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424174 上传时间:2023-05-2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已灭绝的最著名动物 】(转载) 周楠 收录于2090914 阅读数:查看 收藏数:3公众公开 原文来源修改以文找文推荐给好友如何对文章标记,添加批注?霸王龙、袋狼、渡渡鸟等这些动物早已灭绝,但它们的绝妙之处并没有被湮灭在时间的长河里。尽管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看到活蹦乱跳的它们了,但只是它们的图片便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以下为国外一家博客网站选出的十种已经灭绝的知名动物。 霸王龙(灭绝于6千5百万年前) 霸王龙是有史以来生存于陆地上的最大的食肉动物,体长达到43。3英尺,身高1。6英尺,据估计体重更是达到吨之巨。与其它恐龙相比,霸王龙算是两足食肉动物,其巨大的骨架靠它身后那条又长又重的尾巴来维持平衡。

2、相对于它强壮有力的后肢,霸王龙的前肢十分瘦小,且只有两个脚趾。 北美岩层中曾发现过霸王龙的化石,据信它们应该生存了约3百万年,那里的岩石形成于距今约650万至6550万年前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期(Mastrihtian)的晚期。在白垩纪第三纪发生令大批动物灭绝的事件之前,霸王龙是生存时间最长的恐龙之一,据考证当时约有三十多种霸王龙,但我们所知的也只是恐龙化石而己,虽然研究人员也有幸发现了一些软组织。不过,大量恐龙化石的发现使科学家能够深入研究恐龙的生物特性,如生活在史和生物力学等。 斑驴:一半象斑马,一半象马(自88年后灭绝) 作为非洲最有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斑驴实际上是草原斑马的亚种,曾大规模地

3、生活在南非基普省和桔色自由州的南部地区,它与其它斑马的区别就在于明显地只在身体前半部分有条纹,而到身体中间部分时条纹就逐渐变淡消失,条纹间黑色的区域逐渐变大,直至后腿和臀部全都是一片棕色。它的名字qga来源于Khoikhoi语言对斑马的称呼,是个象声词,得自斑驴的叫声. 最初在18年时,斑驴被视作一个独立物种-马属斑驴;而在其后约五十年间,自然学者和探险家们发现了许多种其它斑马,由于各种斑马间毛皮的花纹各不相同(实际上任何两只斑马身上的条纹都不会完全一样),分类学家发现这样一来新兴物种太多了,并不利于人类区分哪些是真正的物种,哪些是亚种,哪些只是自然变异。就在人类还未理清分类的混乱之时,在人类

4、的猎食、收集皮革、家养驯化之下,斑驴已走向了灭绝。最后一只野生斑驴大约在十七世纪七十年代末期被射杀,世界上最后一只捕获的斑驴则与188年8月死于阿姆斯特丹的阿蒂斯马吉斯特拉(ti Magstra)动物园。 由于对斑马的分类极度混乱,尤其是对于一般大众来说,斑驴灭绝时人们还将它视作一个独立物种.斑驴是首类进行了NA测试的灭绝动物,在史密森学会近斯关于遗传的调查中,发现斑驴实际上根本不是一个单独物种,而是草原斑马的众多变种之一。 袋狼:塔斯马尼亚虎(自1936年后灭绝) 袋狼是现代已知的最大有袋食肉动物,原生于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据估计在二十世纪开始灭绝。由于它的背部有斑纹,人们更愿意叫它塔斯马尼

5、亚虎、塔斯马尼亚狼,更口语化的称呼是塔兹虎,它是袋狼属中最后生存的成员,目前人类发现的与该物种有关的只是形成于中新世早期的化石。 早在欧洲移民来到澳洲大陆定居之前数千年,袋狼已在这里灭绝了,但在塔斯马尼亚岛,仍有一定数目的袋狼存活了下来,同时这里还有塔斯马尼亚袋獾等特有物种。由于资金的刺激,过度狩猎越来越猖獗,这是袋狼在其后走向灭绝的最主要原因,另外的原因则包括疾病、狗的引入和人类侵入其栖息地等。虽然官方记录称袋狼早已灭绝,但仍时有报道称目击者曾发现过袋狼的踪迹。 斯泰勒的海牛:毫无防御能力的动物(自178年后灭绝) 这种海牛是在1741年由自然学者吉奥格。斯泰勒在白令海靠近亚洲海岸附近发现的

6、,当时他正与探险家维特斯.白令一起进行冒险旅游。他发现的这种海牛身长7。9米(合2。英尺),重约吨,比一般海牛或懦艮要大得多,看起来有些象海豹,但两只前肢结实有力,还有一条象鲸一样的尾巴。据斯泰勒回忆称,“这种动物从未上岸,一直生活在水中,它的皮肤又黑又厚,看起来就象剥过皮的老橡树;与身体的比例相比,它的头相当小,没有牙,只有两排扁平的骨头,一排在上,一排在下。据斯泰勒称,这种动物十分温驯.根据发现的化石资料显示,斯泰勒的海牛从前曾广泛生活在北太平洋海岸,,向南直至日本和加利福尼亚。 由于它的灭绝速度非常之快,很可能也与其它现象一样,是人类进入这一地域的后果。现在仍有零星报道称在白令地区和格陵

