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泻心汤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868711 上传时间:2023-10-2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半夏泻心汤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半夏泻心汤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半夏泻心汤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半夏泻心汤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半夏泻心汤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半夏泻心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半夏泻心汤(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原文伤寒论149 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 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 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方十五。 半夏(洗,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甘草(炙,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擘,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须大陷胸汤者,方 用前第二法。(一方用半夏一升。) 2,原文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十)半夏泻心汤方:半夏半升(洗)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人参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

2、 甘草(炙)三两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半夏泻心汤出自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撰伤寒论,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 干姜、人参、大枣七味药组成,方中重用半夏和胃降逆止呕,为全方之君药;黄芩、黄连苦 寒泄热;干姜、半夏辛温散寒,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更佐人参、大枣、炙甘草补益脾胃, 共达调和中焦脾胃升降之功。本方为少阳误下成痞所设,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攻补兼施、 调和脾胃的代表方剂。因其配伍精当,效专力宏,故后世广泛应用于各种消化系统等疾病的 治疗。在应用半夏泻心汤时,应重点掌握寒热虚实四要点。 一为虚:脾气虚、胃阳弱而见乏力便溏、泄泻; 二为实:气机升

3、降失常而见胃脘痞满、腹胀; 三为寒:胃阳不足而见恶食生冷、脘腹冷痛; 四为热:脾胃运纳不健、食积化热上蒸而见口舌生疮、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数等。 近年来药理研究证明本方能增加胃黏蛋白的含量,显著降低溃疡指数,具有抗胃溃疡作 用,是一个有效的胃黏膜保护剂。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加强胃黏膜、黏液屏障作用,促进黏膜 细胞再生修复、胃黏蛋白分泌及加强黏蛋白合成等,加快了溃疡的愈合过程。本方能促进机 体清除氧自由基,减轻或阻断组织的脂质过氧化反应,同时提高 sod 活力。动物实验发现其 可增强大鼠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自由基对胃黏膜上皮细胞的损伤作用和致癌致突变作用。该 方对正常机能下的胃肠运动无明显作用而对偏

4、抑或偏亢机能状态下的胃肠运动具有 “双向 调节作用”体外药敏试验发现,本方对幽门螺杆菌(hp)有一定的抑杀作用,其单味主药 黄芩、黄连对 hp 亦具有明显药敏作用。该方还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和抗缺氧作用。据临床 研究报道,本方对消化性溃疡、慢性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窦炎、胃脘 痛、贲门痉挛、幽门梗阻、肠炎、腹泻、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复发性口疮等消化道疾 病、妊娠恶阻等妇科疾病以及泌尿、生殖、呼吸、循环、血液等系统多种疾病均有明显疗效。巧妙化裁,衍化出八种泻心汤若兼肝郁化热,肝气横逆者,可加入四逆散加强疏肝解郁和胃之功,称为疏郁泻心汤; 若兼肝脾不和,脾虚气陷,见腹泻肠鸣较甚者

5、,可加入痛泻药方以疏肝补脾,升清止泻,谓 之升清泻心汤;若兼肝气犯胃,痰浊上逆,见呕逆剧甚,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可加入苏子梗、旋覆花,以加强降逆化痰,而成降逆泻心汤;若出现脾胃失和,痰湿壅滞,肺失肃降 者,可加入桔梗、贝母、百部等,以疏调脾胃气机,宣肺化痰止咳,衍化为宣肺泻心汤;若 加入内金、薏苡仁,能调和脾胃,消滞化机,谓之开胃泻心汤;若加入藿香、佩兰、厚朴, 具有理气和中、芳香化浊之功,称之化浊泻心汤;以半夏泻心汤合小陷胸汤,为宽胸泻心汤, 具调和脾胃、宽胸散结之功;以半夏泻心汤加元胡、佛手为散痛泻心汤,具调和脾胃、行气 止痛之功。医案数例:一、浅表糜烂性胃炎患者高某,女,45 岁。因胃

6、脘疼痛,反复发作一年余,伴有嘈杂 泛酸,进食后加重,胀满、嗳气,纳谷无味,口干欲饮,舌质红,苔黄厚。电子胃镜检查可 见胃底、胃体处充血、水肿、点片状出血点,大便隐血试验(+)。予解痉、消炎、抑酸治疗 无效。后用半夏泻心汤水煎服,连服3 剂后疼痛消失,大便隐血(-),继服2 周剂后好转出 院。二、慢性肾盂肾炎黄某,女,37岁。1999年10 月6日初诊。慢性肾盂肾炎病史5年, 发热伴有颜面、双下肢水肿1周。现恶寒发热,t38.6C,腰痛伴腹痛,尿频量少,尿痛, 有灼热感,色黄,口渴欲饮,但饮不多,恶心,呃逆,纳差,疲乏懒言,舌质淡,苔黄白腻 脉弦滑。尿检白细胞(+),蛋白(+),红细胞少许。诊断

