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卫生学作业.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4279056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卫生学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食品卫生学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食品卫生学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食品卫生学作业.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食品卫生学作业.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食品卫生学作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卫生学作业.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依拉。依斯马依力 生技08-2班 20081103409问:论述三大能量营养素(具有的生理功能,消化的吸收情况,参考摄入量及食物来源)一 糖 糖又称为碳水化合物,是生物界三大基础物质之一,也是肌肉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作为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能消化利用的碳水化合物;另一类是很难消化的纤维素,但是却对人类的消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糖类是具有碳、氢、氧3种元素的一大类化合物。糖分为单糖、双糖、寡糖和多糖。常见的单糖有果糖、葡萄糖、半乳糖。 碳水化合物是机体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一般说来,机体所需能量的50%以上是由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运动中肌肉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大脑组织消耗的能

2、量也较多,在通常情况下,脑组织消耗的能量均来自碳水化合物的有氧的条件下氧化,因而脑组织对缺氧非常敏感。另外,脑组织细胞贮存的糖原又极少,代谢消耗的碳水化合物主要来自血糖,所以脑功能对血糖水平有很大的依赖性 2rU中国运动网二 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重要成分。人体各组织、器官无一不含蛋白质,正常人体内约16-19是蛋白质。在人体的瘦组织中,如肌肉组织和心,肝、肾等器官均含有大量蛋白质;骨骼、牙齿、乃至指、趾也含有大量蛋白质;细胞中,除水分外,蛋白质约占细胞内物质的80%。因此,构成机体组织、器官的成分是蛋白质最重要的生理功能。人体内的蛋白质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即

3、不断分解又不断合成,身体的生长发育可视为蛋白质的不断积累过程,总体来说人体内每天有约3的蛋白质被更新。蛋白质对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尤为重要。只有摄人足够的蛋白质方能维持组织的更新。身体受伤后也需要蛋白质作为修复材料。 氨基酸是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蛋白质是由许多氨基酸组成按照不同的种类、数量和排列顺序作组成。蛋白质的食物来源可分为植物性蛋白质和动物性蛋白质两大类。植物蛋白质中,谷类含蛋白质10%左右,蛋白质含量不算高,但由于是人们的主食,所以仍然是膳食蛋白质的主要来源。豆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特别是大豆含蛋白质高达36%-40%,氨基酸组成也比较合理,在体内的利用率较高,是植物蛋白质中非常好的蛋白质

4、来源。动物性蛋白质主要来源于肉类,包括禽、畜和鱼的肌肉,新鲜肌肉含蛋白质15%-22%。蛋类含蛋白质11-14,也是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奶类(牛奶)一般含蛋白质3.0-3.5,是婴幼儿蛋白质的最佳来源。动物蛋自质营养价值优于植物蛋白质,是人体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为改善膳食蛋白质质量,在膳食中应保证有一定数量的优质蛋白质。一般要求动物性蛋白质和大豆蛋白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三 脂肪 营养学上重要的脂主要有三酰甘油、磷脂和固醇类。机体内的脂类分为组织脂质和贮存脂质两部分。组织脂质主要包括胆固醇、磷脂等,是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在人体饥饿时也不减少,但不能成为能源。贮存脂质主要是脂肪,也称甘油三

5、酯或中性脂肪。在全部贮存脂质中,脂肪约占98。其中一部分是来自食物的外源性脂肪;另一部分是来自体内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转化成的内源性脂肪。脂肪含能量最高是体内各种能源物质的主要贮存形式,在正常情况下,人体所消耗的能源物质中有40% -50来自体内的脂肪,其中包括从食物中摄取的碳水化合物所转化成的脂肪;在短期饥饿情况下,则主要由体内的脂肪供给能量。脂肪酸可直接供给很多组织利用,也可在肝脏转化成丙酮酸再供给其他组织利用。不但骨骼肌、心肌等可利用脂肪酸和酮体,在饥饿时,脑组织也可利用酮体。所以,脂肪也是重要的能源物质,但它不能在机体缺氧条件下供给能量。 2rU中国运动网一日膳食中适宜的脂肪量应占总能量

6、的25-30%。膳食脂肪主要有两类来源: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动物性食物包括猪油、牛油、羊油、鸡油、鱼油、蚝油等,奶油、骨髓、以及肉类和蛋黄中的脂肪。植物性食物包括植物油,如豆油、花生油、芝麻油、菜籽油、棉籽油、橄榄油等,以及各种果仁和种子,如花生、核桃、榛子、松子、杏仁、葵花籽、西瓜子、芝麻和大豆等含脂肪丰富的食物 。问:试完成磷,锌,钙,碘元素的营养笔记。磷.磷在生物圈内的分布很广泛,地壳含量丰富列前10位,在海水中浓度属第2类。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中,也是人体含量较多的元素之一,稍次于钙排列为第六位。约占人体重的1%,成人体内约含有600-900g的磷。.体内磷的85.7%集中于骨和牙

