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断句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429407 上传时间:2023-12-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断句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文言文断句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文言文断句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文言文断句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文言文断句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言文断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断句(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言文断句正确断句这一考点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有加强之势,主要有两种题型:客观选择题和主观断句题。 课标全国卷一般采用第一种形式。客观选择题相对容易一些,但无论是哪种题型,其解题的思路及 基本方法都是一样的。一、断句的基本原则和思路 断句的基础在于领会全篇文意,因此断句前不要急于答题,先要读几遍原文,力求对原文内容 有个大致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地方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分析难断的地方。断 句时还要注意文章的体裁、语言风格等。二、断句的基本方法技巧1弄通文意,定句读拿到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古文,首先要通读全文,反复钻研,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遍数读多了,其意义自然就理解了。然后

2、根据文章的内容,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把确有把 握的地方断开来。具体来说,就是走“四步路”:(1) 先通读全文,了解文意,分析情节。此时切勿动手标点,如一遍读完不能理解,可连续读上 二至三遍,直至理解。(2) 根据文章的内容或层次,先断出几个大的段落或层次,此时注意句首、句末虚词,这样凭借 段落、层次或句首、句末虚词,把确有把握的地方断开来。(3) 对每一段落或层次按照前后顺序,从头到尾地进行解剖,分出若干个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4) 通读全文,进行检查,对个别疑难之处,可根据上下文予以推断。例1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限划8处)春,二月,曹操攻黎阳,与袁谭、袁尚战于城

3、下,谭、尚败走,还邺。诸将欲乘胜攻之,郭嘉 曰:“袁绍爱此二子莫适立也今权力相侔各有党与急之则相保缓之则 争心生不如南向荆州以待其变变成而后击之可一举定也。”操曰:“善! 五月,操还许,留其将贾信屯黎阳。(选自资治通鉴卷第六十四,有删改)2察对话, 定句读 文言文对话,常以“曰”“云”“言”为标志。文言文中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时写出 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省略主语。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以此明辨句 读。例2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齐 桓 公 问 管 仲 曰 王 者 何 贵 曰 贵 天 桓 公 仰 而 视 天 管 仲 曰 所 谓 天 者 非谓苍 苍 莽 莽 之 天

4、也 君 人者 以 百 姓 为 天 百 姓与 之 则 安辅 之 则 强 非之 则 危背 之 则 亡 民怨 其 上不 遂 亡 者 未 之 有 也(选自刘向说苑 )3找虚词, 定句读文言文中虚词是重要的断句标志。 如句首发语词:“夫、盖、至若、若夫、唯、且”等常用于一句话的开头,其前面一般要断开。 句尾词:“也、矣、焉、耳”等常用于陈述句末尾,“与(欤)、邪(耶)”等常用于疑问句末尾, “哉、夫”等常用于感叹句末尾,其后面一般要断开。表疑问的“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与、何如、奈何”等词与“如之何、若之何” 等固定结构,一般可构成疑问句,只要上下文意贯通,就可据此断句。复句中的关联词“虽、

5、虽然、纵、纵使、向使、假使、苟、故、是故、则、然则、或、况、而 况、且、至于、已而、于是、岂、岂非”等,其前面一般要断开。其他的如“以、于、为、而、往往”用于句中,其前后一般不断句;“而”表转折而且后面是一 个比较长的完整的句子时,“而”前面要断开。“曰”后冒,“哉”后叹,“夫”“盖”大都在句前。“于”“而”一般在句间,“矣”“耳”后面画圆圈。“耶”“乎”经常表疑问,“也”“者”作用是停顿。例3用“/”给下面短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自仲尼之亡,六经之道,遂散而不可解。盖其患在于责其义之太深而求其法之太切夫六经之道惟其近于人情是以久传而不废而世之迂学乃皆曲为之说虽其义之不至于此者必强牵合以为如

6、此故其论委曲而莫通也(选 自苏轼文集诗论)4抓动词, 定句读 古汉语中,句子多以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为中心。找出了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也就区分出了独立 的句子,明确了语句的意思,从而可以正确断句。例4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子 曰 爱 亲 者 不 敢 恶 于 人 敬 亲 者 不 敢 慢 于 人 爱 敬 尽 于 事 亲 而 德 孝 加 于 百 姓 刑注于 四 海 盖 天 子 之 孝 也(选自孝经 )【注】 刑:通“型”,做榜样。5找名代, 定句读 在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和代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动物名、 植物名、时间等。因为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名词

7、(代词)一般用作句子 的主语和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因此,找出文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基本上 可以断出句读了。我们在文言文阅读中常见的代词基本有下面三种:(1)人称代词: 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等词,代说话或写文章的人,即今之所谓第一人 称代词。其中“我”字,不仅各时代的文言皆用,而且一直用到现在。其余的在现代汉语中都不用了。尔、汝、女、若、乃、而、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等,代受话人,是第二人称代词, 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你”“您”。其中“阁下”“陛下”在现代外交用语中还在用。之、其、彼,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是第三人称代词,今作“他”或“它”,不仅代

8、人 还可以代事代物。“或”相当于现代汉语“有的人”“有时”;“莫”相当于“没有谁”,是无定指的代词;“相”作 互指代词,相当于“相互”“彼此”,也可以偏指,代“你”“我”“他”。与“相”的偏指现象极相似 的还有“见”字,多代“我”,即辞源所谓“表示他人行为及于己”。(2) 疑问代词文言的疑问代词,问人的有“谁”“孰”“何”;“何”也问事。问事的还有 “奚”“胡”“曷”“恶”“安”“焉”等。(3) 指示代词文言常见的指示代词有“此”“是”“斯”“兹”“夫”等,另 “之”“其”“彼”除作人称代词外,还常作指示代词。注意: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了。例如赤壁 之

