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420434 上传时间:2022-07-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黄鹤楼送别-教学设计教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镇江市丹徒区石马中心小学 周枫楠教学目标:1、 能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 学会生词,会用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3、 对照课文,弄明白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能正确地、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学会生字,会用生字组词并理解词义。教学难点:对照课文,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与朋友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 导入:同学们,刚刚这首歌唱的是哪儿?(扬州)好不好听?(好听)不光歌好听,扬州这地方也美呀!俗话说,烟花三月下扬州。今天,我们就要送一个人去扬州。

2、2、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第25课 黄鹤楼送别)3、 过渡:谁送谁?(李白送孟浩然)看样子同学们都课前认真预习课文了,这是个好习惯,要保持。二、 预习反馈1、 字词:检查一下同学们预习的情况,先读一读词语PPT:暮春三月 孟夫子 满饮 暂时 友谊 唯一 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飞檐凌空 依依惜别 誉满天下 永世不绝 按捺不住 脍炙人口 读准字音容易读错的有“饮”,前鼻音;“暂”,平舌音;“谊”,第四声;“捺”,不能读成“奈”;“脍炙”,“kui zh”。 理解词义这些词语的意思同学们理解么?有不理解的可以提出来。烟雾迷蒙:烟雾弥漫,使得眼前的景物朦朦胧胧,模糊不清。繁花似锦:繁,多而且茂盛;锦,

3、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缤纷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俯临长江:俯,向下,低头,与“仰”相对;临,挨着,靠近。飞檐凌空:屋檐上翘,好像要飞到天上去。用来形容建筑的气势非凡。依依惜别:依依,留恋的样子;惜别,舍不得分别。形容十分留恋,舍不得分开。誉满天下:美好的名声天下皆知。脍炙人口:切细的烤肉人人都爱吃。用来形容大家都喜欢的,广为流传的好诗文。 读出韵味烟雾迷蒙 繁花似锦 (美)飞檐凌空 (气势非凡)依依惜别 (舍不得分开,悲伤难过) 誉满天下 永世不绝 脍炙人口(赞美) 按捺不住 (激动) 三、 整体感知1、 分段指名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同学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一定也

4、读得不赖。请五位同学给我们展示一下预习的成果,分段朗读课文,读得最好的,老师给他加一颗星。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发现错误我们及时为他纠正,与此同时,请你思考一个问题:课文给我们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相机纠正。 交流讨论:课文主要写了年轻的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的事。2、 给课文分段: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李白和孟浩然话别?(13)【板书:饮酒话别】 孟浩然送走了,李白还做了一件事(李白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作了一首诗)【板书:吟诗送别】 请哪个同学把这两部分连起来,完整得说一说。说的时候注意说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情(暮春三月,李白在黄鹤楼上为好友孟浩然饯行,孟浩然

5、走后,李白忍不住写了一首诗)四、 精读感悟1、 诗文对照,理解诗意1) 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同学们能不能读好呢?2) 诗的意思你明白吗?请同学们对照课文,在课文中找到每一句诗相对应的句子,用直线画下来,并且把古诗的诗句写在对应的句子旁边。 交流讨论: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3) 读好课文,读好古诗 自由朗读:文章写得美,诗也很美,请同学们轻声地读读文,再读读诗,看看眼前有没有出

6、现这美丽的画面。 男女生配合朗读:请女生读一读文,男生读相对应的诗,女生要用自己优美的嗓音和有感情的朗读把男同学们带到古诗的境界中去,任务很艰巨,有信心读好么? 指名读文: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文,要把全班同学都带进诗的意境中去。读得好,也给你加一颗星。4) 说说古诗的意思 现在,古诗的大意我们已经明白了,看看这个练习你能完成了么?PPT:请解释加点的字词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现在,同学们应该可以不看课文,自己说说古诗的意思了。先自己练说,再说给同桌听一听。2、 按要求默写古诗质量要求:书写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格式符合要求。速度要求:全诗38个字,请在3

