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936412 上传时间:2023-08-04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株洲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株洲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株洲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株洲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株洲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株洲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株洲旧城区城市更新规划.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项目基本情况规划地段位于株洲市区城市中心区,西临湘江,西北以白石港为界(另包括石峰区的桥梁厂和电厂区域),东北至红旗路,东到东环大道,东南至庆云山路、芦淞路、株醴路。是旧城的中心和株洲第三产业发展的主导区域,担负着城市最重要的产业功能。规划区涉及芦淞区建宁办事处、建设办事处、庆云办事处、龙泉办事处、贺家土办事处,荷塘区茨菇塘办事处、月塘办事处和石峰区响石岭办事处等,现状常住人口约30.4万人,现状用地19.05平方公里。二、规划重点1、贯彻株洲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对中心区的要求和功能定位;2、合理配置用地资源,调整现状不合理用地,适当减少居住用地,外迁工业企业,增加商业(务

2、)金融用地;3、改善环境及服务功能,增加绿地及公共设施用地,提高区内环境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4、完善道路交通系统,增加市政基础设施用地。三、规划理念城市系统织补1、织补的目标创造富有活力、生态环境良好、具有文化特色、充满情趣、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中心区,成为建设长株潭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手段。2、织补的对象株洲的城市织补应与株洲城市发展特点密切相关,对象是基于城市结构的各个城市系统,包括:城市生态系统、城市功能系统、城市交通系统、城市空间系统、城市社会系统。3、织补的原则 从城市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两个方面统筹,对株洲旧城区进行整体性、系统性织补。主要包括6个原则:1)以生态织补为先

3、导,充分利用和改善现有环境资源,突出地方环境特色;2)以产业、用地调整为契机,尊重现实,逐步优化城市格局;3)以交通基础设施织补为重点,逐步构筑公交优先、步行舒适的道路与交通系统;4)以公共服务设施织补为带动,整体改善城市日常生活服务网络;5)以城市项目为突破,织补和延续城市的肌理与文脉,构建富有都市氛围和地方建筑文化的城市场所与形态。6)以社会织补为目标,建设和谐、包容的城市社区。四、城市结构功能结构框架:一轴一带构功能、两楔一带连空间、一核三心筑活力、设施成带利服务。城市级别的大型公共设施、商业、商务设施集中于一轴一带,呈十字形态服务整个旧城;白石港和建宁港两个绿楔通过湘江风光带的连接,形

4、成开放空间的主体构架;中心商圈是城市商业商务内核;白石港-湘江节点、火车站跨线节点、红旗广场城市副中心构成具有一定区域影响力的主要发展中心;片区级别的公共服务设施向铁东路、服务环集中,形成带状服务,与城市住区的接触面最大化。五、功能引导区的划分株洲旧城分为17个功能引导区。 1、按照与结构的关联度,可分为两类:重点功能引导区与结构相关的片区,共9个。普遍功能引导区与结构关联较弱,强调自我完善,共8个。2、按照功能分,17个功能引导区分为5类:a、以商业、商务和公共设施为主的引导区2个,分别是中心商圈、特色商业聚落。b、以绿化休闲为主的功能引导区2个,分别是体育休闲区、生态休闲区。c、以市场为主

5、的功能引导区3个,分别是市场限定区、红岗路市场区、洙醴路市场区。d、居住与其他功能复合型引导区6个,分别是工业遗迹的文化复兴区、SOHO式生活聚落、教育居住社区、商务型城市副中心、商业商务混合区、601厂区及生活区。e、居住为主的功能引导区4个。功能引导区划分图六、用地规划1、居住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适当疏散并重新分配中心区人口,缓解中心区的压力,以提高居住质量为目标;本片区规划控制31万人左右。2、公共配套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以人口为基础分三级进行配置,分别为城市级、片区级和社区级,规划区划分13个片区、60个社区,各级别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如下:分级类别序号用地面积(ha)所处位置备注市级设施

6、文化娱乐设施01.千金影都0.32中心广场现状02.市新华书店0.20中心广场现状03.市图书馆0.47文化园现状04.市博物馆0.40文化园现状05.幼儿游乐场0.19文化园现状06.铁路文化宫1.16新华西路东现状07.市青少年宫2.42红旗广场西现状08.株洲影剧院0.2金都商厦北规划09.游乐用地3.84文化园规划10.影剧院用地0.35市政协西规划体育设施01.市体育公园3.81建设路、体育路西南现状医疗卫生设施01.市一医院1.99车站路、沿江路东北现状02.市四医院0.36建设南路现状03.市妇幼保健院0.33建设南路、保育巷东北现状04.市中医院2.67人民中路现状05.市人民

7、医院3.12新华西路、新屋街东南现状06.市职业病防治所1.33市汽车城东南现状07.市药品检验所0.51市电业局北现状08.市军部休养所0.65家居装饰材料市场南现状中学01.市一中4.15王塔冲路北现状02.市八中4.40沿江路、贺嘉路东北现状03.市十三中4.67文化路南现状04.市实验中学3.72育才路西现状05.中学2.65天鹅湖(中等职校原用地)规划片区级设施文化娱乐设施01.六0一电视台0.12六0一医院南现状02.汽齿俱乐部0.48新华西路东现状03.影剧院用地3.47株洲电厂区域规划04.图书展览用地12.51株洲电厂区域规划05.图书展览用地21.03株洲电厂区域规划06.

