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 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438376 上传时间:2022-10-2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 3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 3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 3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 3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 3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 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 3(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使用说明书 尊敬的顾客感谢您购买本公司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在您初次使用该仪器前,请您详细地阅读本使用说明书,将可帮助您熟练地使用本仪器。我们的宗旨是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公司的产品,因此您所使用的仪器可能与使用说明书有少许的差别。如果有改动的话,我们会用附页方式告知,敬请谅解!您有不清楚之处,请与公司售后服务部联络,我们定会满足您的要求。由于输入输出端子、测试柱等均有可能带电压,您在插拔测试线、电源插座时,会产生电火花,小心电击,避免触电危险,注意人身安全!u 慎重保证本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发货之日起三个月内,如产品出现缺陷,实行包换。一年(包括一年)内如产品出现缺陷

2、,实行免费维修。一年以上如产品出现缺陷,实行有偿终身维修。u 安全要求请阅读下列安全注意事项,以免人身伤害,并防止本产品或与其相连接的任何其它产品受到损坏。为了避免可能发生的危险,本产品只可在规定的范围内使用。只有合格的技术人员才可执行维修。防止火灾或人身伤害使用适当的电源线。只可使用本产品专用、并且符合本产品规格的电源线。正确地连接和断开。当测试导线与带电端子连接时,请勿随意连接或断开测试导线。产品接地。本产品除通过电源线接地导线接地外,产品外壳的接地柱必须接地。为了防止电击,接地导体必须与地面相连。在与本产品输入或输出终端连接前,应确保本产品已正确接地。注意所有终端的额定值。为了防止火灾或

3、电击危险,请注意本产品的所有额定值和标记。在对本产品进行连接之前,请阅读本产品使用说明书,以便进一步了解有关额定值的信息。请勿在无仪器盖板时操作。如盖板或面板已卸下,请勿操作本产品。 使用适当的保险丝。只可使用符合本产品规定类型和额定值的保险丝。避免接触裸露电路和带电金属。产品有电时,请勿触摸裸露的接点和部位。在有可疑的故障时,请勿操作。如怀疑本产品有损坏,请本公司维修人员进行检查,切勿继续操作。请勿在潮湿环境下操作。请勿在易爆环境中操作。保持产品表面清洁和干燥。安全术语警告:警告字句指出可能造成人身伤亡的状况或做法。小心:小心字句指出可能造成本产品或其它财产损坏的状况或做法。目 录一、 二次

4、负荷测试仪简介 5二、 技术指标 7三、 面板说明 8四、 测试注意事项 9五、 CT负荷测试说明 10六、 PT负荷测试说明12七、 检定方法 15八、 常见问题处理 17九、 售后服务及注意事项 17十、 附件 18JT3010二次负荷测试仪第一章 二次负荷测试仪简介 目前对互感器误差测试时,通常按互感器铭牌上的规定用电流负荷箱和电压负荷箱对互感器进行测试,但互感器运行过程中实际二次负荷是多少?是不是就是互感器铭牌上规定值?互感器在实际二次负荷下的误差是多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实际测试互感器二次负荷就显得特别重要。同时在测试实际二次负荷过程中如何取样电流信号也是比较重要的问题。在测试现场二

5、次负荷时停电断开电流回路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我公司产品采用钳型电流互感器(钳表)对线路电流进行采样,方便用户使用。另外有些公司产品采用取PT电压作为仪器工作电源,这种方式不是很安全,在这种方式下,相当于给PT/CT增加了负荷,同时仪器变压器的瞬间激磁电流很可能引起系统保护动作,影响供电安全。我公司仪器采用大容量锂电池作为仪器工作电源,既可以保障系统安全又可以给仪器提供比较纯净的电源,避免现场电源干扰,保证测量精度。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最新的电能计量装置现场检验作业指导书明确规定要对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实际二次负荷进行测量。电压互感器二次实际负荷:电压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二次所接的测量仪器以

6、及二次电缆间及其与地线间电容组成时总导纳。电流互感器二次实际负荷:电流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二次所接测量仪器的阻抗、二次电缆和接点电阻的总有效阻抗。电流互感器的负荷特性曲线电压互感器电压与负荷特性我公司二次负荷测试仪具有下列功能1) 外表美观;2) 使用工程塑料机箱,结识耐用,有效保障测试人员及系统安全;3) 仪器具有量程自动切换功能,保证测试精度;4) 采用电子式原理线路结合DSP技术是使测试稳定性好,抗干扰能力强;5) 测量完毕,自动计算和负荷相关的各项参数,便于客户分析和试验。6) 采用大屏幕汉字液晶显示,所有操作均由汉字菜单提示; 数据具备掉电存贮及浏览功能,能与计算机联机传送数据。7)

