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整理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3864854 上传时间:2023-02-13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环境规划整理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环境规划整理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环境规划整理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环境规划整理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环境规划整理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环境规划整理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整理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绪论1环境规划是人类为使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而预先对自身活动和环境所做 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政府履行环境职责的综合决策过程之一,是约束和 指导政府行政行为的纲领性文件。2环境规划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答:基本特征:整体性、综合性、区域性、动态性、前瞻性、信息密集和政策性强。基本原则:(一)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原则;(二)遵循经济规律,符合国民经济计划总要求的原则;(三)遵循生态规律,合理利用环境资源的原则;(四)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五)系统原则;(六)坚持依靠科技进步的原则;(七)强化环境管理的原则。3、环境规划的基本内容(一)前期环境保护工作(二)环境调查

2、和评价(三)环境模拟与预测(四)环 境目标和指标的确定(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六)重点工程和融资渠道(七) 保障措施第二章环境规划学的理论基础1环境容量是在人类生存和自然生态系统不致受害的前提下,某一环境所能容纳 的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或一个生态系统在维持生命机体的再生能力、适应能力 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承受有机数量的限度。2、环境承载量是某一时刻环境系统所承受的人类系统的作用量。3、什么是环境承载力,它在环境规划中的作用如何?答:环境承载力是某时刻环境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阈值。作用:环境系统具有依靠能流、物流和负熵流来维持自身的稳态,有限地抵抗人类系统的干扰并重新调整自组织形式

3、的能力。4、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概括为:连续性、稳定性、多样性、均衡性、独立性和 更新性。5、实现可持续发展:1、清洁生产及其与可持续发展。2、生态技术。3、做到环 境资源商品化,促进可持续发展。4、以自然资源永续利用为前提的可持续发展 模式6、从环境规划学的角度,如何理解人地系统的协调共生理论?答:人地系统是地球表层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开放的复杂 系统。区域环境规划的成效,应充分体现人地和谐共生这一主线,区域 可持续发展亦在以人地关系协调共生为核心,注重建立人类活动系统内 部和地理环境系统内部,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反馈关系网,力求把人类 活动系统的熵产生降低最低,把地理环境系统为人

4、类活动系统可持续发 展提供负熵的能力提高至最高;力求通过熵变规律,创造一个自然、资 源、人口、经济与环境诸要素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复杂有序的区域人地关系协调共生系统。7、复合系统的结构、功能、特性是什么?答:结构:社会、经济、自然3个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子系统,共同构成 一个庞大的复合生态系统。功能:(1)生产功能,为社会提供丰富的物质和信息产品(2)生活功能, 即为人民提供方便的生活条件和舒适的栖息环境(3)还原功能, 保证城乡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持 续发展(4)信息传递功能,利用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的 信息传递来为人类服务。特性:1、人工性;2、脆弱性;3、

5、可塑性;4、高产性;5、地带性;6、综 合性。8、空间结构理论一一研究人类活动空间分布及其组织优化的科学。9、城市空间结构一一研究城市空间结构特点及其演化规律;城市空间结构演化过程分四个阶段:(1)城市膨胀阶段(2)市区蔓生阶段(3)城市向心体(4)城市连绵带10、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功能区是根据自然条件和土地利用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划分的, 各功能区具有不同的环境承载力,因而对区域内城市的发展规模、产业结构和生产力布局产 生一定限制和影响。11、城市空间结构的环境经济效应:1、企业的汲取效应。2、功能区的邻近效应。3、城市 设施间的协调效应。4、土地利用的密度效应。5、时间的经济效应。6、城市合

6、理配置及对 外联系效应。12、集聚规模经济是指投入、产出(经济效益)随规模而变的一种经济现象企业内部集聚规模经济;布局集聚规模经济一同行业企业的集聚;城市化集聚规模经济-不同行业企业的集聚;13、何谓循环经济,其基本特征有哪些?答:循环经济是对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一种新形态的经济发展模 式。基本特征:(1)循环经济可以充分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最 大限度地减少废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2)循环经济可以实现社会、 经济和环境的“共赢发展”(3)循环经济可以在不同层面上将生产和消 费纳入一个有机的可持续发展框架。14、产业生态学是一门研究社会生产活动中自然资源从源流到汇合的全代谢过程,

7、组织管 理体制以及生产,消费调控行为的动力学机制,控制论方法及其与生命支持系统相互关系的 系统科学。产业生态学的组成:初级生产者、高级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产业生态学的特征:系统性、整体性、未来性、全球化。15、循环经济理论的原则:减量化原则、再利用原则、再循环原则(3R原则)。 产业生态学的原则:开放性原则、闭路循环型原则、本土性原则、经济性原则16、实现循环经济的必要途径(一)推行的必要性1、可持续发展的需要2、突破绿色壁垒的需要3、缓解我国现存压 力的需要(二)途径1、加快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2、加强政府引导和市场的推进作 用;3、经济结构调整中大力发展循环经济;4、提倡绿

