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3941587 上传时间:2023-11-23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9.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1、区别:近体诗就是格律诗,包括绝句和律诗。也称为今体诗。在唐以前的诗称为 古体诗(不包括所谓的“齐梁体”),还有唐以后不合近体的诗也称为古体诗。 那么古体诗与近体诗有什么区别呢?总的来说可以从句法、用韵、平仄上来区 别。在句法上,古体诗每句的字数不一,每首诗的句数也可以不一样。而近体 诗只有五言和七言两种(绝句为四句,律诗为八句。超过八句的为排律或称为 长律。)在用韵上;古体诗每首可用一个韵,也可以用二个或二个以上的韵,也就 是说可以在一首中换韵。而近体诗每首只可以用一个韵,再长的排律也不可以 换韵。古体诗可以在偶数句押韵,也可以在奇数句偶数句都押韵。近体诗只

2、在 偶数句上押韵(除第一句可押可不押。)古体诗可用平声韵也可用仄声韵。而 近体诗一般只可用平声韵。在平仄方面,古体诗不讲究。而近体诗是十分讲究的。 在律诗中,第一、二句为首联、三、四句为颔联,五、六句为颈联,七、 八句是尾联。颔联和颈联必须句形一样,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十分工整。实 际上三、四、五、六就是二副绝好的对联。古体诗是与“近体”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以前,除楚辞体外的各种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古体诗 格律比较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宽,除七言的柏梁体句句押韵外,一般都 是隔句押韵,韵脚可平可仄,亦可换韵。篇幅长短不限。句子可以整齐划一为四 言、五言、六言、七言体,也可杂用长

3、短句,随意变化,为杂言体。五言和七言古体诗作较多,简称“五古”、“七古”。杂言有一字至十字以上, 一般为三、四、五、七言相杂,而以七言为主,故习惯上归入七古一类。汉魏 以来乐府诗原是配合音乐的,有歌、行、曲、辞等。唐人摹仿前代乐府而作, 有沿用乐府古题的如李白蜀道难,有即事名篇另立新题的如杜甫“三吏”、 “三别”、白居易新乐府,都已不合乐,实属古体诗范围。另外,唐以前即有 以四句为单位的绝句,或称“古绝句”,唐时也有作者,与讲究平仄的近体绝句不同,也属古体诗一种。2、联系:古体诗在发展过程中与近体诗有交互关系。南北朝后期有一部分诗作开始讲求声律、对偶,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格律,是 古体到近体间的过

4、渡形式,或称“新体诗”。唐代一部分古诗有律化倾向,如王勃 滕王阁为古体诗,但它平仄合律,全篇八句,在声律上近似分押仄、平两韵 的两首七言绝句。唐代律诗格律定型之后,诗人们的古体作品中更常溶入近体 句式。如王维、李颀、王昌龄、孟浩然等人的五古中颇有律句、律联。歌行体 如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等名篇中,也有不少句子是入律的。而有的 诗作者则有意识与近体相区别,多用拗句,间或散文化,李白、杜甫、韩愈等均 有所创造。后来明、清学者自觉注意到古诗溶入律句和用拗句避律的现象。清 代王士 更认为古诗有平仄,于是赵执信、翁方纲等人专门研究古诗声调。他 们的研究,对于诗歌创作时自觉区别古体、近体声律不无贡献,但由于忽视古 诗实以自然音节为主,因此颇有牵强,以至被讥为“不见以为秘诀,见之则无 用”(崔旭念堂诗话)“互见法”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开创的一种写作方法。即是将一个人的事迹分散 在不同的地方,而以其本传为主;或将同一件事分散在不同的地方,而以一个地 方的叙述为主。互见法分为人物互见法和事件互见法两种。史记特别注意人 物形象和事件的统一性,为了既不伤害这种统一性,又能忠于史实,常常把一些 不宜在本传写的材料安排到别的篇章中。通过人物和事件的互见法,司马迁使史 记既有了史学的可信性,又有了文学的可读性。这就是苏洵所说的“本传晦之,而他传发之”的方法互见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