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354179 上传时间:2022-11-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经济史知识点总结(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历史学科必修二知识点总结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1、中国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原始社会刀耕火种;商周时期耒、耜;春秋战国铁农具、牛耕三国时期翻车;唐代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筒车2、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漕渠、白渠 ;西域地区:坎儿井3、耕作方式的转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其耘)春秋时期:自耕农经济或者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第2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1、井田制性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内容:“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是村社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2、中国古代土地私

2、有制的确立(战国时期)原因:铁犁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各国进行的税制改革。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自耕农私有土地第4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1、纺织业:上古时代:已会养蚕缫丝;西周:丝织工艺飞速发展西汉:中国获得“丝国”称号;唐代:缂丝技术宋末元初:棉花种植迅速传播,黄道婆改进棉纺织技术元明时期:松江成为全国的棉纺织业中心明代后期,棉布成为主要衣料。2、金属冶炼业商周时期:青铜时代的繁荣时期春秋时期:发明了冶炼生铁和钢的技术燃料:汉代开始用煤,北宋已相当普遍;南宋末年开始使用焦炭作为燃料,明朝流行开来。3、陶瓷业新石器时代:陶器发明,如黑陶、白陶、彩陶等东汉:青瓷南北朝:白瓷隋唐时

3、期:制瓷业成为独立生产部门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 元代:进入彩瓷生产时期,出现青花器明代:斗彩、五彩瓷清代:粉彩、珐琅彩4、古代手工业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地位:明代前期为止,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代表古代手工业最高水平;私营手工业兴起于春秋战国,明中叶以后占据主导地位。第5课 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1、古代商业的发展商朝:最早的货币和职业商人出现 西周:“工商食官”政策 春秋战国:私商成为主体隋唐:政治的统一和大运河的开通,海上和陆上丝绸之路繁荣;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元代:纸币进一步流通明清:商帮出现;货币经济占主导;白银广泛流通;商业市镇兴起;农产品大量

4、进入市场。2、古代城市的发展(1)周秦唐代(长安实行严格的“坊市制”)布局整齐,县以上的城市设“市”作为交易场所。处于城市特定位置。官府直接管理,商业交易受到官府的严格控制。县城以下,禁止设市,此时城市的功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2)宋代宋代的“市”,突破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市分散于街巷,形成街市;市坊界限不复存在;出现夜市、早市,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3)明清时期:兴起了一大批工商业市镇,以江南地区为盛。 3、“重农抑商”政策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主张: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评价:在封建社会初期,重农

5、抑商对当时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都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到了明清时期,违反了经济发展规律,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不利于社会进步。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明朝中叶以后,在经济发达的江南地区出现,标志是出现雇佣关系。2、明清之际中国资本主义萌发发展缓慢的原因:自然经济在全国范围居主导地位;官府的沉重剥削;农民购买力低下;“重农抑商”政策;“海禁”政策;封建社会的专制统治;商业资本多用来买田置地,手工业难以扩大再生产。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1、新航路开辟的史实时间航海家开辟的新航线支持国方向 14

6、87年迪亚士抵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葡萄牙向东 1492年哥伦布抵达美洲西班牙向西 14971498年达伽马绕非洲海岸直通印度葡萄牙向东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西班牙向西2、新航路开辟的影响:(1)对西欧:主要商路和国际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开始崛起。(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但为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做出了重要贡献。(3)对非洲:非洲成为欧洲人猎获黑人奴隶的场所,罪恶的黑奴贸易开始。(4)对亚洲(最初):欧洲殖民者最初在亚洲侵占一些大陆沿岸据点和岛屿:白银的大量流入也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5)对全球: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