7、分钟内完成。五、 拓展延伸1、 诵读积累古诗黄鹤楼 师范读 学生自由朗读 学生齐读六、 作业布置:1、 随堂练习:1) 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完成练习与测试第25课一、三两题2、 课后作业:1) 练习与测试第25课二、发展练习2) 积累送别的古诗,背给同桌听。板书:黄鹤楼送别 饮酒话别 (时间)李白和孟浩然(地点) 依依惜别 吟诗送别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反思这是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七主题单元“走进名著”中的一篇课文。它是一篇“文包诗”体裁的课文,以一个生动的故事再现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创作情境。故事是古诗的扩展和阐释,古诗是故事的浓缩和提炼,诗文对照,情景同现,是培养学生

8、联系语言环境理解诗意和体会诗人情感的好文本。我认为本篇课文的重点就在诗,学习文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诗意,体悟诗人写诗时的感情。所以我从诗入手,设计了几个环节:一、 通读古诗,初步感受古诗在字词教学结束之后,让学生初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加上自己对古诗的理解,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因为这首古诗真的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因此学生在这一环节上很轻松就完成了设定的学习任务。二、 诗文对照,理解古诗大意学生通过预习,已经熟读课文,让学生对照课文,找出能够解释诗句的语句,难度不大。很多学生第一时间找到的是后两句诗的解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白帆随着江风渐渐远去,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李白依然伫

9、立在江边,凝视着远方,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而前两句诗学生较难找到对应的句子。在巡视的过程中,可以提醒学生抓住诗中的一些关键字词,比如,“黄鹤楼”、“烟花三月”等,学生就不难发现,可以解释“烟花三月”的正是“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这句,那么就应该发现“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这句诗对应的应该是“暮春三月,长江边烟雾迷蒙,繁花似锦,年轻的李白正在黄鹤楼上为大诗人孟浩然饯行。”至于“下扬州”在第三自然段李白和孟浩然的对话中有所体现“今天,您就要顺江东下,前往扬州”。这个过程既是学生理解古诗的过程,也是理解课文的过程,只有通过充分的读,读懂了课文,读明白了古诗,才

10、能把诗文对照起来。找到相对应的诗文之后,请学生读,既要读出文的美,更要体会诗的美。通过自由练读,男女生合作读,指名读等形式,指导学生把诗文读好。三、 精读古诗,解析难懂的字词在充分朗读了古诗大意的基础上,再来解析诗中比较难理解的字词就应该容易很多了。我列出了“之”、“广陵”、“故人”、“辞”、“下”、“孤帆”、“尽”、“唯”、“天际流”这些词语。其中有一些词语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来解释,比如,“下”可以解释成“顺江东下”;“尽”就是“尽头”;“唯”是“只”的意思;“天际流”就是“流向天边”。还有一些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解释,比如,“之”可以解释成“去,到”;“故人”就是“老朋友”;“辞”是“辞别、

11、离开”。通过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诗的理解,也比较扎实。四、 内化吸收,自己说说古诗大意字词、句子的意思都理解了,学生就可以把书本上的内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了,我让学生自己先练说诗意,再同桌互相说说,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在前面多个读写说的环节的铺垫下,这个学习任务对大多数学生来说并不难,学生可以较好的完成,在交流时就会有成就感,因此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五、 再读古诗,深化体悟这个时候再来读古诗,学生一定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再启发学生思考,这首诗除了描写了优美的景色外,还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呢?六、 默写古诗,写好钢笔字写字教学应该穿插整个语文学习的始终,

12、不是只有在习字册上才要认真写的。我们班学生钢笔字的书写水平总体上来看较低,所以,我安排学生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质量、速度要求,希望通过这样长期的训练,能规范学生钢笔字的书写。七、 拓展积累,名师诵读最后安排了一个拓展积累的环节,先请学生背一背自己积累的“送别诗”,再出示孟浩然的送朱大入秦、高适的别董大、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以及李白的赠汪伦,让学生诵读记忆这些千古名篇。今天课堂上,在生字词解释环节上花费时间过长,设想中是预习反馈,本应该由学生课前充分准备,却纠缠了很久,说明学生预习的有效性有待提高。高年级语文课堂应该缩短字词教学的时间,多给学生时间诵读、感悟课文。如何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我还是没有找到那把钥匙。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继续探索,争取上出更加高效、又生动的语文课,争取让学生更加喜欢上语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