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客PTN专网关键因素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4404950 上传时间:2023-09-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0.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集客PTN专网关键因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集客PTN专网关键因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集客PTN专网关键因素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集客PTN专网关键因素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集客PTN专网关键因素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集客PTN专网关键因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集客PTN专网关键因素(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TN网络规模化承载集客业务,互通是关键前言近年来,随着集团客户信息化水平的提高,集客专线业务已呈现出接口 IP 化、带宽需求猛增的特点。原有 SDH 网络承载专线业务的方案,随着这一趋势 已经难以为继。PTN作为面向未来的承载网络,具备分组传送的统计复用特点, 同时兼具面向连接电信级可管可控的优点,是当前及未来承载专线业务的最佳选 择。经过数年建设,中国移动已拥有全球最大的城域PTN商用网络,而同时随 着集客业务分组化承载趋势日益明显,传统接入厂商也纷纷投入力量,研发了适 合集客接入特点的PTN产品体系。在集客接入PTN和城域网PTN设备都日趋成 熟的情况下,两种设备能否顺利对接、统一管理,

2、成为运营商集客业务发展战略 成败的关键。互联互通,是 PTN 网络承载集客业务成败的关键当前,在业务需求较为紧迫的情况下,部分客户采用了城域PTN沉到底的方案。由于城域 PTN 体积功耗过大,且有风扇噪音等,不适合最终客户环境, 客户满意度不高。并且,该方案,成本过高,难以大规模推广。专线业务接入网 的特点重在“灵活”,需要满足客户多层次SLA要求、多种组网要求、多种业务 接口要求,而传送层的特点重在“可靠”,需要大带宽、稳定可靠。这就需要接 入网和城域网分别采用不同特点的 PTN 设备,分层解决大客户专线的接入和承 载问题。这样,在两类设备之间就存在互联互通的需求。在一些研究和工程实践 中,

3、中国移动发现,当前的 PTN 互联互通存在若干问题:一是没有统一的业务 模型指导配置,厂家与厂家之间方案、参数等协商费时费力;二是 DCN 实现方 式不统一,网管通道难于搭建;三是网管操作层面,各厂家网管各自操作才能完 成业务的配置,后续告警性能查看也要在多个网管上进行,效率低下且容易出错; 最后,在 QoS 和 OAM 这块,缺乏对集客业务的考虑。如果不解决互联互通的问 题,会极大的影响运营商的集客业务发展战略,让运营商蒙受业务和利润的损失, 并且会造成PTN设备之间长期孤岛式发展,影响整个PTN产业的未来。正是意 识到这个问题,中国移动主导,众多厂家参与了 PTN 互联互通方案的研究,形

4、成了初步的互联互通方案,并对烽火、上海贝尔、武汉 NEC 和瑞斯康达的集客 接入PTN设备与华为、中兴城域网接入层设备互联互通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实 验室测试验证。集客接入PTN与城域网PTN互通关键点作为提供给客户的高品质专属化业务,集团客户要求专线业务必须具备快速 开通、稳定可靠、及时响应等特点。这就要求集客接入 PTN 和城域网 PTN 协同, 提供快速开通能力和端到端的 QoS、 OAM 和保护能力,并且能够通过专业的综 合网管,提供大客户专属服务。这就要求:首先,集客业务有统一的端到端模型。当前PTN网络对于移动回传业务,有 统一的承载模型,而对于集客专线业务,没有统一的端到端模型,互

5、通接口的两 端设备,应该怎么配置,VLAN、标签如何规划,在实际部署中没有标准可遵循。 目前,有三种可行的业务互通模型,即NNI互通、UNI互通及Overlay互通。通 过选用合适的互通模型,集客接入PTN和城域网PTN即可明确自身所需配置, 并在各自域内完成端到端配置,保障业务开通正确性,提高开通效率并保证全网 整体有统一的规划。三种互通模式示意图如下:图 1 集客接入 PTN 与城域网 PTN 业务互通模型其次,城域网PTN能够有效的承载集客接入PTN的管理通道。由于城域网 PTN各厂家之间DCN的异构性,很难设计一种方案,使得各PTN厂家的DCN在 IP层面互通,因此最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城