7、 采用大容量7.2V11Ah锂电池供电,对测试回路不产生任何影响,避免系统出现保护的情况。同时在现场无供电电源的情况下使用。8) 二次负荷测试,采用钳型电流表采样电流,不需要断开二次回路。可以实现不停电在线测量。9) 自动切换量程:测量过程中可以根据测试对象数值的不同切换到不同的位置,使测量精度和显示位数得到保证。10) 工作时间可以长达24小时(最长)。11) 附有轻巧充电器,方便测量,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可以外接充电器测量。12) 仪器体积小,重量轻。13) 极宽阔的二次工作电流/电压范围。在50mA的工作电流下,能分辨1m的电阻和电抗,能测试二次额定电流为5A的S级电流互感器的在线实际

8、负荷;在5V的工作电压下,能分辨0.001mS的电导和电纳14) 能存储480组测量数据,断电后能保持十年15) 中文界面大屏幕显示,带有RS-232通讯接口第二章 技术指标2. 1 环境条件温度:10C40C相对湿度:85%(25C)海拔高度:2500m外界干扰:无特强震动、无特强电磁场2. 2 PT二次负荷测试时仪器主要技术指标1). PT二次负荷测试导纳测量范围:0.1ms50.0ms导纳测量准确度: 二次电压(50V120V)DX=(2%X+2%Y)2个字DY=(2%X+2%Y)2个字2个字仪器的量化误差注意:测量值在0.2mS以下时,测试电压应保持在50V以上,同时注意钳表的穿心导线

9、保持居中。此时仪器量化误差为5个字2. 3 CT二次负荷测试时仪器主要技术指标阻抗测量范围:0.150.0阻抗测量准确度:DX=(2%X+2%Y)2个字DY=(2%X+2%Y)2个字2个字仪器的量化误差第三章 面板说明 8 7 6 10 1 2 3 4 为充电电源 为正在充电 为充电已经充满 为电量不足 为操作按键 为RS232通讯口 为钳表电流输入 PT侧电压输入 液晶显示器 为电源开关第四章 测试注意事项4. 1 为了保证工作人员在现场试验中的人身安全和电力系统发、供、配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执行DL409-19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4. 2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高压:设备对

10、地电压在250V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电压在250V及以下者;4. 3 工作人员与带电高压设备的安全距离高压设备带电时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安全距离(m)10及以下0.7020351.00441.20601101.501542.002203.003304.305005.004. 4主界面介绍 a) CT负荷:测试CT二次负荷。b) PT负荷:测试PT二次负荷。c) 升级接口:程序升级接口,不对用户开放。d) 数据中心:可以浏览数据,删除数据。e) 出厂时间:出厂时间 f) 厂家设置:该设置不对用户开放,主要由厂家设置一些初试出厂数据。 第五章 CT负荷测试说明5. 1单相CT负荷测试接线

11、图如下(图5.1.1) 图5.1.15 2具体操作说明按接线图接线后,打开仪器主机显示如下(图5.2.1) 图5.2.1按“确定”键进入主界面如下(图5.2.2)图5.2.2按“上下”“确定”键选择到“CT负荷”如下(图5.2.3) 图5.2.3输入各项参数:按“上下”键移动到需要修改的地方,按“确定”键,然后按数字键输入即可移动“上下”键到“开始测量”按“确定”键进入测量界面如下(图5.2.4)图5.2.4如果需要存储,长按数字键“2”后,按“确定”键即可。仪器界面参数指示:I:CT二次电流R:CT二次负荷中的电阻分量X:CT二次负荷中的电抗分量COS:根据R,X算出的功率因数U:Z:U/I

12、 Sn:U*I:根据R X算出二次负荷电流电压之间的角度第六章 PT负荷测试说明6 1单相PT负荷测试接线图(图6.1.1) 图6.1.16 2具体操作说明按接线图接线后,打开仪器仪器主机显示如下(图6.2.1) 图6.2.1按“确定”键进入主界面如下(图6.2.2)图6.2.2按“上下”“确定”键选择到“PT负荷”如下(图6.2.3)图6.2.3输入各项参数:按“上下”键移动到需要修改的地方,按“确定”键,然后按数字键输入即可移动“上下”键到“开始测量”按“确定”键进入测量界面如下(图6.2.4)图6.2.4如果需要存储,长按数字键“2”后,按“确定”键即可。仪器界面参数指示:U:PT二次电压;G:PT二次负荷中的电导分量;B:PT二次负荷中的电纳分量;:根据G,B算出的角度;I:Y:I/USn:U*I第七章 检定方法7 1CT负荷检定接线图(图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