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石》的教学反思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396017 上传时间:2023-03-2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搭石》的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搭石》的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搭石》的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搭石》的教学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搭石》的教学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搭石》的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搭石》的教学反思(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搭石教学设计(一上)设计理念:以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为教学这篇课文的一条主线。紧扣重点字词朗读理解,感受文中描写的画面美,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教学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 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伏下”等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并受到感染、熏陶。3、 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重点难点(1) 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2)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教学准备:制作的课件教学过程一、 整体感知

2、 1、 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什么叫搭石,调搭石,走搭石,赞美搭石。)2、 搭石的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影响?3、 搭石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二、 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美”1、 静下心来默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走搭石的句子,多读几遍,看看读到哪些词语让你想象到画面?2、 学生交流回报。课件出示:句子一:“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预设:能够使人想象到画面的词有“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1)理解“协调有序”。先谈谈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3、;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例如:闭上眼睛想象我们就走在搭石上,教师领读: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后面的没有人拥挤,没有人掉入水中。这就是“协调有序”。有了这种理解后在读这段话。(2)“清波漾漾,人影绰绰”是怎样一幅画面?先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再想象着这幅画面朗读这段话。(3)小结:一行人协调有序走在搭石上,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是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 三、面对面走搭石的谦让“美”课件出示:句子二:“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

4、背而行。”(1) 认真读读这句话,读着读着看那些字跳出来了。(预设:止、招、让、等)从这些字中读出了什么?(相互谦让)带着理解读读这句话。(2) 小结:人们走搭石相互谦让也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三、 背老人过搭石的敬老“美”课件出示:句子三:“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1) 读读这句话,看看有那个词让你为之一动。(预设:“伏”“理所当然”)(2) “伏”字,先根据字形理解意思,再表演动作。(在河边遇上老人,年轻人总是那么恭敬地、心肝情愿的伏下身子,背老人过河。(3) 对于过河的老人会对年轻人说谢谢吗?

5、年轻人会因此而不高兴吗?(不会)因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说说你是怎样理解“理所当然”?假如遇上的是抱着孩子的妇女,会怎么做?还会遇到谁?又会怎么做?我们可以想到在这位老人年轻的时候,他走到搭石边会怎么做?这位年轻人到老的时候,走到搭石边又会怎样?(4) 小结:乡亲们热心帮助他人,被看做是“理所当然”的事,将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已经是他们的一种民风,是一种民俗,这种淳朴的民俗民俗更是人们心目中的一道风景。齐读:“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四、 升华情感 积累语言(1) 假如你生活在这样的村子里你会有怎样感受?你会怎么做?(是呀,我们一个人这样做了,两个人这样做了,全村人都这样做了,生活的这个村子

6、是多么的幸福! )(2) 搭石不仅仅是家乡的一道美丽的风景,透过搭石让我们看到的善良美、和谐美、人性美。让我们把美的句段多读几遍,留在脑中吧。【反思】这节课我是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一句话为思路,紧扣重点词语“协调有序、理所当然、伏下”等词语朗读、理解,从而使学生体会一行人走搭石的画面“美”; 面对面走搭石的谦让“美”; 背老人过搭石的敬老“美”以及家乡人认为帮人过搭石是“理所当然”的事,已经成为一种淳朴的乡风、民风等,都成为家乡的一道风景。引领学生读书思考,交流感悟。整个设计自认为是条理清楚,重点突出。体现了以读为主,注意到了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再带着自己的体会到的

7、情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但是这节课的效果极差,整节课学生都未进入到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好像都是在被动的老师的指使下学习。课后我进行反复的思考,寻找原因。最后总结出这节课的失败可能是以下两点原因所致:一是:我为了上好这节课反复的研读了教材,又查找了大量的资料,同时也观看了一些优秀的课例,发现了有一个课例教学结构安排的非常的好,经过反复观看后,把我的设计进行大量的调整,就是这一调整,我没有顾及到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认知水平,所以我的设计就与学生的学习有了很大的差距,是学生无法走进文本。二是:这节课的要训练的重点目标没有落到实处,表面看似有重点,好像也是紧扣重点,实际上那个重点只是一个过场,没有实实在在

8、的落实。例如:围绕“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引领学生读文,体会情感,在学完每一部分又回读这一句话,看似整个设计都是围绕这一条线展开的,而学生却没有根据教师的引导层层深入,更没有自己的体会,也就无法读出感情。这条线只是教师教学线索,而为成为学生学习线索。分析以上原因,我把教学思路做了一下调整:搭石教学设计(二上)设计思路:整个教学仍然紧扣中心句“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而展开。 但是,在教学思路上,我是先放手让学生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再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文本,自发的朗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情感。教学过程:一、 自读课文,发现问题二、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整理问题预设学生

9、问题:1、“搭石”是什么样的?2、为什么说“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3、为什么说搭石联接着乡亲们的美好的情感?4、“脱鞋綰裤、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等词语是什么意思?三、学生带着重点问题读书感悟假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2读书,可以先把这个问题踢给学生,自读课文看看从哪些句段可以发现搭石是家乡的一道风景?请在这些句段下做上记号,再认真读读,看看眼前浮现了怎样的画面?或读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请批注在本文中的空白处。预设句段一:“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

10、。 ”句子二:“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句子三:“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五、 交流探讨时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谈自己的感受,教师再做补充引导,教师补充引导的过程差不多和一上时的一样,即:紧扣重点词语(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理所当然、伏下以及面对面走搭石的动作 )的理解感悟,想象画面,体会情感,再带着自己的情感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反思】这一节课效果非常的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参与面广。特别是学生谈自己读句子或词语时眼前浮现的画面,语言表达的很美,谈的入情入境。从字面意思的理解,深入到文字背后体会相互帮助、无私奉献已经是一种乡气、民风,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这节之所以较前一节课成功是因为这节课设计时,是把学生放在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上,是以学生的疑问作为出发点,整个教学过程是:自读课文发现问题、围绕问题读书,在读书感悟中解决问题体会文章表达的情感。也就是真真实实的落实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只有学生愿意学,并且知道怎样学,才能走入文本中,体会出真情实感,才能体会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