8、色消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5、提 高资源高效利用率,营造循环经济的政策环境;6、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促进经济 增长模式的转变;7、构建循环经济的绿色技术支撑体系;8、树立新的观念。第三章 环境规划的内容1、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2、环境规划目标的基本要求具有一般发展规划目标的共性-(2)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3)保证目标的可实施性(4)保证目标的先进性3、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的原则:a以规划区环境特征、性质和功能为基础;b以经济、社会发 展的战略思想为依据;c.应当满足人们生存发展对环

9、境质量的基本要求;d.应当满足现有技 术经济条件;5要求能作时空分解、定量化。4、如何进行环境规划中的环境目标的可达性分析?答:(1)环境保护投资分析;(2)技术力量分析;(3)污染防治技术分析;(4) 其他分析(公民素质分析等)。5、环境规划指标体系是指进行环境规划定量或半定量研究时所必需的数据指标体系。6、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的类型和确定的原则是什么?【填】答:类型:(1)环境质量指标(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 理指标(4)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3 类。原则:(1)整体性原则(2)科学性原则(3)规范性原则(4)可行性原则 (5)适应性原则(6)选择

10、性原则。7、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 和定量的评述。8、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 描述和分析。9、环境规划中的环境预测的类型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答:类型:(1)警告性预测(趋势预测)(2)目标导向型预测(理想型预测)(3) 规范协调预测(对策型预测)主要内容:(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3)环境污染预测(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5)生态环境预测10、环境功能区划: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

11、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 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11、功能区: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特定作用的地域或环境单元12、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依据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依据环境的 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依据行 政辖区划分功能区,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13、结合实际分析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基本过程?答:(1)分析调查评价结果,(2)分析预测的结果。(3)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 标和各项分目标,(4)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5)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 和对策,包括1、污染综合整治措施,2、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

12、保护措施,3、生产布局调整措施。14、方案优化的步骤A分析评价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B经济、环境、社会、生态效益分析C选出最 佳总体方案;D预测方案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E概算投资总和、方向、重点、 构成,评价投资效益。15、环境规划方案决策步骤A、目标制定阶段B、信息调查阶段C、方案设计阶段D、方案评估阶段E、方 案选定阶段F、反馈调查16、环境规划决策机制:即单一的经验型规划方案决策机制、综合的知识型规划决策机制和 系统的智能型规划决策机制,其中系统的智能型规划决策机制是主体机制。17、最高决策者首先在充分考虑决策风险、决策智商。决策机会、决策时效、决策方法、社 会成本核算、决策倾向。

13、18、实施环境规划的形式:A综合型:综合地、系统地完成了环境规划的实施政策,谋求实 施政策相互间适当的调整及有效的执行。B指导方针型:适用于环境实施政策的进行。C公 害防治规划型及特定项目实施规划型。19、环境管理八项制度(1)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3)排污收费制度;(4)环境目标责任制;(5)城 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6)限期治理制度;(7)污染集中控制制度;(8)排污申报登记 和排污许可证制度。第四章环境规划的技术方法1、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 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

14、源的动态变化 进行描述和分析。2、环境预测的主要内容A社会发展预测B经济发展预测-C环境质量和污染预测D其他预测3、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1经济社会的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2.关注科技的进步3突出重点4具体问题 具体分析4、预测方法A定性预测技术B定量预测技术5、社会经济发展预测方法:1、人口预测。2、国内生产总值(GDP )预测。3、能耗预测。4、用水预测方法。6、大气污染预测:A、大气污染源的源强预测(既大气污染物排放量预测)B、大气环境质量变化预测(对污 染物排放造成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7、水环境质量预测重点:1、确定预测目标。2、水质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3、建立水质 预测模式。8、

15、水质基本预测方法:A.水质相关法。B.水质模型法9、做决策决定时:设计备选方案、选择行动方案、实施行动方案10、一般环境规划的决策过程4 个: A找出问题确定目标B拟订备选行动方案C比较和选 择最佳行动方案D方案的实施11、环境规划决策的特征:非结构化特征;多目标特征;基于价值观念的特征12、 决策分析:是决策的方法和过程 选择环境规划的实施方案的过程分为定性决策分析、定量决策分析13、环境系统规划的决策分析模式:一是基于最优化技术来构造的环境系统规划决策分析模 型,可称之为“最优化决策分析模型”;另一种是基于各种备选方案进行系统目标的模拟分析, 从而选择满意方案,可称之为“模拟优化决策分析模型”。14、环境规划决策分析技术:A费用效益(效果)分析B数学规划C多目标决策分析15、以河流问题为例,概述建立河流水质预测系统的一般过程及要点。答:(1)确定预测目标(2)水质等信息的收集和分析(3)建立水质预测模式。第五章水环境规划1、水环境规划是对某一时期内的水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统筹安排和设计。两个有机组成部分:一是水质控制规划(参见水质规划);二是水资源利用 规划。2、类型:依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分为: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