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考试重点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4428408 上传时间:2024-02-0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播学考试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传播学考试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传播学考试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传播学考试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传播学考试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播学考试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考试重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播学考试重点一、填空1、传播学的两大阵营包括:传统学派 和批判学派。2、传播学的四位奠基人是: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心理学家库尔特卢因、社会学家保罗拉扎斯菲尔德和心理学家卡尔霍夫兰。3、被称为“传播学之父”的学者是威尔伯施拉姆。4、传播的四种基本类型包括:自我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5、人类传播的历史演进可分为六个时代:符号与信号时代、说话和语言时代、文字时代、印刷时代、大众传播时代和网络传播时代。6、“三论”指的是: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7、内向传播,或称自我传播、自身传播,是发生在主我 和客我(me)之间的信息交流活动。8、人际传播的动机包括:认识自我、协调关系、控制环境

2、和沟通情感。9、大众传播四种基本社会功能是: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提供娱乐10、拉斯韦尔的五W指的是: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以及取得什么 效果。11、最早提出“把关人”概念的学者是库尔特卢因。12、一般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四个角度来理解媒介:媒介的传播手段、媒介的时效性、媒介的持久性和受众参与媒介的程度。13、受众的选择性过程包括:选择性接触、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和选择性记忆。14、传播效果研究发展历程的四个阶段是:枪弹论、有限效果论、适度效果论、强大效果论。15、李和李在宣传的完美艺术中总结的七种宣传技巧包括:辱骂法、光辉泛化法、转移法、证词法、平民百姓法、洗牌作弊法、乐队

3、花车法。二、名词解释1、信息信息是人的精神创造物,它是用以减少或者消除不确定性的任何事物2、两级传播论1940 年,拉扎斯菲尔德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 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 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 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3、议程设置论议程设置论是由麦库姆斯和肖于1972 年提出。议程设置理论认为,大众传 媒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给信息和安 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某些事实和意见及议论的先后顺序。4、“沉默的螺旋”“沉默的螺

4、旋”是德国学者诺纽曼在其著作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 中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在某一个特定时期内,大众媒介所鼓吹的某些观点在社 会上占有优势,对受众造成压力;同时对异常意见的人际支持日益缺乏,最终使 他们放弃表达自己原有的想法和态度,造成沉默的螺旋。5、媒介传播信息符号的物质实体。(“媒介就是插入传播过程之中,用以扩大并延伸 信息传送的工具。”)三、简答1、举例分析影响传播者把关的因素。(1)政治因素和法律因素如政府对新闻把关的影响,一个例子是第二次海湾战争中美国对新闻 采访的约束,另一个例子是我国两会报道;法律也有影响,如美国的诽 谤法。(2)经济因素如美国的新闻报道总是不会触动自己广告客户的利益

5、。(3)社会、文化因素如流星花园的禁播。(4)信息自身的因素如信息自身是否具有新闻价值。(5)组织自身的因素 如媒体组织的所有权、价值观、定位对把关的影响,可以比较一下人 民日报、南方周末与北京晚报的区别。(6)受众因素 如受众的喜好、接受过程也会对把关产生影响。(7)技术因素 如各种媒介技术手段的影响;各类媒体所掌握的技术水平影响:一个 市级电视台是否可以进行卫星连线报道等。8)传播者个人因素每一位著名的大众传播者都会有自己的价值观、把关水平和风格。2、比起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来,大众传播有哪些特点?比起其他人类传播类型来,大众传播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传播者职业化、组织化(2)讯息复制化

6、,其传送是广泛、快速、连续、公开的(3)媒介机械化、电子化、网络化(4)受众大众化,即人数众多、成分复杂、分布广泛、相对隐匿(5)反馈间接、零散、迟缓,具有积聚性。3、如何理解大众传播的功能?(1)大众传播的四种基本社会功能包括: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教育大众、 提供娱乐。当然,在不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之下,正面功能 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2)除此之外,大众传播的一个负面功能就是麻醉人的精神,取消人的行动 能力。(3)另外,大众传播成为一个产业,具有很重要的经济功能。4、施拉姆认为,认识和分析媒介可以从哪些角度进行?(下面用于理解(1)他们所刺激的感官 即媒介符号的通道是视觉、听觉、还是

7、其他。但是一个人绝不可能通过 两种感觉器官的传播获得双倍于只通过一种感官传播的力量。(2)反馈的机会不同媒介的反馈速度及数量不尽相同。面对面的双向交流较大众传播而言,反馈的机会更多。(3)速度的控制 不同的媒介在其传播的可控性上有所不同。面对面的交流易于控制,而 大众传播中受众则没有传播速度的控制权。(4)讯息代码 不同媒介使用不同的讯息代码。面对面的交流中除语言外还有其他许多 非语言。印刷媒介以文字为主。(5)增值的力量 面对面交流增值需要极大的努力。大众传播媒介则不然,它们有具大的 能力使单方面的传播增大无数倍,并使它在许多地方收到。(6)保存信息的力量 面对面及电子媒介传播转瞬即逝,而印

8、刷品则始终在保存事实、思想和 图片方面拥有极大的优越性。(7)克服弃取的力量 即放弃某种媒介传播的可能性。转换电视频道比打消面对面交流容易的 多。(8)满足专门需要的力量 大众传播媒介满足社会的一般需要迅速而有效,其力量不可比拟,然而 在满足特殊专门需要上较差,尤其是电子媒介。面对面则更具优势。5、线性、控制论、系统论传播模式有何不同?(1)线性传播模式主要是以拉斯韦尔模式、申农韦弗模式为代表。线性传播 模式将传播过程视为起于一点,止于另一点的直线,是单向的过程。将传播环境视为非环境互动的静态过程。(2)控制论传播模式以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韦斯特利-麦克莱恩模式为代表。 它引入了“反馈”概念