7、兰岛附近发现过貌似海牛的动物,因而有人认为今天仍有极少数量的斯泰勒海牛存活于世,至今这一观点仍有待证实. 爱尔兰鹿:有史以来最大的鹿(自7千7百年前灭绝) 又称爱尔兰麋鹿或巨鹿,是有史有来体积最大的鹿。它于更新世晚期或全新世早期生活在欧亚大陆,西至爱尔兰,东至贝加尔湖以东;据有记录的最晚生存时期是在大约公元前五千七百年,即7千7百年以前。巨鹿因其体型硕大而闻名,通常它到肩部就有2.1米高(合7英尺),尤其它的鹿角也是已知鹿科动物中最大的,两鹿角尖距离可达3。5米(合1英尺),重达90英镑. 关于爱尔兰鹿灭绝的原因,人们更倾向于是因为鹿角,而不是其硕大的体型所致,因为前者会给观者带来巨大的冲击力

8、,远胜于实际拥有它。一些人认为正是由于人类的猎杀,才导致爱尔兰鹿象其它史前大型动物一样走向了灭绝,更有猜测认为由于雄鹿的鹿角过于巨大,使其不易于在丛林地区活动,这从某种意义上讲属于“适应不良症”.然而,人类过度猎杀的证据并不充分,同时作为大陆性物种,它应在生存过程中与人类共同进化,因而更应适应了人类的存在。 里海虎:第三大虎种(自17年后灭绝) 里海虎,又称波斯虎,是生活在最西地区的虎的亚种,其生活范围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土耳其、蒙古、哈萨克斯坦、高加索、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在上世纪七十年代走向灭绝。在世界上已知老虎中,里海虎体积第三大。 里海虎的身体矮壮结实,四腿长而

9、有力,虎爪异常大而宽,它的耳朵又短又小,看起来耳尖根本没毛.里海虎的臀部周围只有软毛皮,其它部位的毛皮则又长又厚,身上的条纹着色与孟加拉虎相似。雄性里海虎体形巨大,体重可达19至0公斤,而雌性虎体格稍小,重约至135公斤.现在仍偶尔有人声称曾看到过里海虎出没。 欧洲野牛:体形极为硕大的牛(自1627年后灭绝) 作为欧洲最有名的灭绝动物之一,欧洲野牛或野牛的体形极大硕大。它最早生存于约2百万年前的印度,后不断向中东地区迁徒,后来是远东,最后大约在25万年前来到欧洲安家落户。 到公元3世纪时,欧洲野牛的生存范围已只限于波兰、立陶宛、摩尔达维亚、特兰西瓦尼亚和东普鲁士地区。那时已只有贵族拥有猎杀陆地

10、上大型动物的权力,后来这一特权更是仅限于王室成员.随着欧洲野牛的数量锐减,皇家法院禁止了一切捕猎行为,同时要求猎场看守者为欧洲野牛提供草场,供其放牧,作为交换,猎场看守者们因此可免征当地税;同时颁布的法令还包括偷猎一头欧洲野牛,即可判处死刑.到564年时,据皇室调查,已只有38头欧洲野牛存活;最后一头有记载的活欧洲野牛,雌性,于17年死于波兰的贾科塔罗丛林,它的骨架后来被瑞典军队带走,现保存于斯德哥尔摩市。 上世纪二十年代时,两名德国动物园管理者、汉斯和卢斯海克兄弟试图从欧洲野牛的后裔-家养牛中繁殖并重新饲养出欧洲野牛,他们的理论依据是:只要某物种的基因仍存在于现有某物种中,就不能称其为灭绝。

11、他们繁殖的结果是培育出一种“再生欧洲野牛”,又叫“海克牛、或“海克野牛”,后者只具有部分野生欧洲野牛的生理特性。 大海雀:所有海雀中体积最大者(自144年后灭绝)大海雀是大西洋中不能飞的大型海雀中最后的一种,一直生存到很近的现代,但现在也已告灭绝。它又叫大海燕或企鹅。 大海雀是所有海雀中体积最大者,身高75厘米(合334英寸),体重约公斤,皮毛白黑色,平滑而有光泽,不能飞。过去,大海雀数目众多,生活在加拿大东部群岛、格陵兰岛、冰岛、挪威、爱尔兰和英国,最终也因捕猎而告灭绝。 令人奇怪的是,世纪时曾有佛罗里达居民在家中垃圾箱中发现过大海雀的遗体,这说明,鸟类至少偶尔也会在冬季南飞冒险。 洞穴狮:

12、体积最大的狮子之一(2千年前灭绝) 洞穴狮,又叫欧洲或欧亚洞穴狮,是狮子物种中已经灭绝的一类亚种,人类只是从化石或各种古老艺术中对其略有了解。这一亚种曾是狮子中体积最大的之一,1985年在德国西格斯多夫市附近发现的一只成年雄性洞穴狮化石表明,其及肩身高约1.2米,身长2。1米(不含尾巴),这大致相当于一头体型相当大的现代狮子。实际上,这只洞穴狮并不是同类中最大的,因此可以推断,洞穴狮要比现代狮子大5%到10。 现在看来,洞穴狮大约从1万年前的冰河时期开始趋于灭绝,最后有记载的洞穴狮活动是在2千年前的巴尔干半岛. 渡渡鸟:灭绝物种的原型(灭绝于17世纪晚期) 渡渡鸟并不会飞,与鸽子物种较近,生活在毛里求斯岛.它身高约1米,三足,地面筑巢,以水果为食。 渡渡鸟是在17世纪中晚期灭绝的,它通常被当作是灭绝物种的原型,因为在它灭绝之时人类已开始有记录的历史,可直接将其灭绝归因于人类的活动。英语中形容词短语“死得象渡渡鸟一样”意为死得十分彻底;动词短语“重蹈渡渡鸟的覆辙”意为走向灭绝或变得陈腐,不再常用或实用或成为昨日黄花。 文中如有不足,请您见谅!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