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4447650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级精品课程实施办法为了进一步推动我校课程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不 断提高,学校决定开展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现制定实施办法如 下:一、校级精品课程基本条件校级精品课程是指具有一定特色和先进水平的,体现现代教育 思想,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普遍规律,并能够积极开展 教学内容、方法与手段的改革,教学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示范和推 广作用的课程。基本条件如下:1. 列入我校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独立设置的必修课程或课程 群(主要包括若干门相近的专业课程、理论课和与之对应独立设置 的实验课及实践环节,其中至少有一门是必修课),并已被评为校 级优秀课程。2. 拥有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较高、结构

2、合理、富有创新 精神的教师团队。课程组至少由 3 人组成,课程负责人应具有教授 或副教授职称的我校专任教师,近 3 年,至少完整主讲过 2 次该课 程,教学效果优秀;其他成员至少有2 人主讲过该课程。课程群至 少由 5 人组成,负责人应具有教授职称,至少完整主讲过 2 次二门 课程,其他成员至少有 12 人数完整主讲过二门课程。一名教师只能担任 1 门课程的负责人。3. 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实践环节 等方面建设与改革成效突出,并具有一定特色。4. 近三年,课程组教师的教学效果,督导组评价、同行评价 学生评价均为优良,有1/3及以上教师获校级及以上的教学类奖 励。5. 近三

3、年,课程负责人和其他成员有与该课程、相应专业有 关的及以上刊物发表的教研论文,校级及以上的教研成果或在研项 目。6. 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文件齐全。二、评审程序1. 各学院应在现有的校级优秀课程基础上,经课程组申请, 所在学院评议,有序推荐参加校级精品课程评审,并填写校级精 品课程申报汇总表、校级精品课程申报审批表等纸质材料报送 教务处。2. 学校组织专家,依据校级精品课程基本条件对学院申报的 课程进行评审。3. 教务处对专家评审结果进行网上公示。公示期结束后,学 校发文公布校级精品课程名单。三、评估指标等级标准 校级精品课程,依据校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内涵及等级标准 进行评审,评审结论分为达到标

4、准和未达到标准两种。评估指标的 等级分为 A、B、C 三级,评估标准给出 A、B 两级,低于 B 级的为 C级。评估指标体系中,二级指标为13项,当符合A210, C=0时, 评审课程达到校级精品课程标准。四、建设期限及政策支持 校级精品课程的建设期为三年。自学校发文公布之日起,满三 年的课程将于第四年内,课程组可申请参加复查。复查通过的课程, 继续确认为校级精品课程;未通过的课程,不再确认;对复查结果 有异议的课程,学校将派专家组进行实地考察 ,予以确认结果。校 级精品课程超期一年未申请复查的,将取消其校级精品课程称号。被确认为校级精品课程的课程,享受原优秀课程同等待遇。五、本办法自发布之日

5、起实施,由教务处负责解释。校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级指标二级指标主要观测点1.教师队伍1.1课程负责人职称教研成果科研成果1.2课程组教师结构 及教学情况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年龄结构本课教学及教学效果1.3课程组教师研究 成果与奖励教研成果科研成果获教学类奖励比例1.4师资培养团队精神青年教师培养2.教学建设与改 革2.1课程设计与内容课程定位课程设计教学内容2.2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含网络教学)2.3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条件实践教学2.4教材及相关资料教材选用与编写辅助教学资料3.教学管理3.1教学质量管理教学文件各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教学检查3.2教学环节管理教师个人备课与集体备

6、课辅导答疑和批改作业与本课程有关的第二课堂活动课程组教学活动3.3成绩考核平时考核期末考核试卷和成绩分析4.教学效果4.1师生反映学生反映教学督导组和同行反映5.课程特色与学 院支持5.1课程特色与学院 支持特色与创新点课程水平比较课程所在学院支持校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内涵及等级标准一级 指标二级 指标主要观测点参考 权重指标内涵及等级标准AB1.教师队伍1.1课程负 责人职称0.4教授副教授教研成果0.4近3年:有校级及以上与本课 程、相应专业有关的教研课 题;公开发表与本课程、相应 专业有关的及以上教研论文(至少有1篇是第1名)或主 编与本课程、相应专业的公开 出版教材;获得过近两届校级 及

7、以上教学成果奖标准A的三项中符 合二项科研成果0.2近3年:有及以上科研项目; 有公开发表的及以上科研论 文标准A的二项中符 合一项1.2课程组 教师(含负 责人) 结构及 教学情 况职称结构0.3髙级职称比例250%,有教授240%学历(学位)结构0.2硕士及以上学位比例2 80%, 有博士260%年龄结构0.2合理基本合理本课教学及 教学效果0.3近3年:负责人至少完整主讲 2次本课程,其他成员至少2 人主讲过本课程,教学效果优 秀负责人主讲2次, 其他成员至少有1 人完整讲过,教学 效果优良1.3课程组 教师研 究成果 与奖励教研成果 (不含负责人)0.4近3年:人均参加校级及以上 与本