7、为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中医 诊为水肿。此乃湿热蕴结中焦所致。治宜和胃降逆,清热利湿。方用半夏泻心汤加苏叶 10g, 竹叶15g,土茯苓15g,薏米仁30g,车前子15g.每日1齐U。药后惟感纳差,精神欠佳,他 症消失,复查尿常规在正常范围。后以补益脾肾之药调理善后。笔者认为辛开苦降法的应用 不拘泥于此,通常达变可治多种病证。本例水肿与半夏泻心汤所治之症虽异,然病邪遇郁, 气机闭阻,升降失调,清浊不分之病机则相同,故应用半夏泻心汤以通闭泄结,调理气机, 升清降浊,使气机畅,清浊别,诸逆平。三、慢性结肠炎邓某,男, 52岁,农民。 2001年9月3日初诊。患者患泄泻30余年, 经结肠镜诊断为慢性

8、结肠炎,虽经多方治疗,疗效不著。病人五更泄泻,大便稀溏,每日3 4 次,稍进油腻则加剧。曾服四神丸、参苓白术散、附子理中丸、痛泻要方、乌梅丸等,见 效甚微,或服药时见效,停药辄复。详问病情,除泄泻外,伴见倦怠乏力,精神疲惫,饮食 甚少,过食则胃胀不适,腹中冷痛,夜寐不宁,平素常患口疮,厌食生冷油腻之物。舌红、 苔薄黄,脉沉细略数。证属脾虚失运,寒热错杂。治宜健脾补中,平调寒热。方用半夏泻心 汤加补骨脂10g、五味子6g、炒白术、炒山药各15g、焦三仙各15g.水煎服3剂后,纳谷略 增,精神好转,腹胀消失,腹痛亦减,仍感倦怠乏力,大便每日2次,第1次已成形,第2 次仍溏,舌淡红苔薄白,脉沉细。效

9、不更方,原方继进5 剂。精神较好,饮食增进,口疮未 再发作,夜寐安稳,舌脉正常。要求调方,巩固疗效,继以保和丸以调理善后而愈。四、美尼埃综合征张某,女, 40岁,自诉眩晕症6年,病情发作时天旋地转,目不能 开,开则呕吐,喜卧静睡。西医诊为美尼埃综合征,多次用西药治疗,能暂时控制病情,但 容易反复。近日因冒雨劳动而发病,刻下眩晕喜卧,动则加剧,目不能开,伴有呕吐,倦怠 懒言,少气乏力,自汗,纳减便溏,头晕及四肢倦怠沉重,贪睡,不思饮食,舌红苔薄黄腻, 脉弦。证属湿热痞阻中焦,治宜辛开苦降,祛湿通络止眩。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天麻5g、白 术15g、茯苓15g、陈皮6g.服 1剂眩晕止,2服纳食香。继服

10、1月,巩固疗效,随访至今,未见复发。一、呕利痞刘渡舟医案:张某某,男,素嗜酒。1969 年发现呕吐、心下痞闷,大便每日两三次而不 成形。经多方治疗,效不显。其脉弦滑,舌苔白,辨为酒湿伤胃,郁而生痰,痰浊为邪,胃 气复虚,影响升降之机,则上见呕吐,中见痞满,下见腹泻。治以和胃降逆、去痰消痞为主。 拟方:半夏1 2克,干姜6 克,黄芩6 克,黄连6克,党参9 克,炙甘草9克,大枣7枚。 服 1 剂,大便泻下白色胶涎甚多,呕吐十去其七。又服1 剂,则痞利皆减。凡4 剂痊愈。按语:本案辨证时抓住心下痞而确定为泻心汤证;根据恶心呕吐及有嗜酒酿痰的病史而确 立为痰气痞,所以服用半夏泻心汤后从大便泻出许多白

11、色痰涎而愈。可见古人所谓半夏泻心 汤治疗“痰气痞这一说法并非虚妄。二、腹胀岳美中医案:徐某某,男,42岁,1958年8月起食欲不振,疲乏无力,大便日24次、 呈稀糊状,腹胀多矢气,曾在长春某医院诊断为“慢性肝炎 ,治疗 1o 个月出院。此后因 病情反复发作, 5 年中先后4次住院,每次均有明显之肠胃症状。1964年元月住入本院, 8 月 7日会诊。经治医师报告:病人肝功能正常,谷丙转氨酶略高,在150180 单位之间。惟消化道症 状明显,8个月来多次应用表飞鸣、胃舒平、酵母片、黄连素治疗,终未收效。现仍食 欲不振?口微苦,食已胃脘满闷腹胀,干噫食臭,午后脘部胀甚,矢气不畅,甚则烦闷懒言, 不欲