8、图书展览用地30.69株洲电厂区域规划07.图书展览用地42.15株洲电厂区域规划08.游乐用地10.67钻石路西规划09.游乐用地20.51六0一医院西规划10.游乐用地30.56东环路西规划11.游乐用地40.69天鹰驾校北规划12.游乐用地50.25王塔冲生活区南规划体育设施01.体育场馆用地10.74六0一厂区域现状02.铁路运动场1.12月塘路与新屋街间现状03.体育场馆用地20.64株洲电厂区域规划04.体育场馆用地30.69六0一厂区域规划06.体育场馆用地40.95市木材公司南规划07.体育场馆用地51.27龙泉路南规划08.体育场馆用地62.48市保险公司东规划医疗卫生设施0

9、1.麻纺厂职工医院0.37市麻纺厂区域现状02.湘安医院0.37建设中路现状03.六0一医院2.10六0一厂区域现状04.汽齿医院0.44新华西路现状05.医院用地10.18合泰大街现状06.医院用地20.11合泰大街现状07.医院用地30.42龙泉路南规划08.医院用地40.70建宁大道南规划中学01.株洲铁路一中2.42新华西路现状02.六0一子第中学4.92大坪路、茨菇塘路东北现状03.融城实验学校1.21市青少年宫南现状04.中学2.55天鹰驾校西规划社区级设施每个社区配置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一处,中心配置卫生服务站、文化活动站,建筑面积约500-800m2;配置社区开放空间,包括绿地和广

10、场,用地面积不小于0.5公顷,需配备花木草坪、桌椅、儿童设施等;配置体育活动场地;按社区居住人口配置小学和幼儿园,每一万居住人口幼儿数约为200个,小学生数约为600个,幼儿园按25人/班、0.05ha/班配置,小学按45人/班、1.0ha/12班配置;农贸市场原则上每个社区配置一个,建筑面积不少于1500m2;公厕配置:商业设施及流动人口高度密集地区按间距300-500米配置,其余地段按每2500人3000人配置一座。3、工业仓储为改善旧城中心区环境质量,充分挖掘土地潜力,逐步对该区域中小型企业进行退二进三,实施搬迁和置换。4、绿地规划绿地约301.21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9.7 m2 。

11、序号名称用地面积(ha)所处位置备注1神龙公园27.38北起贺嘉路,南到公园路,东起沿江路,西至建设路现状2体育公园4.67北起公园路,南到体育路,东起沿江路,西至建设路现状3文化园14.2北起红港路,南到纺织路,东起建设路,西至人民路现状4天鹅湖公园25.68北起红港路,南到天鹅湖水面,东西与铁路相邻现状5东湖公园44.39北起合泰路,南到石宋路,东起铁东路,西至文化路现状6龙泉公园26.33浙赣线以北,东环线以西,铁东路以东规划7白石港风光带38.26白石港沿线整治改造8建宁港风光带10.63建宁港沿线整治改造9湘江风光带10.92湘江沿线整治改造10街头绿地及社区小游园98.75120处

12、总计301.21ha用地规划图七、道路交通(一)道路规划规划区新增主干道有铁东路、新塘路、石宋路、文化路东段等共计16323米,新增次干道有明湖路、水仙路、果园路、龙泉路、荷叶冲路、荷塘路、华湘路、东湖路等共计21185米,新增支路80128米。(二)公共交通规划形成绿色交通体系、完善公共交通与步行系统是株洲在建设两型社会背景下建设低碳城市的重要途径,包括轨道交通普通城市公交慢行公交(清洁能源车辆)自行车与步行四个层次。1、公交模式确立公交分级制度、倡导边缘截流、慢行公交与社区功能融合。2、轨道与城市公交一是轨道交通疏解城市主要功能区的大量人流,并影响城市功能结构;二是城市公交主要联系各个街区

13、,其重要节点选择在城市重要商业功能区内。3、慢行公交慢行公交作为城市公交的有力补充,以清洁能源交通工具为主,形成滨江一带和城市中若干环线,服务半径尽量覆盖片区、社区级别公共设施。4、主要交通枢纽 新华路-火车站交通枢纽、新华路-320国道交通枢纽、电厂区域交通枢纽、株醴路-东环路交通枢纽。5、自行车与步行系统1)沿江、白石港、建宁港、社区公共设施服务环是城市最重要的非机动车与步行通道;2)建设路、新华路、铁东路作为城市复合功能道路,担负着主要城市功能区的连接作用,应当加强其非机动车与步行的畅通性、连续性;3)工业遗迹的文化复兴区、中心商圈(包括市场群)、红旗广场商务型副中心是城市最重要的三个步

14、行区域;4)建立垂直滨江的步行通道体系;5)步行区域内需要有地铁站点作为支撑,同时保证公交站点高密度。(三)停车站场布局1、旧城入口处的轨道交通站点周围考虑停车换乘点(P+R);2、轨道交通站点周边考虑社会停车场;3、城市主要商业、商务功能引导区,主要城市活力节点周围设置社会停车场;4、重大基础设施(医院、学校)周边不设停车场站,在相邻街区设停车场,保证基础设施出入快捷性。规划区范围内新增的道路,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见下图。新增道路规划图八、重点区域城市设计(一)湘江风光带沿岸城市设计1、设计目标1)打造“东方莱茵河”风光带与城市融合;城市岸线蓬勃;诗意的生活空间;岸线生态而壮美;富有特色的建筑景观。2)湘江首善株洲的湘江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