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4425850 上传时间:2023-04-1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4.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知识要点(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心理学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内涵教育心理学 概念:是研究教育教学情境中学与教基本心理 规律的科学。 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1)五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2)三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与评价、反思过程。3)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学习过程。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发 展1、初期时期。 20世纪 20年代 俄国,卡普捷列夫教育心理学 ,最早 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1903美国,桑代克教育心理学 ,是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 志。 “教育心理学之父” ,西方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2、发展时期:中国,廖

2、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3、成熟时期:美国,布鲁纳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原则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实验法(分为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又称自 然实验法)4)个案法5)教育经验总结法6)产品分析法7)测验法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2)系统性原则3)教育性原则4)理念联系 实际原则第二章:心理发展及个别差异第一节:心理发展概述 心理发展概念: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到死亡的 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对照* 以下为摘自教育学个体身心发展概念:指做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 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

3、过程,特别指个体的身心发展向积极方面 变化的过程。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一是:内发论(遗传决定论)内发论强论内在因素,如“需要” “成熟”,代表人物:孟子 (性善论)、 弗洛伊德、高尔顿(遗传决定论的鼻祖) 、霍尔 (1两的遗传胜过1吨的 教育)。二是:外铄论(环境决定论) 强调外在因素,如环境因素、他人影响、学校教育等。代表 人物:荀子、洛克(英国,白板说)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遗传2环境3教育(学校教育) 4个体主观能动性论述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即为什么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样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

4、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个体主观能动 性 :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 积极作用,包括能动的认识客 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 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是人的身心发展 的内在动力,是促使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同一人在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如青少年身高在一周岁 及青春期长的最快。4、互补性。心理与生理5、个别差异性。不同的人在同一方面或不同方面的差 异。如:少年得 志、大器晚成。有的儿童,数学强绘画差,有的相反。根据个别差 异性规律:教育必须因材施教。以上摘自教育学个体心理发展的一般

5、特征?1、 顺序性与定向性2、阶段性与连续性3、不平衡性(关键期: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最大作用 的时期)4、差异性少年期(大致为初中阶段)称为心理断乳期或危险期。 心理发展的理 论一 皮亚杰的认识发展阶段论1、感知运动阶段2前运算阶段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标志为:守恒(即使客体外 形发生了变化,但属性不变)概念的形成。4形式运算阶段。(11 岁到成人)3-4 :即由具体形象思维发展到抽象思维。二 最近发展区。苏联,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 平。一是儿童现有的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三美国,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论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 自主感对羞耻感3主动感对内

6、疚感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 岁)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 岁)基本为初中阶段第二节:学生的个别差异一、学生智力的差异包括:智力类型的差异 2)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3)智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4)智力性别的差异。二 认识方式的差异1场依存型与场独立型2 冲动型与深思型(标准为反应时间与精确性)3 具体型与抽象型4 发散型与辐合型第三章: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概述学习是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由于练习和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 为或行为潜能 的相对持久的变化。1 学习的分类:按学习结果(加涅):言语信息认知 策略态度 智慧技能动作技能五大类。2 态度是对人对物对事的选择倾向。3 按学习内容,我国对学习

7、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行为规 范的学习。第二节一般学习理论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联结派学习理论) 强调外部条件对学习的影响,通过刺激-反应来形成,强调刺 激-反应的联结。(一)经典条件作用理论(巴甫洛夫、华生) 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经典条件作用的规律: 习得、消退、 泛化、分化(二)桑代克的试误说(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 学习理论1、 学习的进程是一种渐进的、肓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2、桑代克:学习应遵循的三条重要的原则?1)准备律:联结的加强与削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2)练习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会因练习和重复而加强, 不重复不练习 联结的力量会减弱。3)效果律:刺激与反

