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天然气地质复习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3942624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石油天然气地质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石油天然气地质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石油天然气地质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油天然气地质复习资料(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石油天然气地质学复习资料1、Petrol eu m i s a n atu ra lly oc c ur ring cmplexo f hydrocarbo ns widel yd i st ri bute d in the sedime n tary r ock s o f E a rths c r us t .2、Rese r v o ir : any p orous and perm ea b le rock that yields oil or gas .3、 干酪根:通常将岩石中不溶于碱、非氧化型酸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有机组分定义为干酪根(Ke r og en)4、地温梯度:深度每增加

2、100m所增加的温度(C)数值叫做地温梯度(C/100m).5、二次运移:是指油气自源岩中排出并进入邻近运载层以后沿储层、断层、裂缝、不整合面等通道的运移6、 含油气盆地:有过油气生成并运移聚集形成工业性油气藏(田)的沉积盆地、构造盆地或地貌盆地,通称含油气 盆地。7、油气聚集作用:油气由形成时的高度分散状态到聚集起来成为油气藏的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作用,统称油气聚 集作用。8闭合面积:通过溢出点的水平面与储集层顶面及其它封闭面(如断层面、不整合面、尖灭带等非渗透面)所交切构成的闭合区的面积。9、烃源岩:曾经产生并排出了足以形成工业性油、气聚集之烃类的细粒沉积岩。10、排驱压力:压汞实验中,汞样

3、开始大量注如岩样中的压力1 1。矿化度:单位体积内水中所含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量。通常叫做水的矿化度1 2.储层,盖层:凡是具有一定连通空隙,能使流体储存并在其中渗滤的岩石层称为储集层。位于储集层上方,能够阻止储集层中的烃类流体向上逸散的岩层。13. 圈闭:圈闭是储集层中可以阻止油气向前继续运移,并在那里储存起来成为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14. 天然气的主要任务 :Th e ma in tasks of petro l eu m geo l og y ar e to deal w i tht he pro ce s s of p e tro l eum g e n er at ion, m

4、i gra tio n , a cc u mulat i on a n d di s tri b uti on as wel 1。1 5。门限温度(压力):生油数量开始显著增长的温度成为门限温度与之对应的深度叫做门限深度。1 6.初次运移:油气从细粒的生油岩向外排出的过程17。 TTI值:有机质成熟度主要受温度和时间的控制,因此,根据温度和时间定量计算有机质成熟度的方法称TT I 法。即时间-温度指数,简称TTI值.18。 石油的馏分:是利用组成石油的化合物各自具有不同沸点的特性,通过对原油加热蒸馏,将石油分割成不同沸点范围的若干部分,每一部分就是一个馏分组分:汽油、煤油、柴油、重油、沥青19

5、。 油田水的产状主要有吸附水、自由水、毛细管水。根据油气水的关系又分为底水、边水 .来源:沉积水、渗入 水、深成水、成岩水石油与天然气组成、物理性质的差异:天然气中主要是甲、乙、丙、丁烷。石油几乎囊括了烃类的所有成员,至少是大部分成员天然气成分的分子量较小分子结构简单;石油的分子量从从小到大均有结构也复杂得多。天然气中非烃成分主要是 CO2、H2S和N2。石油中含 O SN及其它杂元素的非烃有机化合物要复杂的多。天然气是单一气 相,石油是液相为主的气、液、固三相混合物。由此而导致密度、粘度、溶解度、压缩性、吸附性和扩散性等物理 性质上的差别。,生物物质的主要生化组成:脂类化合物、碳水化合物、蛋

6、白质、木质素陆海相石油的区别:海相石油以芳香一中间型和石蜡-环烷型为主,饱和烃占石油的2 5 70 %,芳烃占总烃的25-60%。陆相石油以石蜡型为主,部分为石蜡环烷型饱和烃占石油的60 90%,芳烃占总烃的1 0-20%含蜡量高是陆相石油的基本特征,高蜡石油都产于陆相环境中海相石油一般为高硫石油,而陆相石油一般为低硫石油海相石油中钒、镍含量高,且V/Ni 1;而陆相石油中钒、镍含量较低,且V/Niv1。此外,钒、镍主要存在于卟啉类化合物中,海相石油富含钒卟啉,而陆相石油富含镍卟啉。第三系海相石油的S C值一般大于-2 7%0,而陆相石油的S 13C值一般小于29%o。简述按化学分类,干酪根的

7、类型及特征I型干酪根:富含脂肪族结构,富氢贫氧,H/C高,一般为1.5 17,而C/C低,一般小于01,是高产石油的干酪根,生烃潜力为0 40.7。 H/ C 较高,约 1。3 1。5,0 /Cn型干酪根:富含脂肪链及饱和环烷烃,也含有多环芳香烃及杂原子官能团较低,约0。10.2,其生烃潜力较高,生烃潜力为0。30。5。川型干酪根:富含多芳香核和含氧基团。H/C低,通常小于1。0,而(VC高,可达0.20.3,这类干酪根生成液态石油的潜能较小,以成气为主,生烃潜力为0。10。2。简述机质演化各阶段的划分依据和主要产物:1 成岩作用阶段 - 未成熟阶段:从沉积作用使沉积有机质进入埋藏状态开始,