7、,其余散在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及体液中,其中一半存在于肌肉组织。磷的生理功能1 构成骨骼和牙齿。 2 磷酸组成生命的重要物质,促进成长及身体组织器官的修复。 3 参与代谢过程,协助脂肪和淀粉的代谢,供给能量与活力。 4 参与酸碱平衡的调节。磷的吸收与代谢磷的代谢过程与钙相似。体内磷的平衡取决于体内和体外环境之间磷的交换,即磷的摄入、吸收和排泄三者之间的相对平衡。磷的吸收部位在小肠,其中以十二指肠及空肠部位吸收最快,在回肠吸收较差。磷的主要排泄途径是经肾脏。未经肠道吸收的磷从粪便排出,这部分平均约占机体每日摄磷量的30,其余70经由肾以可溶性磷酸盐形式排出,少量也可由汗液排出。磷的缺乏与过多症状缺乏

8、:骨髓、牙齿发育不正常。骨质疏松、软化、容易骨折、或患小儿佝偻病,食欲不振、肌肉虚弱。过量:1.过量摄入不能被吸收的抗酸药物,如铝、钙、镁制剂等,可影响磷的吸收;2.喂牛奶的婴儿;3.素食(素食食品)者常食产自缺磷土壤的高纤维膳食。锌锌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Zn,它的原子序数是30,是一种浅灰色的过渡金属。锌(Zinc)是第四常见的金属,仅次于铁、铝及铜,不过地壳含量最丰富的元素前几名分别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外观呈现银白色,在现代工业中对于电池制造上有不可磨灭的地位,为一相当重要的金属。生理功能1.有助于人体的发育2.维持人体正常发育3.增强人体免疫力4.影响维生素A的代

9、谢锌的代谢成人体内含锌约23g,存在于所有组织中,35%在白细胞中,其余在血浆中。血液中的锌浓度全血约为900g100ml-1,红细胞约为1400g100ml-1,白细胞含锌量约为红细胞的25倍,血浆和血清中的锌浓度约为100140g%(血清锌稍高于血浆锌,约高出515g100ml-1)。吸收的锌,经代谢后主要通过胰脏的分泌而由肠道排出,只有小部分(每天约0.5mg)糖尿排出,其量比较稳定,显然不受年龄、性别、摄入量和尿量的影响。锌的缺乏和过多1. 老年人:锌可调整生理老化带来的免疫系统紊乱;2患慢性肾脏病或尿毒症患者:该病特别容易流失人体内的锌; 3严重青春痘或粉刺患者:锌可促进胶原蛋白形成

10、缓解症状; 4慢性消化道疾病患者:对锌吸收功能会降低,排出却增加,容易缺乏;5月经不调者; 湿疹患者:血液中锌含量偏低需要补充;6孕妇及哺乳的妇女:可预防婴儿畸形和神经系统.过多锌入量过多可致中毒,如食入锌过多可引起急性锌中毒,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工厂锌雾吸入可有低热及感冒样症状;慢性锌中毒可有贫血等症状;动物实验可致肝、肾功能及免疫力受损。有些儿童玩具的涂料含锌,小儿喜把玩具放口内,常食入锌过多可致中毒。钙1. 构成骨骼和牙齿2. 维持神经和肌肉活动3. 足进体内默写酶的活性4. 叁与血凝过程影响该吸收的因素蔬菜中的植酸,草酸,磷酸,膳食纤维,脂肪过多,碱性药物,机体生理状况。钙的缺乏

11、与过多缺乏婴儿一何类病,成年人骨质化病,老年人骨骼疏松症。过量如果真是摄入过多!会有轻微副作用!胃肠不舒适!反映迟钝!昏迷。碘1.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治疗和预防。 2.甲亢手术前准备。 3.甲亢现象。 4.核泄漏意外事件中可防止放射性碘进入甲状腺而致癌变。生理功能1. 促进生物氧化。2.调节蛋白质合成和代谢。3.促进脂肪和糖代谢。4.增强酶的活力。5.促进维生素的吸收利用。6.促进生长发育。碘的代谢碘在体内主要被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甲状腺从血液中摄取碘的能力很强,甲状腺中碘的浓度比血浆高25倍以上。 消化道吸收的碘进入门静脉。有机碘经肝脏改造为无机碘化物后,一部分进入血液循环,输送至甲状腺、心、

12、肺、肾、肌肉、皮肤及其他组织;另一部分则由肝装入胆汁,再进入消化道,其中有的经再吸收重新进入门静脉到肝,谓之“肠肝循环”。余下部分经肠道排出体外。碘的缺乏和过多缺乏: 1.流产、死胎、先天畸形、围生期死亡率增高、婴幼儿期死亡率增高;2.地方性克汀病 3.神经运动功能发育落后4.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 新生儿期新生儿甲状腺功能减退、新生儿甲状腺肿儿童期和青春期甲状腺肿、青春期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型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体格发育障碍、单纯聋哑成人期 甲状腺肿及其并发症、甲状腺功能减退、智力障碍、碘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过多 导致甲状腺疾病,继而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当甲状腺功能减退时,激素分泌不够,就会出现三种不同程度的症状: 一是女性不孕; 二是即使怀孕,也会容易流产或者胎死腹中; 三是虽然顺利生下胎儿,但孩子的智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