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案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4449449 上传时间:2023-07-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案例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案例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案例(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案例展示一【案例信息】案例名称: 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授课教师: 王 颢 (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中学一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 1 )知道长度的单位; ( 3 )会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 4 )知道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二、过程与方法 ( 1 )组织学生通过具体的测量活动对常见的物理尺度有大致的了解,对长度单位大小形成具体概念。 ( 2 )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并对测量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给予及时纠正,使学生能正确、熟练地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1 )结合长度的测量,培养学生观察与实验的

2、兴趣和习惯,培养他们认真、细心诚实的品质和实事求是的态度。 ( 2 )使学生乐于参与实验,能够和同学进行合作,测量自己身上的“尺”和“表”。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使用刻度尺 【教学难点】如何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正确读数,对误差的理解。 【教学方法】启发引导、交流合作、讲练结合 【学法指导】 交流合作、讨论、观察与实验 【教具准备】 塑料尺( 30 把)、米尺(钢尺、厚木质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皮卷尺、盒尺,课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由古诗早发白帝城(李白)及配图,引出运动; 由图片“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飞驰的赛车”、“行驶的动车”、“飞人刘翔”、“飞身扣篮的 NBA 球星

3、”引入新课“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进行新课 活动 5.1 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1. 目测一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度; 2. 不用尺,如何证实自己的结果。 (学生交流) 板 书 一、长度的测量 1. 单位: ( 1 )国际单位:米( m ) ( 2 )常用单位:千米( km );分米( dm );厘米( cm );毫米( mm );微米( m );纳米( nm ) ( 3 )单位换算: 1km = 103m 1dm=10-1m 1 cm =10-2m 1 mm 10-3m 1 m=10-6m 1nm=10-9m 学生练习: 500m = _m 42mm = _m 学生填空: 一些物

4、体的长度: 地球的半径约为: 6400 _ ; 房子的高度约为: 300 _ ; 课桌的高度约为: 0.75 _ ; 铅笔的长度约为: 1.8 _ ; 墨水瓶的高度约为: 60 _ ; 乒乓球的直径约为: 4.0 _ ; 头发丝的直径约为: 80 _ ; 纸的厚度约为: 75 _ ; 出示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 2. 测量的基本工具:刻度尺 结合图片,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总结 3. 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一看:测量前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测量工具,并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分度值和零刻度线。 活动 5.2 :观察刻度尺 观察后完成下面的填空 1. 量程是 _ ; 2. 分度值是 _ ; 3. 零刻度线的位置

5、_ ; 零刻度线是否磨损 _ 。 二放: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与所测长度重合或平行 学生由下面的插图对比分析,总结出如何放置刻度尺的方法 三读: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学生由下图中的三种视线的分析,选择正确的读数方法,总结出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由下图,引导学生读数,总结出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学生练习估读:为了突破难点,对估读进行层层递进式的引导,理解有效数字的含义。 四记: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数字和单位 在前面读数的基础之上,强调正确的记录。 活动:练习使用刻度尺 1. 测量课桌的长、宽、高 2. 测物理课本的长、宽 3. 各小组将测

6、量结果记录在本上,进行交流,引出误差的概念 4. 误差:正确测量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 引导学生 ( 1 )误差不可避免 ( 2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 可减小误差 . 小 结 重点小结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巩固练习 1. 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换算过程是( B ) A 、 2.5m 2.5m 100 250cm B 、 2.5m =2.5 100cm = 250cm C 、 2.5m = 2.5m 100cm = 250cm 2. 如图所示,用 A 、 B 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 _ 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_ 不正确 3. 三次测得书桌的长度为 1.08m ,

7、 1.10m 和 1.05m ,书桌的测量值应取 () A 、 1.077m B 、 1.08m C 、 1.1m D 、 1.10m 【教学反思】 本节课知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多少东西,但实际上内容较多是可以的。本节课涉及到三个活动,有两个重点内容:一是长度单位换算;二是刻度尺的使用。 单位换算是容易被忽略的,其实要想讲透,学生也真正弄明白很不容易。另外它是进行复合单位换算的基础,也是今后一系列单位换算的基础。基于此考虑,我首先从单位台阶入手,要求用科学计数法逐步找到其中规律,然后过度到稍微复杂些的换算。方法是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入手即意义并用乘法写下来,指出单位换算的原则是等量代换,用特殊记号

