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450418 上传时间:2023-01-1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确定新药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药效学结合法潘伟;聂莉;宋建国【摘要】Aim To introduce a new pharmacodynamic and pharmacokinetic intergrated approach that determines starting dose for first-in-human trials. Methods The four basic steps were characterization 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s observed in animal experiments, correction for

2、 interspecies difference and prediction of human 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s, diagnosing and predicting pharmacokinetic properties of the drug in human, prediction of human dose-responses and dose selection for first-in-human trials. Results The approach predicted that the dose for a drug was si

3、milar to MRSD approach recommended by FDA. Conclusion The new approach can be used to determine starting dose for first-inhuman trials.%目的介绍一种估算临床试验初始剂量的药动-药效学结合方法方 法 该法包括四个基本步骤:确定药物对动物的暴露-剂量关系;预测人的暴露-剂量关 系;预测人的ADME特征与药动学参数;预测人的剂量-效应关系并估算临床初始剂 量结果以一种药物为例,以该法计算起始剂量与FDA推荐最大安全剂量法估算剂 量相近.结论 该法可用于临床起始剂量估

4、算.【期刊名称】 安徽医药【年(卷),期】 2012(016)001【总页数】3页(P117-119)关键词】 首次临床实验;初始剂量;药动-药效学结合方法作 者】潘伟;聂莉;宋建国 【作者单位】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新药安全评价研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3; 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安徽,芜湖,241001;皖南医学院药理学教研室,安徽,芜 湖,241001【正文语种】中文新药临床实验初始剂量的确定,是新药研究的重要环节。剂量选择得当与否,直接 关系到其后实验的成败与质量。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新药临床实验初始剂量的 估算,其中应用最多的是FDA药物评价与研究中心(Center for

5、 Drug Evaluation and Research,CDER)推荐使用的最大安全剂量法(maximum recommended safe starting dose,MRSD)1。此外尚有:改良Blachwell法,该法是以动 物的毒性剂量推算人的剂量,即先算出两种动物急性毒性LD50的1/600量和两 种动物(啮齿类与非啮齿类动物各一种)亚急性毒性试验出现毒性剂量的1/60量, 取上述4种剂量中最小者作为人用初始剂量2 ;(2)Dollery法,该法是以动物有 效剂量推算人的用药剂量,即以最敏感动物最小有效量的1% 2%或同类药物临 床治疗剂量的1/10作为初始剂量3 ;(3)改良F

6、ibonacci法,该法常用于允许出 现一定毒性的药物,如抗肿瘤药等的剂量估算,即以小鼠急性毒性LD10的1/100 , 或大动物最低毒性剂量的1/40 1/30作为人的初始剂量4 ;(4)药动学法5。 这些方法有的以药效学安全剂量为基础进行推算,有的以药动学法进行计算,都有 其实用价值,但也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本文介绍一种药动-药效结合估算初 始剂量的方法6,其基本思路和步骤如下。1 估算动物的药物暴露-反应关系 药物的量效关系有两种,其一药效是既定时间药物浓度的函数,如麻醉药的麻醉作 用;其二是药效与效应部位药物的暴露总量有关,如抗肿瘤药。一般认为,仅分布 至效应部位的游离型药物才产生

7、药理作用,故药物的效应与该部位的游离型药量相 关。鉴于效应部位的药物浓度难以测定,且其变化往往与血药浓度平行,故实际工 作中常以血药浓度代替效应部位药浓估算量效关系。对于作用时间较长的药物,可 以其血药C-T曲线下面积(AUC)代表药物暴露。分析药物的暴露-反应关系可得到一些重要的药效学参数,如亲和力、效能、内在 活性等,并可初步判断药物作用的性质,并可能发现是否存在耐受性、协同作用等 情况。用于分析量效关系的数据应包括临床前药效学和毒效学研究资料。药效学和毒理学 最好选用同一种动物。一般说,临床前研究阶段,相对于药效学研究,对毒理学机制和暴露-毒性关系研 究往往较少,常常仅能提供定性或半定量

8、的毒性结果,如毒性作用靶器官、毒性程 度、可逆性、阈剂量等。对于毒性反应迟缓的药物,毒性效应与药物的暴露(AUC) 或平均稳态药浓(Css)相关;而毒性反应快速的药物,毒性效应与血药峰浓度(Cmax) 关系更为直接。如果药物可引起明显毒性,且毒性大小取决于器官的药物暴露程度, 则可使用生理药动学模型得到人器官的药物浓度。2 种属间换算与人的药物暴露-效应关系预测由于种属的差异,动物实验得到的药物体内过程数据可能与人体有较大差别,须经 过适当转换才能适用于人体。通常情况下,由动物实验得到的某些参数,如血浆蛋 白结合率、红细胞结合率、组织平衡、药物与受体亲和力等,可按一定比例直接转 换为人的数值。

9、例如,若药物与人的受体亲和力为动物的两倍,表明人的等效剂量 应为动物剂量的 1/2,将动物实验得到的暴露-反应曲线的浓度值减半即可预测出 人的暴露-反应关系。但若受体水平在不同物种间表达有差异,则由某一动物测得 的药物亲和力或EC50便不适用于其他物种。如果体内、外实验测得出的EC50不 等,提示受体与药物亲和力有种属差异,或疾病状态使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发生了 改变。一般,可将数种动物实验测得的量效关系加以比较并外推至人7。但某些药物 只有一种甚或没有动物模型,无法进行比较,可使用动物和人的细胞或组织进行体 外实验以分析药物暴露-效应关系。3 预测药物的 ADME 特征和药动学参数8 分析人与

