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导学案2 (2).docx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397190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3.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核舟记》导学案2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核舟记》导学案2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核舟记》导学案2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舟记》导学案2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核舟记》导学案2 (2).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市直二初中学段:八年级学科:语文学材版本:人教版章节:第五单元篇目:核舟记编写者:马雅琴审核者:秦丽霞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理清本文的结构形式。2、合作交流,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重难点:重点:朗读课文,理清本文的结构形式。难点:合作交流,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过程和学习策略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能工巧匠的故事,谁来讲给我们听听呢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一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生动再现了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文学故事,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核舟记。(板书文题、作者) 二、自主学习目标:能准确说出本文的结构。方法:自主学习重读课文理

2、清结构,然后小组内交流。时间:15分钟。 内容:读课文理清结构检测题:1疏通文意后,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发现,“核舟是什么?”“核舟上有什么?”“你在核舟上发现了什么?”以此为话题进行全班交流。 2要求学生仔细研读课文,绘制核舟示意图,树立起关于核舟的空间概念。 按照课文内容,一步步绘制核舟的简单示意图,看谁画得既准确又逼真。然后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出示自己绘制的示意图,介绍示意图,复述课文内容。 三、合作 交流小组合作,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方法:朗读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先同桌对学交流,再4人小组解决疑难,做好记录,以备展示质疑。1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弄清作者的说明顺序。 (1)教

3、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整体思路。 明确: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开头第1段总说,介绍王叔远在雕刻技术上的卓越成就,指出雕刻品“核舟”的主题。中间(25)详细介绍“核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最后(6段)总结全文,通计舟上所刻人、窗及其他物品的数量和刻字的总数,又以“计其长曾不盈寸”呼应开头,然后用“嘻,技亦灵怪矣哉”作结。 (2)辨明说明顺序。 提问:在课文的主体部分,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介绍核舟的?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介绍,先整体后局部。先写核舟的正面,次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则整体介绍核舟的体积,接着写舟的中间部分船舱,然后介绍船头和船尾。 多媒体显示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25段。 (

4、3)探究思考。 提问:舟的正面,不是按照“船头船舱船尾”的顺序写,而将船头和船舱的顺序颠倒,请探究这样写的原因。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在此基础上稍作点拨。 明确:原因大概有两个:一是核舟的中间部分是船舱,高起而宽敞,十分引人注目,舱边的窗又可以关闭,这样说可以引发读者的兴趣;二是窗上又刻有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像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我们把核舟比作一幅图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了,先说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中的特殊氛围。 四、提问展示或质疑针对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仍遗留的疑问,教师做适当的点评和精讲。方法:1、主动站起展示

5、,多人站起报号,大号优先回答,其余学生可做补充,每人次加1分。2、以小级为单位,将合作交流中出现的疑难问题由发言小组长提出,其他小组主动站起解答,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和解答的,均加1分。五、延伸训练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如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 六、课堂小结课文介绍王叔远雕刻核舟的高超技艺,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文中对核舟所刻的人、物、字等描摹细致入微,形神兼备。 作业布置 :A、完成课后练习题。B、熟读,基本成诵。归纳总结谈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