6、域网PTN为集客接入PTN提供透明承 载通道,集客接入 PTN 通过这个透明通道传送自身的 DCN 报文。通过该方案, 现网的城域PTN以及集客PTN都不需要改动自身方案,当前即可进行现网规模 部署。该方案要求城域网 PTN 在任何业务互通模型下都支持在互通接口上提取 以太业务。该方案部署示意图如下:图2集客接入PTN DCN部署方案再次,集客接入 PTN 和城域网 PTN 能够纳入一套综合网管系统,实现业务的 端到端配置、统一发放、统一管理。当前,集客专线业务派单后,需要在城域网 厂家网管和接入网厂家网管分别做配置,在综合网管上,异厂家设备之间也无法 自动显示拓扑关系,给业务的开通和运维带来

7、了极大的麻烦。目前多厂家之间 Qx接口实现差异过大,MIB无法统一,采用Qx接口(如MIB)实现统一网管难 度过大,且不能应对后续的标准、业务、版本等的升级。而PTN的北向接口已 经标准化,厂家实现度较好,在此基础上增加集客业务相关需求可实现对集客业 务的统一管理,实现从业务创建、配置、下发到维护的全程统一管理。通过该方 案,综合网管可以保持简单高效的实现,而各厂家网管只要保持与标准一致即可 与综合网管对接。要达到这一目标,当前应着力于制定适合于集客业务的北向接 口规范,并推进各厂家遵照标准实现,尽快完成互通。综合网管方面,应实现对 异厂家组网的端到端配置的支持。网管部署方案如图所示:接入厂案

8、EMS诚划网厂家EMS朮努碾衰j I 一图 3 网管部署方案最后,为保证集客业务的高质量稳定运行,集客接入 PTN 和城域网 PTN 在QoS和OAM层面,进一步加深互联互通。目前针对移动回传业务,PTN网络有 较完善的实施规范。在PTN网络承载集客业务后,应针对集客业务的等级和SLA 要求,制定统一的QoS分类及映射规则,全网统一实施。在OAM方面,要能够 在各种互通模型下各层面 OAM 都能正确互通,例如在 Overlay 互通模式下,城 域网 PTN 应能透传集客接入 PTN 的 OAM 报文。集客业务对PTN互联互通的新要求为应对集客业务大规模建设时所产生的工程部署问题,提升开通运维效

9、率, 集客接入 PTN 和城域网 PTN 未来还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1. 链路层接口互通。为支持集客业务的快速开通,以及在综合网管上的集中 展示,集客接入 PTN 和城域网 PTN 之间应能在链路层互相发现,并获取端口、 拓扑等信息,城域网PTN应能够将用于DCN承载的管道信息通知给集客接 入PTN,以实现标准化的即插即用。2. OAM 和保护方面,主要有以下几点需求:一是大量用户出于保护或带宽扩容的需求,应用了 LAG接口,而目前的PTN设备在LAG接口支持OAM方面 还不是很完善,在OAM层面,应将LAG 口当成普通口处理,完整支持各层OAM 功能;二是集客业务作为高等级的业务,大

10、量的专线业务必然带来大量 的 1:1 保护的需求,这就造成了 PTN 网络大量通道和标签资源的消耗,应研 究N:1、N:M或SNCP的保护机制以节约资源并简化配置。3. QoS和SLA方面,应考虑层次化QoS模型的标准化,并进一步研究专线业 务流量模型,用以在PTN网络中做好资源预留。互联互通,需要运营商主导的标准化引领集客接入PTN和城域网PTN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对集客接入PTN设备、 城域网 PTN 设备、厂家网管和综合网管都提出了新的需求。实现这些,有赖于 互联互通的标准化,以及各厂商尤其是城域网 PTN 厂家对标准化的遵守。通过 对业务模型、DCN部署、网管部署、OAM&SLA和QoS互通应用场景的深入研究, 运营商及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必将有效的保障集客接入PTN和城域网PTN互 联互通,进而保障 PTN 承载集客业务的大规模商用。结束语集客接入 PTN 和城域网 PTN 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是运营商集客业务能否成功 以及PTN产业长远发展的关键。从近期测试情况来看,转发面互通情况相对较 好(其中 OAM、 QoS 和保护互通还需完善),管理面互通有待推动。未来,中 国移动将继续推进互连互通及其标准化工作,推动包括集客业务在内的全业务发 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