12、室外活动,睡眠不佳,每夜24小时,肝区时痛。望其体形矮胖,舌苔白润微黄,脉 沉而有力,右关略虚。为寒热夹杂,阴阳失调,升降失常的慢性胃肠功能失调病症。取用仲 景半夏泻心汤,以调和之。党参9克,清半夏9克,干姜45克,炙甘草45克,黄芩9克,黄连3克,大枣4 枚(擘)。以水5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渣再煎取200毫升,早晚分服,日一剂。药后诸症逐渐减轻,服至40余剂时,患者自作总结云:治疗月余在5个方面有明显改善。 食欲增进,食已脘中胀闷未作,腹胀有时只轻微发作,此其一;精力较前充沛,喜欢散步及 室外活动,时间略长也不感疲劳,此其二;大便基本上一日一次,大便时排出多量气体,消 化较好此其三;肝

13、区疼痛基本消失,有时微作,少时即逝此其四;睡眠增加,中午亦可睡 半小时许,此其五。多年之病,功效明显,后因晚间入睡不快,转服养心安神之剂。按语:病程既久,反复发作,脾胃虚弱于前;便溏腹胀,神疲懒言,口干微苦,舌苔微黄, 寒热错杂于后。终至气机痞塞,升降失常而见心下痞满,干噫食臭,矢气不畅。用半夏泻心 汤补益脾胃,辛开苦降,调理寒热,毕数功于一役也。坚持服用,终使顽疾尽拔。三、反胃俞长荣医案:郑某某,男, 32岁, 1 964年3月2 1日就诊。两年来不时发生朝食暮吐或 暮食朝吐。近来发作更频,每一、二日便呕吐一次。呕吐物除食物外,尚有多量酸水。平时 口淡无味,食后胃脘胀满,郁闷不舒,心中嘈杂,

14、腰痛,肢末欠温,大便尚可,小便清长, 次数增多。唇色红赤,舌质红,舌苔薄白而滑,脉沉细弱。诊为土虚木乘,胃气上逆。治拟 抑肝和胃。予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半夏、白皮参各9克,黄连、黄芩、干姜、吴萸各6克,炙草3克,大枣3 枚。服4剂。4月9 日二诊:治疗以来,仅轻微呕吐两次。吐出物系清水、痰涎,夹少许食物,无酸味。 心中嘈杂已除,但时时清涎自涌,肢末欠温,小便仍清长而频。唇色、舌质转正常,舌苔薄 白而滑。予半夏泻心汤去芩、连,加附子、炒白术、补骨脂各9 克,煨肉蔻6克、肉桂12 克(另冲),白皮参易为白晒参。嘱每三日服1 剂,连服1 0剂,语症基本消除。按语:本案反胃已久,显系脾胃虚寒,运化无权

15、,通降失度而致。口淡、脘胀、肢末不温、 溲清,脉沉细弱,乃一派虚寒之象,治宜温中补阳。然唇舌红、心中嘈杂、吐酸,又系内有 郁火之征。总缘脾胃虚寒,膈间有热,形成上热下寒,虚实并见之候。初诊以苦辛通胃之阳 苦寒以制肝之逆;次诊上热已除,倒逆之热渐缓,则宜专温其中下故去苦寒之芩、连,加 桂、附、术、骨脂、肉蔻以温中祛寒。四、不寐李克绍医案:李某某,女性,年约六旬。1 970年春,失眠症复发屡治不愈,日渐严重, 竟至烦躁不食,昼夜不眠,每日只得服安眠药片才能勉强略睡一时。当时我院在曲阜开门 办学,应邀往诊。按其脉涩而不流利,舌苔黄厚粘腻,显系内蕴湿热。因问其胃脘满闷否? 答日,非常满闷。并云大便数日

16、未行,腹部并无胀痛。我认为这就是“胃不和则卧不安。 要使安眠,先要和胃。处方:半夏泻心汤原方加枳实。傍晚服下,当晚就酣睡了一整夜,满 闷烦躁,都大见好转。接着又服了几剂,终至食欲恢复,大便畅行,一切基本正常。按语:中者为四运之轴,阴阳之机。今湿热积滞壅遏胃脘则阴阳不能交泰而失眠。用半夏 泻心汤加枳实泄热导滞、舒畅气机,俾湿热去,气机畅,胃气和,则卧寐安。五、黄疸熊魁梧医案:夏某某,女,41 岁,1980年 6月1 3日初诊。患者于三月前因高烧出现黄 疸,巩膜、皮肤、小便皆黄,黄疸指数26u,大便白而疑为阻塞性疾病,住院80天,因惧 其手术而出院。现头昏-口苦恶心呕吐、胸闷、纳差,胃脘部有痞塞感,右胁痛,不能右侧 卧,大便每日一次,色白,舌质红苔黄,脉缓弱,治宜辛开苦降,疏肝解郁,拟半夏泻心汤 加味。党参15克,法半夏9克,黄连6克,干姜6克,黄芩9克,柴胡9克,杭芍9克, 枳实10克,炒三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