10、动物的药动学过程差异,是本法的关键步骤。已知药物的 ADME 过程均 涉及跨膜转运。已证实,体内的转运蛋白存在明显的种属差异9,从而成为药 动学种属差异的重要原因。近年有学者提出用生理药动学方法,将药物的体内过程 与人体器官的生理特征相结合,预测药物的 ADME 特征,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0。设药物效应是暴露量 AUC 的函数,则可通过下式计算预期药量。由上式可见,只需预测F和CL,即可估算出目标剂量D,并获得目标AUC。 若药物效应并非暴露总量的函数,而是随血药浓度的变化而改变,此时,需提供完 整的药动学参数,需预测药物在人体的分布容积(Vd)及吸收速率常数(Ka)等参数。31 预测药物的生

11、物利用度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即药物由给药部位到达血液循环 的相对量,可表示为:式中fabs为药物剂量被吸收的分数,fg和fh分别为肠和肝的首关消除率。影响 药物吸收的因素很多,药物的理化性质、消化道生理因素、药物剂型、食物、肠道 代谢酶活性及肠黏膜细胞P-糖蛋白等外排系统,均可能影响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低。 如药物吸收完全,且肠首过消除率较小时,生物利用度可仅由肝首过消除决定。由 公式计算:式中,Qh为肝血流量,人的Qh值为约22 .8 mlmin-1kg- 1。近年开发的 ADMEplus、PALLAS、Gastroplus、IDEA 等软件可模拟胃肠道吸收 转运过程,预测药物进入肝门静脉的比例及

12、吸收速率11。通过动物小肠或肝 微粒体体外实验,预测出肠或肝的首关消除率fg和fh,计算生物利用度并与实验 观测值对比12。如在两种以上动物预测成功,即可预测出人的生物利用度。 如动物预测效果不佳,应考虑有转运体参与吸收或其它因素影响。3.2 预测药物的清除率 预测清除率的方法有多种,可根据药物特性及动物种属差 异加以选择。研发早期,可根据肝微粒体或肝细胞体外药物代谢实验预测肝清除率 (CLh)13,肝清除率CLh可由下式预测。式中Qh为肝血流量,fu为游离药物比例,CL in vivo为药物内在清除率。主要 经肝代谢消除药物的肝清除率CLh即为整体清除率CL。当游离药物比例较大时, 还应包括

13、肾清除率(CLr)。式中GFR为肾滤过率。应当指出,公式(4)是指血液的清除率,实测清除率常以血 浆作为分析介质,应以血浆/血液药物浓度比加以校正。将体外实验清除率预测值 与体内清除率实测值比较,若两种以上动物的预测结果良好,可考虑用该法预测人 的清除率。也有人建议对某些药物的清除率可用异速比放法(allometric scaling)预测。该法 基本思路是,许多生理参数如血流灌注率、器官大小、肾小球滤过率等与机体的体 重(W)间呈以下关系:式中F(B)为有关的参数,a、p为常数。由于药物的体内处置受生理因素控制。因此,药物的处置可用该方程进行动物间参数的折算14。如清除率:该方程可适用于多数

14、药物,但也有一些药物预测结果与实测值相差较大。为此,有 学者提出可用动物脑重(BW),最大寿命(MLP),或体表面积(BSA)进行校正以改善 预测准确度15。应当指出,异速比放法预测值在未被临床实验观测值验证前 应慎用。3 3预测药物的分布容积稳态时药物的表观分布容积(VSS)是药物在各组织器官 的分布容积的总和:其中Vp为血浆体积,VE为血红细胞体积,E/P为药物的红细胞/血浆分配系数, Vt为组织体积,Pt/p为药物的组织/血浆分配系数。以上参数中,Vt、VE和Vp 为生理性参数,不受药物的影响;Pt/p可以通过体外试验获得,但实验工作量很大。 近年已有可用模拟预测Pt/p的软件问世,如G

15、astroplus、SimCyp等,其原理是 假定药物可均匀地自由扩散,并非特异地与组织、血浆蛋白、脂质结合,进而根据 药物的相关特性,如分子量、logP、血浆蛋白结合率等,以及动物组织的蛋白、 中性脂、磷脂、水组成比例,预测药物在机体各组织的分布16。若Vss预测 值在两种以上动物与实验值相似,便可用于人的 Vss 的预测。4 药动-药效学结合法预测人体剂量-效应关系 在对人的药动学和药物暴露-反应关系作出预测后,即可预测给予某一剂量后可能 产生的药效或毒性。根据治疗的需要以及药物作用特点,可分别采用以下两种方法 预测药物对人体量效关系。其一为阈模型法,即根据预测的药动学参数模拟血药浓 度-

16、时间曲线,进而设计剂量和用药方案,使血药浓度维持在最低有效浓度以上, 毒性反应浓度以下。其二为 PK/PD 联合模型,以所预测的药效和药动参数代入模 型,即可模拟出给药后的药效经时过程17。5 实例 兹以某一作用于免疫系统的药物为例,说明本法的估算初始剂量的步骤。已知本品 是通过与淋巴细胞表面受体结合产生药效,且体外实验受体游离率的可作为该药的 药理作用指标。51 建立动物(犬及恒河猴)药物暴露-效应关系 以受体游离率对血药浓度绘制的暴露-反应曲线呈抑制型Emax模型,在10-10 000 pgL- 1浓度范围内,药物的 血液/血浆分配系数和血浆蛋白结合率无药物浓度依赖性(图1)。5 2建立人的药物暴露-反应关系人的药物暴露-反应关系亦呈抑制性Emax模型, 但体内、外受体结合IC50值不相等。鉴于恒河猴的体内、外的IC50相差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