8、课程、相应专业有关的教 研项目0.5项;人均公开发表 与本课程、相应专业有关的教 研论文0.5篇或参编公开出 版教材1万字以上;人均获近 两届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 0.3项标准A的三项中符 合二项科研成果 (不含负责人)0.2近3年:人均参加及以上科研 项目0.3项;人均公开发表科 研论文0.3篇标准A的二项中符 合一项获教学类奖励 比例(含负责人)0.4近3年:1/2及以上教师获校 级及以上的教学类奖励及荣 誉称号1/3及以上1.4 师资培 养团队精神0.4课程组教师团结,相互关心和 帮助,集体得过先进等荣誉, 负责人的课题有组内教师参 加课程组教师团结, 相互关心和帮助青年教师培养0.6有

9、青年教师培养规划,实行青 年导师制,青年教师教学有较 大进步和较多成果有培养规划,实行 青年导师制,青年 教师教学有进步2.教学建 设与改 革2.1课程设 计与内 容课程定位0.3课程目的要求符合学校、开课 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坚持以 人为本、能力为重、全面实施 素质教育,且与前、后续课程 衔接得当基本符合学校、开 课专业的人才培养 目标,且与前、后 续课程衔接较好课程设计0.3能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 的关系,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 的关系,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的关系知识、能力、素质 的关系,理论学习 与社会实践的关 系,全面发展与个 性发展的关系等处 理得当教学内容0.4课程内容知识结构合理

10、,理论 联系实际,引进学科前沿成 果,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能 力和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能力和素 质做了一些尝试, 有效果2.2教学方 法与手 段教学方法0.6能够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多种 教学方法,有效调动学生学习 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明显能灵活运用多种教 学方法,调动学生 学习兴趣,效果较 好教学手段 (含网络教学)0.4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 虚拟现实技术,优化教学过 程,使用效果好;有本课程网 站能运用现代化教学 手段,优化教学过 程,有效果。有网 络辅助教学2.3 实践教 学实践教学条件0.4能按照课程教学大纲规定开 设实验,开出率达到100%, 每组人数合适;有一定比例的 综合性、设

11、计性实验,开设效 果好;有实验室开放计划,并 认真组织实施,有记录有检查实验开出率达到 90%,每组人数较 多;开设综合性、 设计性实验较少实践教学0.6科学安排本课程校内外的实 践活动,效果好;实践教学条 件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实践活动少,效果 一般;实践教学条 件不太足2.4教材及 相关资 料教材选用与编写0.7选用国家规划教材、面向21 世纪课程教材、获奖教材、特 色教材和符合应用型人才培 养目标的教材;或选用自编的 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的教材选用公开出版的教 材;或选用自编的 公开出版的教材辅助教学资料0.3积累了必要的一些辅助教学 资料(包括教学参考书、参考 课件、声像、音像、网络课程 等)

12、,使用效果好辅助教学资料不 多,使用效果一般3.教学管 理3.1教学质 量管理教学文件0.4教学文件齐全,管理规范。有 与专业培养方案相符合的教 学大纲且大纲内容完备;教学 日历齐全,内容与教学大纲相 符,执行严格。教学大纲与培养方 案、教学日历与教 学大纲基本相符, 教学进度与教学日 历基本相符。教学 文件管理有待规范各教学环节 的质量标准0.3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健 全,并认真执行;近3年没出 现教学事故质量标准基本健 全,执行较好;近3 年没出现较严重教 学事故教学检查0.3学院、专业、课程组定期开展 教师教学检查,有记录学院、专业、课程 组能开展教师教学 检查3.2教学环 节管理教师

13、个人备课 与集体备课0.2教案规范齐全,备课认真充 分;定期开展集体备课,有课 程组教案教案质量一般,备 课比较充分;能开 展集体备课辅导答疑和 批改作业0.2经常辅导答疑;作业适当并批 改认真,有记载辅导答疑较少;作 业有布置,能批改与本课程有关的 第二课堂活动0.3经常开展与本课程有关的第 二课堂活动及校内外竞赛,并 取得很好成绩能开展与本课程有 关的第二课堂活动 及校内外竞赛课程组教学活动0.3经常开展教学研究、相互听 课、观摩教学和试讲等活动, 有记录能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互相听课较少3.3 成绩考 核平时考核0.3教师手册中对学生平时出勤、 作业、实验、测验等考核过程 记载清楚,平时

14、成绩评分合 理,在总成绩所占比例合适学生平时成绩有记 载,评分基本合理, 在总成绩中所占比 例较合适期末考核0.5试题命题质量、题量、覆盖面、 难易程度均符合教学大纲要 求,有标准答案,实行教考分 离,评分标准客观、准确,流 水作业阅卷,开展题库建设试题命题基本符合 教学大纲要求;有 标准答案和评分标 准;阅卷过程基本 规范试卷和成绩分析0.2试卷和成绩分析科学、客观, 并能反馈指导教学;成绩分布 合理,成绩单记载清楚、规范有试卷分析;成绩 分布基本合理,成 绩单记载基本规范4.教学效 果4.1 师生反 映学生反映0.6学生对课程组教师教学效果测评均为优秀均为优良教学督导组和 同行反映0.4教学督导组和同行测评结果 均为优秀均为优良5.课程特 色与学 院支持5.1课程特 色与学 院支持特色与创新点0.6在教师队伍建设、教学改革与 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有一定 特色和创新,对同类课程有指 导及推广意义特色一般课程水平比较0.2与省内髙校同类课程相比,处 于先进水平处于一般水平课程所在单位支持0.2支持本课程建设力度较大一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