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问题》说课稿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436271 上传时间:2023-08-2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解决问题》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解决问题》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决问题》说课稿(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解决问题说课稿一:说教材1、 说课内容: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6364例7及教科书相关内容。2、 教材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能解决简单的加、减、乘的实际问题。在学习了乘法的意义后,有些见到“一共”就用加法,见到“还剩”就用减法的学生,将会面临选择算法的难题。为了避免学生盲目套用一种算法,就需要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并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思想,做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部分教材通过例7对比编排用加法解决的问题和用乘法解决的问题,鼓励学生充分理解题意,用自己的方法表达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过程。教材呈现了两种不同的表征

2、方法,一种是图形表征,一种是语言表征。这样,学生对加法、乘法的理解,便通过可视和抽象的方式显现出来,而学生对算法的选择是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和清晰表达为前提的。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经历了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获得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以此不断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经历比一比、画一画、说一说等数学活动,获得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的方法。3感受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建立与运算意义之间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过程中

3、的乐趣。教学重点: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利用画图、语言描述等方式表征数学问题。三、说教法学法1、课本让学生先读例7的“知道了什么”教法学法处理办法是:教师呈现例题之后,让学生集体读题,并让学生思考“读完每道题之后你知道了什么?”、“比一比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目的是让学生自己仔细读题,关注题目中都有“4和5”这两个数量,明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作好铺垫。在此基础上教师与学生约定:标注已知条件用“画圈”、标注问题用“划线”的方法。2,例题让学生先解例7的“怎样解答?”教法学法处理办法是:让全班学生在练习纸上尝试列式,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黑板板书学

4、生的做法,第(1)小题4+5=9(张),第(2)小题出现了两种答案:45=20(张); 25+4=14(张)。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两道题的算理,尤其是第二小题出现了两种不同理解,学生用语言描述又不是很明晰的矛盾冲突后,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办法表征数学问题,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发现好多学生受前面16乘法口诀中“一份”的画法的负迁移影响,将“一排”画成了“一份”或“一堆”后,及时引导学生对“一排”的理解。教师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到黑板上展示自己的画法,引导学生对照例题一一说明自己的画法,师生共同发现存在的问题。通过画图让学生明确数量关系,学生有了图形表征后再让学生用语言表征,说明选择不同运算的道理,

5、真正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3、问题让学生先提教材练习十四第4小题教法学法处理办法是:教材的三个问题时直接给出的,而我的处理办法是用课件先呈现已知条件,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画图一一分析解决。4、过程让学生先说 在例题或练习题的处理中教师与学生一样始终是一个“参与者”、“倾听者”的身份,所不同的是教师还应具有“助推者”的责任。处处让学生充当小教师的角色,说出他们自己的想法以及为什么这样想。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5、方法让学生先找例7的“怎样解答?”用画图表征数量关系,不是开始就让学生先画图,再列式解决,而是采取先让学生列式,在学生列式出现了两种不同理解的算法,学生用语言描述又不

6、是很明晰的矛盾冲突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画图”的办法表征数学问题,体会画图解决问题过程的直观性作用,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画图”方法的能帮助我们理解题意的好处。四、说教学程序和教学设计意图本课教学充分理解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教学过程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出问题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激发学生求知欲。 教学过程:教师课件出示例7教学背景图,引出课题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阅读比较,初步感受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关注题目中的数量,明确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为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作好铺垫。教学过程:学生全班读题,思考并交流两个问题1:

7、读一读这两道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2:比一比这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第三个教学环节是:自主尝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两道题的算理,当学生用语言描述不是很明晰的困难后,教师引入用“画图”的办法表征数学问题。教学过程;教师让在练习纸上列式计算,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呈现学生做法,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两道题算理。 第四个教学环节是:画中体会,深化理解设计意图:让学生先用画图、再用语言表征等方式,让学生经历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理解画图表征与语言表征数量之间的关系,明确运算意义,能根据四则运算的意义,选择合适的运算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让在练习纸上根据题意画图,教师巡视搜集典型案例,

8、让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上台演板,请学生交流自己图中各部分表示的意义,教师适度指导。最后教师让学生比较这两道题中都有4和5 ,你能结合图,说一说这两道题4和5表示的意义一样吗? 第五个教学环节是:回顾检验,落实检验的内容和步骤设计意图:让学生掌握一些检验的基本方法。比如“数据有无出错、计算有无出错,画出的图是否符合题意等,养成做完题检查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教师组织学生讨论检验的内容和步骤,并引导学生按学生交流的方法进行检验。第六个教学环节是:基础练习、变化练习,深化新知基础练习:1完成练习十四第1题、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画一画、说一说,实现图形表征、语言表征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真正理解四则

9、运算的意义。变化练习:练习十四的第3题做改变。呈现已知条件,让学生尝试提出数学问题,并尝试画图分析解决。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筛选信息提出问题,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质疑的数学思想品质。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力图能体现第十八届小学质量月的主题“自主学习与有效教学”,研究教师的教学行为如何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探寻学生自主学习的科学方法,思考如何处理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之间的关系。因此在本节课中始终渗透自主学习的理念,按照“五让”原则组织教学,即:课本让学生先读,例题让学生先解,问题让学生先提,过程让学生先说,方法让学生先找。通过本节课学生

10、有如下生长点:(1)了解到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尤其是了解检验的作用和方法;(2)师生统一了标注已知条件和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学习培养良好习惯;(3)学会对解决问题的题意理解有困难时,用画图方法帮助理解题意;(4)借助“五让”原则,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的意识得以加强,学生的创造性,尤其是深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得以提升。(5)在后期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题意用图形呈现,并能结合图用语言表达,在理解的基础上选择算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了质的飞跃。 本节课的遗憾是教师对学生学情预设不到位,在处理好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与教师教学的针对性之间的关系上存在过于放手的极端行

11、为,表现在三处:第一处:学生在列式中出现了“25+4=14(张)”,说明了学生对“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中“一排”、“另一排” 和“2排”之间的关系不是很清晰。教师在学生读题后,如果能让学生先交流对“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的理解,理解到位后再让学生列式,情况会好很多。第二处:教师在巡视学生在画图中过程中发现好多学生将“一排”画成了“一份“或”一堆“,教师马上加以指正,说明“一排”、“另一排”的含义。如果能让学先交流对“一排”、“另一排”的理解,情况会好很多。第三处:由于前面两处失误,导致时间延误,教材练习十四第三题的改编和补充练习本节课未完成,而这两题的设计能充分彰显学生深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尽管下节课完成得不错,但是作为一节评比课来说,还是很遗憾!武汉市石洞街学校2014年12月19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