9、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权旨”就不再提姓了。例5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 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 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 国矣(选自战国策秦策)6据修辞,定句读 以“顶真”确定句读。顶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形式。句子前后相承,前一句作宾语的词,在后 一句中又作了主语。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在文中找出紧密相连的相同的词语,按顶真句式来考 虑句读。例6用“/”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1) 臣 之 妻 私 臣 臣 之 妾 畏 臣 臣 之 客 欲

10、 有 求 于 臣 皆 以 美 于 徐 公(选自邹 忌讽齐王纳谏 )(2) 宋 人 或 得 玉 献 诸 子 罕 子 罕 弗 受 献 玉 者 曰 以 示 玉 人 玉 人 以 为 宝 也 故敢献 之(选自左传襄公十五年)文言文中常有对比句、对偶句、排比句,抓住这个特点断句,常能收到断开一处,接着断开几 处的效果。例7用“/”给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者.家欲.宀、;扌.者宀.倏. .丿宀身宀其.宀宀其.宀,宀宀匕宀宀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选自大学)7辨句式,定句读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

11、帮助我们断句。比如:判断句式:“者,也”“为、乃、即、则”等;反问句式:“不亦乎”“孰与乎”“其乎”“安哉”“何为”;被动句式:“为所”“受于”“见于”;其他固定句式:“如何”“况乎”“何(以)为”。积累:如:“何之有”(宋何罪之有);“如何”(如太行王屋何);“唯是”(唯余马 首是瞻);“非唯抑亦”(非唯天时,抑亦人谋);“不亦乎”(不亦说乎);“何之为” (秦则无礼,何施之为);“无乃乎”(无乃不可乎);“可得欤”(可得闻欤);“得无乎”(得 无异乎)。如:“有所”“无所”“有以”“无以”“以为”“何所”“孰若”“至于”“足以”“得无”“无乃”“何 以”“于是”“然则”等。记住文言文习惯上

12、较为固定的词组,不要把它们拆散,可以减少断句失误。例8请用“/”下面短文中的画波浪线处断句。及去周, 老子送之, 曰:“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 仁者送人以言。吾虽不能富贵,而窃仁者之 号,请送子以言乎:凡当今之士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讥议人者也博辩闳达而危其身者好发人之恶者也无以有己为人子者无以恶己为人臣者孔子曰敬奉,教自.周.反鲁道弥尊矣。远方弟子之进,盖三千焉。(选自孔子家语,有 删改)注意:断句的方法还有很多,如根据押韵规律断句、根据间隔反复断句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效果会更好。文段休问长与短, 熟读精思是关键;内容大意全理解, 始可动手把句断;联系全文前后看, 先易后难细分辨; 紧抓“

13、曰、云、言”, 对话最易被发现;常用虚词是标志, 更有规律供参看;特殊句式掌握住, 固定结构莫拆散;词性词义要精研, 语法结构帮助判;排比对偶与反复, 修辞提供好条件;相同词语紧相连, 一般中间要点断;题目做完回头看, 根据要求细检验。解题流程示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治官如治家治官如治家,古人尝有是训矣。盖一家之事,无缓急巨细,皆所当知。有所不知,则有所不治 也。况牧民之长,百责所丛,若庠序,若传置,若仓廥,若囹圄,若沟洫,若桥障,凡所司者甚众 也。相时度力,敝者葺之,污者洁之,埋者疏之,缺者补之,旧所无有者经营之。若曰彼之不修何 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前辈

14、谓公家之务,一毫不尽其心,即为苟禄,获 罪于天。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 B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却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C.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D. 若曰/彼之不修何预/我事瞬息代去自苦/奚为此念/一萌则庶务皆隳矣第一步:通读文段, 理解文意是关键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要想正确断句,先要把相关语句通读几遍,力求对语句全段乃至全文的 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批判了那些在位但不作为的为官者。第二步:对比选项, 找准异

15、同点,分析排除定答案解题时,在通读的前提下,综合运用以上所讲方法技巧,对于客观型断句题,要先找出四个选 项的共同点和区别。对于本题而言,四个选项中,有些停顿点是相同的,有些是不同的。因此,我 们可以将四个选项两两分组,进行对比分析。分析时,可以找到两项中不同的停顿点,重点分析不 同点的正误。即解题的关键是,从不同的停顿点入手,分析正确的断句点。比如“若曰”处,一般 来讲,“曰”的后面如果是说话人要说的话,“曰”后一定要停顿;但从这句话的前后文可以看出, 这个“曰”加上前面的“若”是一种假设,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如果认为”所以“曰”后不 能停顿。“何预我事”不能断开,意思是“与我有何相干”。由此可排除B、D两项。“自苦奚为” 中“为”的意思是“做”,整句话可译为“自找苦吃做什么”,中间不能断开,若断开,则后面的“一萌则庶务皆隳矣”无法理解。故可排除C项。综合以上分析可知,答案为A项。 第三步:题目做完回头看, 根据要求细检验 一要检查语意是否通畅,二要检查内容是否合理。利用语法知识给标志不明显的语段断句断句是高考文言文中常考的题型,以前句子多有一些“指路碑”式的标志,比如有一些语末助 词,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