7、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第8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1、荷兰的殖民扩张“海上马车夫”(17世纪上半叶是其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主要方式:组建大型商业公司。影响:取代葡萄牙、西班牙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为西方提供大量的资本原始积累,也给殖民地人民带来深重灾难。2、英国的殖民扩张活动(1)主要方式政府鼓励海盗活动1588年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确立海军优势发动商业战争在殖民地进行商业活动和掠夺进行以黑奴贸易为中心的“三角贸易”(2)影响:18世纪下半叶,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成为最大殖民帝国。殖民扩张和掠夺给英国带来了巨额财富,使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促进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第

8、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中期)蒸汽时代(1)第一次工业革命(英国)的历史条件:前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确立了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金: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了大量资金。劳动力: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了大量的技术基础市场: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已无法满市场的需要。资源:英国煤铁资源丰富客观条件:牛顿力学的创立及普及(2)成就: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开始标志)标志性成就:瓦特改良蒸气机,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

9、代”。交通运输业: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结束标志: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3)影响:使生产力飞速提高,新兴工业部门涌现,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初)电气时代(1)标志:电力的广泛应用(2)主要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影)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3)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行业如电力工业、电气产品制造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等。重工

10、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改变了工业生产的组织形式,出现了垄断组织,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正式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3、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工厂制度成为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大企业时代到来,出现了垄断组织。4、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第10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1、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鸦片战争前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外国商品在中国的倾销使中国传统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农产品也进一步商品化。2、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11、 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而且使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买办阶层出现。3、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背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内有太平天国运动,外有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形成洋务派。目的:维护清朝封建统治。时期:19世纪6090年代活动内容:前期兴办军事工业(以“自强”为旗号)1862年,曾国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安庆内军械所;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了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江南制造总局后期兴办民用工业(以“求富”为旗号)1881年兴建开平煤矿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失败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

12、战败影响:也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但对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却起到了推动作用。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背景:19世纪七十年代左右,在外资企业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刺激和影响下。代表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中国民族工业在夹缝中生存,步履维艰,发展缓慢,受到列强的压制及清政府的勒索。第11课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1、中国民族工业的“黄金时期”(1)原因: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清了一些障碍,中华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

13、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地位和热情,民国政府鼓励发展实业,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的影响。(2)表现:纺织业、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最快化学工业也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范旭东是中国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2、日伪政权对沦陷区民族经济的破坏(1)经济政策:提出“适地适产主义”,意在将沦陷区经济完全纳入日本的战时经济体系中。经济掠夺,控制垄断了金融和内外贸易,实行严格的物资管制制度,掠夺大量劳动力。(2)危害:日本在沦陷区的统治破坏了中国的民族经济。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1、物质生活的变化衣: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中国出现服饰改良,产生中西合璧的产物中山装和旗袍。食:鸦片战争后,西餐

14、在通商口岸流行,成为上层社会的一种时尚。住:鸦片战争后,西式建筑在租界地区出现,中西合璧的里弄住宅,一些买办、资本家和达官显贵纷纷仿造花园式洋房。2、社会习俗的变化:交际礼仪的变化用鞠躬、握手代替跪拜、作揖等礼节,用同志、先生等称呼代替大人、老爷等称呼,显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婚俗礼仪的变化倡导婚姻自由是新式婚俗的基本内容,但这一习俗的变化主要发生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及官宦人家。丧葬礼仪的变化19世纪中期,西方文明简洁卫生的丧葬礼仪流传开来。3、近代报刊与电影太平天国运动后,民众有了“新闻”的观念;1872年创刊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维新运动中,报纸成为宣传政治纲领和开展政治斗争的武器;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19世纪末电影传入中国,1905年,谭鑫培的京剧短片定军山这是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影片。1913年,难夫难妻是中国第一部故事片。1931年,中国第一部有声片歌女红牡丹。第13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1、铁路:1881年,清政府修筑唐山到胥各庄的唐胥铁路,是中国人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1909年,詹天佑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建成通车。2、近代邮政:1896年,大清邮政局宣告成立,后又设立邮传部。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驿站,1920年,中国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3、电讯:1877年,台湾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