8、应之间的联结会因导致满意的结果而加强,也可因导致 烦恼的结果而减弱。(三)斯金纳的操作条件作用理论 桑代克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奠定了基础,斯金纳系统的发展 了这一理论。把人和动物的行为分为: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解释应答性行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解释操作性行为(以人为主)(四)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复现、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分为三种: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二、认知派学习理论 认为获得经验的过程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 动 形成的新的认知结构的活动。(一)苛勒的顿悟说(肯定了主体的能动性) 学习的实质: 内部结构完形 学习的过程:是通过顿悟

9、过程实现的。(二)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学习的本质:学习是有目的的、期望的获得。学 习的过程:是对完形的认知。(三)布鲁纳的认知 -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 习的过程包括:获得 -转化 评价三个过程。(四)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从学习方式上: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 学习。 从认知结构上:分为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 有意义学习是将新知识 与已有观念建立起的 (实质性的)(非 人为的)联系。(五)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人本主义将学习分为:无意义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类。 人本主义的教学观:学生中心的教学

10、观。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不是一个特定 的理论,而是许 多理论观点的统称。核心是:知识是在主客 体相互作用的活动中建构起来的。第四章:学习心理(重点)第一节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 动,使其行为 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 状态。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 生学习的内在动力。1、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为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学习期待: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的主观估计。2、 奥苏贝尔将学习动机分为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附属内驱力。 自我提高内驱力(个体想获得相应的地位、威望时) 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

11、老师、家长的认可的一种需要)3、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图)*著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强都会影响 学习效果。1)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 较容易的任务中,学习效果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 随着任务难 度的加大,动机的最佳水平呈逐渐下 降趋势。2)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强度的动机。3)动机水平与学习效果呈倒 U 型曲线。四、学习动机理论1)强化理论2)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需要 5 求知需要1 生理需要 2 安全需要 3 归属和爱的需要(社交需要)4 尊重 6 审美需要 7 自我实现需要3)成就动机理论(阿特金森)。将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避免失败

12、的动机。前者成功率为50%的任务是 最有可能选择的;后者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4)成败归因理论(美国,韦纳) 在学习和工作中,人人都会体验到成功和失败,同时还会寻 找成功与失败的 原因,这就是进行归因的过程。因素为:能力、努力程度、工作难度、运气、身心状况、夕卜界环境六方面, 三维度为:稳定性、可控性、 (内因外因) 能力:内部稳定性;努力程度是内部不稳定性;工作难度是 外部稳定性;运 气是外部不稳定性;身心状况是内部不稳定 性;外界环境是外部不稳定性。 唯一可控制的是努力程度, 其余都不可控。5)自我效能感理论(班杜拉,联结派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 人对自己能否成功从

13、事某一行为的主观判 断。当个体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 一活动,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努力实施该活动。五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维持好奇心。2)设置恰当的目标,控制作业难度3)表达明确的期望,提供及时的反馈。4)合理运用外部奖赏,有效运用表扬。5)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6)培养恰当的自我效能感。7)训练归因。第二节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为达到有效的学习目的 而采用的规则 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的综合。一、学习策略的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 略二、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画线、精加工策略记忆术、组织 策略图 表)1) 复述策略:如画线标注。2)

14、 精加工策略:如记忆术、做笔记等。三、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与 调节。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元认知监控。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 则 5、有效监控原 则 6 个体效能感原则。第三节学习迁移 学习迁移也称训练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 响,或习得的经验对完成其他活动的影响。一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1) 注意教学材料和内容的编排。2) 改进教材呈现方式3) 提高知识的概括化水平。4) 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5)加强教学方法的选择,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第四节知

15、识与技能1、安德森根据知识的不同表征形式分为: 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学习的过程分为获得、保持、提 取三个阶段。二、知识学习的类型1)根据存在形式与复杂程度分为:符号学习、概念学习、 命题学习。2)根据新知识与原认知结构的关系分为:下位学习(类属 学习)、上位学习、 并列结合学习。下位学习是原有观念高 于新学习的知识,分为派生类属学习 和相关类属学习两种。 如哺乳动物三、技能的分类分为操作技能(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智 力技能)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分为:操作定向、操作模仿、操作 整合、操作熟练。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具体途径。高原现象 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 学习效率停滞 不前,甚至对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3 练习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