9、和机制,传播过程成为双向交流的回路,自我调节 能力增强。(3)线性传播过程揭示了传播的最表象的静态的元素,控制论传播过程指出了 传播过程的双向流动特征,但他们都是在传播系统内部的探索研究,揭示 的都是其中的微观环节要素。系统传播论认识到传播过程乃是整个社会运 行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大众传播系统和其他社会子系统一样,都是他组 织和自组织的统一。它是开放的,非线性的,不稳定的非均衡的,有序, 有规律的,而且是复杂循环的系统。四、论述题1、列举有关受众的主要理论,并论述各种理论的特征。1975 年, 德弗勒在大众传播理论中把受众研究的主要理论归纳为:(1)个体差异论以“刺激反应”理论为基础,个人的差

10、异主要体现在个人兴趣、态度 信仰、价值观等的不同,因此,受众在接收信息时所注意和理解 的东西就 不一样,产生不同的态度和行为。其最大的发现在于“选择性注意与选择性 理解”。(2)社会关系论 强调群体活动在传播活动中的作用,即群体关系在受众接受信息时产生 的重要影响。该理论认为,手中所属团体的压力和合力,对于受众接受信息 时的态度及行为产生的影响很大,而媒介 通常难以改变人们固有的信念和态度。(3)社会分化论(社会类型论或社会范畴论)该理论是在个人差异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对个人差异论的扩展和 修正。其差异在于,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强调人的社会群体性上的差异。(4)文化规范论它认为传播内容可以促

11、使对象发生改变,如果大众传播经常报道或者强调某事某物,就会造成某事某物是社会文化规范的印象,从而促使受众去模仿,结果就形成了一些间接的影响。该理论肯定了大众传播对受众所造成的 影响,认为,如果这种影响增强,会造成社会的“一体化”,为未来社会制 造新文化。(5)社会参与论它是源于美国宪法中关于公民权利的一种理论。强调受众不是被动的信 息接受者,而是积极的大众传播的参与者,因此,传播媒介和传播者要尊重 受众,尽可能的考虑和照顾他们积极参与的愿望、要求和权利。2、传播效果研究经历了哪四个阶段?各有什么代表性的研究?(1)枪弹论盛行于 20 世纪 2040 年代的一种媒介威力强大的理论,认为,软弱的受

12、众象射击场的靶子,无法抗拒子弹的射击。受众消极被动的等待和接 受媒介所灌输的各种思想、感情、知识或动机。大众传媒有着不可抗拒的 巨大力量,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息产生大致相同的反应。代表性研究:拉斯韦尔的宣传分析、李和李的“宣传的七种技巧”等。(2)有限效果论该理论也可以叫做“最低效果法则”,它认为传播活动是传授互动的过程,受众是具有不同特点的个体,不是应声而倒的靶子。大众媒介的效果由于媒介性质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而大受影响。媒介不是影响受众的直 接和唯一因素。大众媒介透过许多中介,在其他多种格局影响下发生作用, 对受众的影响是有限度的。代表性研究:态度劝服理论、两级传播论等。(3)适度效果论适度效

13、果论盛行于 20 世纪 60 年代80 年代,认为,大众传播对于受众虽然没有枪弹论所认为那样直接的、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也不像有限效果论说的那么不堪,它仍然是具有一定影响的,这种影响应该从受众这 个角度来衡量,并且从长期效果来衡量。代表性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创新与扩散理论、议程设置理论、教养理论、 知识沟假说等。(4)强大效果论20世纪80 年代后重新兴起的强大效果理论,重新强调大众传播有巨大的效果。但是与枪弹论不同,强大效果论强调的效果不是简单的、直接的,而是复杂的、间接的;不是短期的、立竿见影的,而是长期的、潜移 默化的;不是微观的、个体的,而是宏观的、社会的。代表性研究:沉默的螺旋假说

14、等。3、什么是跨文化传播?谈谈你对跨文化传播学的认识。(1)所谓跨文化传播,就是不同文化之间以及处于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与互动,涉及不同文化背景的社会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活动,以及各种文化要素在全球社会中流动、共享、渗透和迁移的过程。(2)跨文化传播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在 20 世纪50 年代建立的一门学科,在我国也翻译为“跨文化交际学”或“跨文化交 流学”。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旨在研究来自不同文化 配的许多人是怎样进行交流以及研究怎样提高跨文化交流技巧,跨越跨文 化交流障碍的要领和途径。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跨范畴的学科,融合了人

15、类 学、文化学、心理学以及传播学等范畴的研究成果。跨文化传播学是一门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传播的理论与实践的学 科,关注不同文化、国家和族群之间传播系统的差异,并与国际传播研究、 传播与国家发展研究等密切相关。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文化与传播 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之间理解、合作与共存的可能与机制。与之相 应,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目标就涉及到:描述特定文化之间传播的性质, 揭示文化的异同;基于对文化异同的理解,研究消除人们由于文化屏障造 成的传播差异的途径;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的创造和分野的 进程。4、结合近几年大众媒介关于重大事件的传播情况,选择你熟悉的一 种传播效果理论谈谈认识。1973年诺纽曼在重归大众传播的强力观中提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大 众传播所鼓吹的观点被人们认为是主流观点,于是持异见的人避免发表自己的意 见,人际支持也随之减弱,最终“把一种意见确立为主要的意见”。大众传播的 三个特质是累积性、普遍性和共鸣性,三者综合,对民意产生了巨大的效果。“非典”初期,人们对于这场疾病会造成什么样的社会影响众说纷纭,有的 人认为染病人数远远大于政府公布数字;有的人认为会持续很长时间,是一场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