8、如颜色的区别让学生慢慢理解其换算过程。接着马上练习,并请学生板书,当场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测量的含义理解上有些生涩,需要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强化,而且学生容易简单理解成是测量仅包括长度的测量,另外就是科学记数法来表示物质的长度的时候,学生由于之前没有学习过这方面的内容,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讲解,并简单加以应用。在刻度尺的使用过程中,对于四个正确,学生对于读正确存在较大的问题,因为教材对于该内容是忽略处理,而教学中又将它明确提出,学生因此在理解上需要一定的练习和时间来巩固。 从课后作业看,个别学生依然存在些问题,如单位漏写、错写等。另外,在时间单位的换算上,只要略提一下即可

9、,但是 “ 一秒等于多少小时 ” 这样的问题还是会给学生带来些麻烦。 案例评析一【评析教师】许勤( 陕西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特级教师)【评析文本】王颢老师的这节课是选自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节课是学生学习运动学知识的基础,主要内容包括长度的单位及单位间的换算,长度的测量,还有时间的测量,让学生初步认识测量时存在误差,了解减小误差的一些方法。这节内容,王老师在课时安排上分成了两课时,本节课重点讲了刻度尺的使用。这节课是一节成功的示范课,教学目的把握准确,重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多媒体应用恰当、有效,教学环节安排合理,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培养了学生

10、的思维和学习能力。 这节课的亮点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 一、合理创设情境 新课的引入,首先由同学们比较熟悉的一首唐诗,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及配图引入,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诗中所描写的情景,由学生对“千里江陵一日还”,“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理解,引出运动的概念,然后由学生比较熟悉和喜欢的几幅图片“飞奔的骏马”、“绽放的烟花”、“飞驰的赛车”、“行驶的动车”、“飞人刘翔”、“飞身扣篮的 NBA 球星”, 这些图片学生都比较熟悉,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从这些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学生进过分析,归纳,很容易认识到运动就是物体位置的变化。那么,要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就需要测量物体运动的距离及时间,从而自然地引入新课。

11、这凸显了新课程“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 这种引课方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心理和课堂注意力,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科学引出概念 关于测量的概念,王老师按照目测 - 身体比对 - 标准比对 - 测量这样一个顺序,让学生逐步认识。 在讲长度的测量前,王老师安排一个学生活动,让学生估测教室课桌的长、宽、高,并指出估测的方法,学生有的根据自己的身高,有的根据自己一拃的长度,有的根据自己的臂展长度,以自己身体的一些长度作为比较的标准,然后指出这样能估测出物体的长度,但不同的人比较的标准是不同的,我们可不可以选定一个大家公认的标准来比较呢?从而引出测量的概念,测量就是将带测的量与

12、公认的标准进行比较的过程。通过这样的对比,学生很容易理解,对概念的形成也就顺理成章。 三、恰当拓展知识,激发学生求知欲 在讲长度的测量工具时,除了引导学生交流常见的几种测量工具外,用几句话简单介绍了游标卡尺,千分尺的作用,吊起一些学生的“胃口”,为后面的学习做了铺垫。 四、重点知识讲授,条理清晰,语言简洁;难点知识突破,层层递进,效果良好。 本节课的重点是刻度尺的使用,难点是关于读数时的估读。这两方面王老师都把握得很好。关于刻度尺的使用,王老师概括为一看二放三读四记四步。通过讲授、演示、对比正误,引导学生加深理解看、放、读、记的含义及有关注意事项,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关于估读这一难点的突破,王老

13、师充分地利用多媒体课件,增大容量,从估读数字不为零到估读数字为零,到精确值的最后一位为零估读值不为零,再到精确值的最后一位和估读数字都为零,最后到物体的一端没有和零刻度线对齐,层层递进,难度逐步突破,学生比较轻松地掌握了估读。 五、教学中有讲有练,讲练结合,随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学生使用刻度尺时存在的问题。 六、重视学生自主合作的探究式学习模式。 关于这节课的一点建议: 长度测量的教学可以采用开放式的教学,先让几组学生自选测量工具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教室的宽度(讲桌上准备有三角板,学生用刻度尺、米尺、 2 -3m 的铁卷尺、 30m 的皮卷尺),然后,全班同学对几组的做法进行评价与交流,指出各组的优缺点,最后老师引导学生一起交流总结刻度尺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这样可能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和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