局部替代全局;或者以全局替代局部,以一般替代个别,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因此,在阅读文章时,一定要特别注意重要词语前边的修饰与限制词,例如“

9、一些”“有些”“几乎”“除之外”“到为止”“绝大多数”“全都”“全部”“所有”等,见到这些词时,就用笔划出来或者做特殊标志。 12、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因此,考生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13、前期后期 命题者在事物、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他们有时将先期表述为后期,有时将后期表述为先期,有时将“先期或后期”表述为“先期和后期”。 14、选择兼备 事物产生某种结果都有一定的原因或条件,有时

10、这些原因或条件之间是选择关系,任何一个原因或条件都可产生这种结果;有时这些原因或条件是兼备关系,只有同时具备了才会产生这种结果。命题者设计干扰项时,有时将“选择”关系表述成“兼备”关系,有时将“兼备”关系表述成“选择”关系。 15、言此言彼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表述对象上设置干扰,有时题干要求从“此”对象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对象入手分析;有时题干要求从事物“此”方面入手作分析,而错项却从“彼”方面入手分析。 16、肯定否定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故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将否定了的事物加以肯定。 17、客观与夸大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不尊重阅读材料中事物的客

11、观性,故意夸大事物实有的能力、功能和效用。 18、断章取义 故意只抓住文中的某一个段落或某几句话的内容,对问题作出片面的理解,导致理解的不全面。 19、误划类别 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 一、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筛选能力,指能够从阅读材料中选择出重要信息的能力。平常阅读,往往择要筛选材料所传输的信息。高考在解答选择题时,则依据题干的要求,判断命题者所列的从文中筛选出的信息选项的正误。 筛选信息,特别要注意筛选的依据。筛选的依据主要是筛选的目的和阅读的文本。 (1)整体认知,分段把握 这就是从整体上着眼,按段落分布,通过反复阅读全文及题目

12、要求而整体向前推进的解题方法。其中的“整体认知”,是就全篇而言,是带有全局性质的大略理解和把握,通过段落理解而达到把握全文内容、领悟全文主旨;其中的“分段把握”,就是在充分了解阅读文段和命题指向、解题要求以后,逐段把握内涵,按对应句段,仔细比较,判别选项正误的方法。 (2)审清题干,定位对比 科技文阅读,抓住了主旨以后,对其大概内容已基本清楚,就要认真审读题干,弄清考查内容和答题要求。选准答题角度、切忌问牛答马。但要达到洞察幽微,辨识细节,尤其是准确理解某一关键词、关键句,还须“定位对比”,让关键词、关键句,或者是解释关键词、关键句的试题备选项回到原文相关语境之中,与相关的词或句“定位对比”,

13、通过校正谬误、印证偏差,选出或对或错的选项。 (3)确定范围,筛选排查 在众多信息中找准最能直接回答问题的有用信息,加以摘录;要求用自己的话回答的题目,还要将摘录的话换一个说法。还有些信息互相关联的,就要寻求照应。 信息论认为,信息是指用符号传送的报道,而报道的内容是接受符号者预先不知道的。追踪、筛选并整合科技文中的重要信息,是科技文阅读的重要目的,所谓“重要信息”,就是文中提出的新概念、新知识,对新概念、新知识的解释与阐述,以及文章着重说明的内容、着重论述的对象或作者暗示的写作意图及观点倾向。 二、推断想象 推断,就是由已知的判断(前提)合乎逻辑地推出一个新的判断(结论)。高考的科技文和社科

14、文的推断题,其前提出自文中,结论则往往在文外。 1牢固掌握推断成立的依据。 考生解答推断题,重在分析推断能否成立,也就是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否存在必然的逻辑联系,是否合乎常理。 2准确掌握推断不能成立的原因 高考推断题推断不能成立的具体原因: 推断以偏概全。 推断混淆不同语气。 “或然”“必然”不分。有时,如果使用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因为使用了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定”“必定”“肯定”导致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 推断不合常理。 推断与原文相悖。 总之,信息的推断不是凭空进行的,只有充分理解并把握文章内容,同时明了命题人设置选项的陷

15、阱,破译了干扰的“密码”,才能对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趋势作出理性的推断。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方法指导 教学过程: 一、易出现的问题 1、心情紧张或压抑,难以明辨文意,提取要点。 2、跟着感觉走,忽视标题,读完全文不明说明对象就答题。 3、对选项语句结构形式与原文语句类似或相同的语句,倾向认同,对改换了表达形式的语句倾向否定。 二、选项设置方式 在社科文选择题的解答中,我们既要选出与原文不符的选项,也要选出与原文相符的选项。与原文相符的选项的表述,常常不是照抄原文,而往往会采用以下的几种设题方式: 1、概括式转述:将原文具体的表述加以抽象,提炼其本质,上升到一般认识的转述方式 2、具体式转述:将原文抽象概括的内容用具体的事例加以表述的转述 3、同义变式转述:采用不同的语言形式,对原文语句内容的转述 三、三遍阅读法 第一遍:从头到尾仔细阅读,争取完全读懂,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个别语句不能够读懂,一般往下看到一个语义陈述完,就应该停止,回到不懂的地方,结合此处的前后语句,读懂后继续读下去,这样反复,读到最后。读完这一遍,要基本理解文章的内容。也许有同学认为这样阅读会浪费时间,其实是为后面作题节省了时间。如果第一遍不读懂,在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