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4226633 上传时间:2023-11-27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2.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案例关玲引言:教学目标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益的基础,因为教学目标指出了教学的主攻方向,规定了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水平,影响着教学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的深广度等,它是教学活动的灵魂,并制约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教学目标制定得是否合理直接关系着教学的成败,影响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评价及教学效果等各方面。因此,我们必须联系学生实际,认真钻研教材,准确地设立好每一课的教学目标。案例: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训练主题是父母之爱,承担了使学生正确认识父母的爱,加强与父母的沟通的任务。训练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

2、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表现父母之爱的。”地震中的父与子是本组的第一篇课文,描写具体、情感真挚,是这篇课文的教学重点。本文是对父爱的歌颂,学生很容易理解。但要去体会文中感人的人格力量,却是一个难点。因此我设立了本课教学的重点为:引导学生从具体语言环境中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难点为:理解“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含义。在教学时,我力求通过情境创设,去极力烘托情感,让孩子们在研讨、合作、反复吟诵中领悟文中文本的感情,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关注人文。”在平等对话中充分体现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达成教学目标。我在教学中引

3、导孩子们读中融情,感悟父子爱的力量源泉。品读精华,感悟“父子的了不起”1、学生自由朗读,在读中感悟“父亲的了不起” 首先,学生汇报自己最受感动的语句。接着,我引导学生重点品读第12自然段。透过人物描写的句子:“父亲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让学生想像父亲艰难挖掘的过程,体验父亲救子时内心的焦急和无助,在词句品读中感悟到:父亲有着惊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所不能忍受的肉体上和精神上的痛苦!这都是因为爱!2、创设情境,从中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我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与文本进行对话。在情境对话中,使学生深刻地感悟父亲因为悲痛,答非

4、所问,不顾一切,只想着救儿子。父爱就体现在不达目的不罢休的言行中。3、对比阅读,比较感受“父亲的了不起” 面对父亲的坚持,没有人再来阻挡他,人们认为他精神失常了。这位父亲真的精神失常了吗?针对这个疑点,我引导学生深入研读课文211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写其他父母的词句,与这位父亲的言行进行对比。在比较阅读中,学生从“匆匆赶来、大声哭喊、绝望地离开”等语言,体会到其他父母也是爱孩子的。只是,在特殊的环境下,他们的爱显得理智。而这位父亲,在人们看来是“失常”的,但“失常”得可敬!学生在对比中感悟到:父亲的不同寻常,正说明他爱得更坚强!爱得更执著!爱得更深厚!他的爱,使儿子等十四位同学获得了又一次生命!

5、父爱创造了伟大的奇迹!这伟大的爱可歌可泣! 4、品读精华感悟“儿子的了不起” 当我们还在感动于父爱的伟大时,课文中,一个七岁的了不起的孩子阿曼达,给我们的心灵带来了又一次强烈的震憾!这个在地震后的黑暗废墟下,呆了三十八个小时,却能保持镇定的孩子,这个在获救时,首先想到别人的孩子,他在可怕的处境下,想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呢? 在体会父亲的了不起时,我通过引导学生抓住父亲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体会父亲内心情感。在体会阿曼达的了不起时,我运用了同样的方法,采用小组内读一读,议一议,写一写的方式学习。我要求孩子们先联系课文及生活实际,走进阿曼达的内心世界,再写出阿曼达在废墟下的内心活动与言行,

6、最后声情并茂地读出来。通过读写融情来体会:是父亲的承诺,是父亲的爱给儿子带来了巨大精神力量!儿子对他人的爱,是父爱的传承!就这样,孩子们在一步一步地品读中感悟到了父子爱的力量源泉,既突破了教学重难点,又达成了学习目标。案例反思: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时,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读懂”既包括读懂这句话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也包括读懂作者用来表达情感的语言形式,了解课文的语言特色。这个教学环节,我意在让学生领悟“父亲”的了不起,受到崇高亲情的感染和熏陶,同时让学生消化、吸纳课文的语言,掌握课文的语言形式。教学活动追求什么目的,要达到什么结果,都会受到教学目标的指导和制约。可以说,整个教学过程都受教学目标指导和支配;整个教学过程也是为了教学目标而展开。如果教学目标正确、合理,就会导出有效地教学;否则就会导致无效的教学。所以,教学目标可以被看做是教学活动的“第一要素”,确定准确、合理的教学目标也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首要工作或第一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