8、直至达到门限深度为止。这种高分子地质聚合物就是沉积岩中干酪根的前身。保存在沉积物中的有机质, 随着埋藏深度的加大 , 沉积物固结成岩 , 在缺氧环境下经历了复杂的分解和缩合作用 , 完成了从生物有机质到干酪根的转化阶段此阶段为有机质的早期转化阶段。 2深成作用阶段 - 成熟阶段:随着埋藏加深,地温逐步升高。有机质将进入热催化转化阶段。这一阶段温度的作用 显著,通常伴有粘土催化作用;对于埋藏较浅或地温梯度较低地区时代较老的地层中的有机质来说, 可有较明显的时间因素的补偿作用 . 先期为地质聚合物的干酪根继续向较低分子的地质单体物质转化. 深成阶段是主要的生油阶段. 这个阶段也可以说是石油成因现代

9、概念的核心. 该阶段的中期是干酪根生油的高峰期; 此阶段的晚期随着温度进一步升高,热催化优势逐渐转变为热裂解优势,主要形成凝析油和湿气。3 准变质作用阶段 - 过成熟阶段 : 准变质或预变质作用是深成作用向变质作用的过渡。 随着埋藏深度的进一步加深 , 在较高温度的作用下 , 有机质的热裂解反应迅速进行。后成阶段中即使是已经生成的液态烃和重烃气也将裂解成热 力学上更稳定的甲烷 . 有机质释放出甲烷之后其本身进一步聚缩 , 最终将成为石墨 .简述影响碎屑岩储集层储油物性的因素 . 沉积作用是影响砂岩储层原生孔隙发育的因素矿物成分 : 矿物的润湿性强和抗风化能力弱,其物性差。岩石结构:包括大小、分

10、选、磨圆、排列方式 . 当分选系数一定时 , 粒度越大,有效空隙度和渗透率越大;粒度一定 时,分选好,孔渗增高 立方体排列,孔隙度最大 , 渗透率最高。杂基含量:含量高 , 多为杂基支撑 , 孔隙结构差 ; 以泥质、钙泥质胶结的岩石,物性好。 成岩后生作用是对砂岩储层原生孔隙的改造及次生孔隙形成的因素 压实作用结果使原生孔隙度降低;胶结作用使物性变差 ; 溶解作用的结果,改善储层物性。 背斜、断层圈闭的成因、特点 构造圈闭的分类:背斜圈闭、断层圈闭、刺穿圈闭、裂缝性背斜圈闭、多因素构造圈闭。背斜圈闭:形成条件主要是储集层发生弯曲变形 , 形成向四周倾伏的背斜,其上方被非渗透性盖层所封闭 , 下

11、方和下 倾方向被水体或与非渗透性岩层联合封闭而成。主要有岩层受侧向挤压而成;或差异性升降运动而造成。也可以与 断层活动有关 ( 如逆牵引背斜 ). 此外, 地下塑性物质的上升活动 , 亦可形成背斜圈闭 .特点: 1 可以对称,可以不对称 , 甚至可以倒转、2 可以完整 , 可以被断层复杂化 .3可以单一背斜形态,也可以由若干线装背斜形态组成、4 圈闭向下往往垂直延伸穿过厚度相当大的沉积层。断层圈闭成因: 1 断层本身的封闭性2 构造图上 , 断层线与断层等高线能否构成一个闭合圈。特点:(1)油气层上倾方向或各个方向被断层所限(2)断层发育使油气藏复杂化 , 断层油气藏常具有多、杂、乱、散的特点

12、。(3)断层附近储集层渗透性变好。4 )断层油气藏的闭合高度和闭合面积取决于断距大小,盖层和储集层厚度, 同时还与断层位置及性质有关。( 5)油气富集带常在断层靠近油源一侧。简述油气藏形成的基本条件。 具丰富的油气源条件:盆地中油气源是油气藏形成的首要条件,油气源是否丰富取决于成烃拗陷的大小,烃源岩的成烃条件和成烃演化史。要具有足够大的成烃拗陷,生油岩的面积要大,厚度要厚;生油岩的质量要好, 有机质丰度高,类型好 , 要达到成熟。 具有良好的储集层和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传输条件:储集层的储集物性好,孔隙结构好;要具备良好的生、 储、盖组合形式,最佳的生油岩厚度,最佳的砂泥岩百分比。 具大容积

13、的有效圈闭 : 圈闭容积要大,形成时间要早,距油源近,闭合高度要高,盖层封闭能力好 . 有良好的保存条件:构造运动不要太强烈或地下水活动不活跃,保证圈闭容积不改变或不破坏,圈闭中的油气不受氧化变质。同生断层有关的逆牵引背斜圈闭及其油气藏。 所谓逆牵引背斜是指同生断层上盘的沉积岩层在向下滑移过程中,因逆牵引作用而形成的滚动背斜。 这类背斜圈闭的特点是: 位于同生断层下降盘 , 多为小型宽缓的不对称短轴背斜;邻近断层翼较陡,远离断层-翼较缓 ; 轴向与断层线近于平行 , 常沿断层成串分布。 背斜高点距断层较近,且高点向深部逐渐偏移,其偏移的轨迹大体与断层线平行。 逆牵引背斜的构造幅度为中间层大,向深、浅层变小。 逆牵引背斜形成时间早 , 有利于油气早期聚集。 同生断层弯曲度及其活动强度对逆牵引背斜的宽度和幅度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一般断层面的弯曲度愈大,倾角愈缓 , 断距愈大 , 造成的逆牵引背斜的宽度和幅度也愈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