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4318855 上传时间:2022-10-07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文言文阅读课内含解析(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13 文言文阅读(课内)一、基础小题1【2017年中考浙江湖州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2)“安”“寇”都是“”首部,表明这两字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件事物有关?【答案】(1)安:养。寇:入侵。(2)房屋(2)本题考查对汉字演变的了解。【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2017年中考浙江省丽水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6分) (1)执策而临之 (2)傅说举于版筑之间(3)未果,寻病终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由是先主遂诣亮 (6)宋有富人,天雨墙坏【答案】

2、(1)面对 (2)被选拔 (3)随即,不久 (4)了解 (5)拜访 (6)下雨【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3【2017届中考山东泰安卷】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咏雪奋(扬起,举起)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B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核舟记 陛下亦宜自谋, 以咨诹(询问)善道, 察纳雅言。出师表C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往事耳。孙权劝学公曰: “牺牲玉帛

3、, 弗敢加也, 必以信(诚实)。”曹刿论战D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学问的人)。陋室铭 秦王不说(通“悦”,高兴,愉快)。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唐雎不辱使命【答案】C【解析】【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二、【2017年中考安徽省卷】(15分)【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乙】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选自论语 子罕注:九夷:古代称东方的

4、九种民族。亦指其所居之地。15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1)有仙则名 名: (2)斯是陋室 斯: (3)谈笑有鸿儒 鸿儒: (4)无案牍之劳形 案牍: 16翻译下列句子。(4分)(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2)或曰:“陋,如之何?”17【甲】【乙】两段文字中“何陋之有”的根本原因分别是“ ”和“ ”。(用原文语句填空)(2分)18两段文字都表现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从中你能看出“君子”应具有怎样的情操?(4分)【答案】15(5分)(1)出名,有名(2)这 (3)博学的人(4)官府文书16(1)(2分)长到台阶上的苔痕颜色碧绿;草色青葱,映入帘中。 (2)(2分)有人说:“那里非常

5、落后闭塞,不开化,怎么能住呢?”17(3分)惟吾德馨 君子居之18(3分)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6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 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 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 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 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云:说;之:宾语前置的标志。【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7试题分

6、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的理解。甲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是因为室主人品德高尚,答案是“惟吾德馨”乙文很容易看出来是“君子居之”。【考点定位】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18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与分析能力。甲文认为“惟吾德馨”就陋室不陋的。乙文“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可见这里的“君子”表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和高洁傲岸的道德情操。【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三【2017年中考福建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7、,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节选自郦道元三峡)【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节选自徐霞客游记)【注】三姑:地名。幔亭峰:山峰名。(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沿溯阻绝 溯:_ 属引凄异 引:_不及返顾 顾:

8、_ 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分)(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2分)(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5分)【答案】(1)逆流而上 延长 看,回头看就是(2)A(3)(1)这(白帝和江

9、陵)中间相距一千二百多里,即使骑上飞奔的马,驾驭着长风,也不觉得(比它)快。(2)登上山走了一里多路,就看见山泉汩汩地往下流泻。(4)第一问:夏水大而湍急;春冬水清而透明;秋水小而清冷。第二问:危壁出泉;疏竹掩映【解析】【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断句前,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段思路,尤其是把握文章中涉及的人物及关系。也可借助文段的一些特征巧妙断句,比如借助虚词,借助句式,借助对话词“曰”、“云”等,根据句子的结构成分等,读出含义,然后断句。翻译为: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

10、转的岩壁修筑。【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4)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赏析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文章,掌握文意。【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徐霞客游记(节选)参考译文:登山山有一里多路,就见飞流汩汩地往下倾泻。俯身鸟瞰下面,也有高耸的岩壁,清泉水从岩壁的半腰处奔突流出,附近有稀疏的竹林相映,令人有非常好的兴致。然而业已登上三姑峰,来不及返回光顾,于是从三姑峰又再上行半里路,抵达换骨岩,换骨岩就是幔亭峰的后崖,换骨岩前面有座庵。从换骨岩后面架设的两层悬梯,又登上另外一悬岩。悬岩不很

11、深邃,环绕着山巅有如叠嶂。当地人用木板沿岩壁修筑房屋,有的弯曲,有的笔直,有的高,有的低矮,都是顺着宛转的岩壁修筑。四、【2017年中考甘肃庆阳卷】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各题。(12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偏,民弗从也。”公日:“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补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

12、:“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日:“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鲍叔牙闻鲁侯引兵而来,乃严阵以待。庄公亦列阵相持。鲍叔牙因乾时得胜,:有轻鲁之心,下令击鼓进兵,先陷者重赏。庄公闻鼓声震地,亦教鸣鼓对敌。曹刿止之日:“齐鼓方锐,宜静以待之。”传令军中:“有敢喧哗者斩。”齐兵来冲鲁阵,阵如铁桶,不能冲动,只得退后。少顷,对阵鼓声又震,鲁军寂如不闻,齐师又退。鲍叔牙曰:“鲁怯战耳。再鼓之,必走。曹刿又闻鼓响,谓庄公日:“败齐此

13、其时矣,可速鼓之!”论鲁是初次鸣鼓,论齐已是第三通鼓了。齐兵见鲁兵两次不动,以为不战,都不在意了。谁知鼓声一起,突然而来,刀砍箭射,势如疾雷不及掩耳,杀得齐兵七零八落,大败而奔。庄公欲行追逐,曹刿日:“未可也,臣当察之。乃下车,将齐兵列阵之处,周围看了一遍,复登车轼远望,良久日:“可追矣。”庄公乃驱车而进,追三十余里方还,所获辎重甲兵无算。(选自东周列国志第十六回)【注释】乾时:春秋时地名,在今山东青州。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肉食者鄙小惠未徧再鼓之,必走势如疾雷不及掩耳18翻译【甲】文中的画线句。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19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对长勺之战给予很高的评价,

14、说鲁国“采取了敌疲我打的方针,打胜了齐军,造成中国战争史中弱军战胜强军的有名战例”。【甲】文中曹刿的哪句话体现了“敌疲我打的方针”?20【甲】【乙】两文都写了齐鲁长勺之战,在详略安排上有什么不同?【答案】17鄙陋。这里指目光短浅。通“遍”,遍及、普遍。击鼓进军。 快,急速。18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19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答“彼竭我盈,故克之”亦可)20【甲】文详写战前和战后的论战,(1分)略写战争过程;(1分)【乙】文详写战争过程。【解析】会逃跑。鼓:击鼓进军。句意:攻打的速度如同急雷来时来不及遮住耳朵一样。疾:快,急速。【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

15、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18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狱:案件;虽:即使;情:按实情。句意:大大小小的案件,即使不能 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判断。【考点定位】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19在理解全篇大意的基础上,可以看出能体现这一方针的句子是:“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任选一句作答即可。【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