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834116 上传时间:2022-11-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语文七年级下期中考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2014学年七年级下半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总分:100分 时间:120分钟命题人:审题人: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 分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25分)题 号123456选 项1、下列加点词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2分)A倜傥(tng)秕谷(b)撺掇(du)气冲斗牛(du)B祈祷(q)赫然(h)元勋(xn)迥乎不同(jing)C亘古(gn)厌恶(w)喧闹(xun)热情澎湃(bi)D重荷(h)木屐(q)默契(qi)慷慨淋漓(l)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D)(2分)A嘲讽滑稽可笑博学多识 B硕果慷慨淋漓燕然勒功C轮廓截然不同至死不懈 D门槛小心翼翼一拍既合3下列加粗词解释有误

2、的一项是(A)(2分)A骊歌(告别的)宿儒(长久从事某种工作)锲而不舍(锲入)B哽住(声气阻塞)亘古(远古)人迹罕至(稀少)C狂澜(巨大的)祈祷(向神求福)自为其名(自己)D崎岖(山路不平)污秽(肮脏的东西)迥乎不同(差得远)4.下列句中横线上的成语使用不当的是(A)(2分)A.这篇文章错别字很多,用语无伦次来评价它是再恰当不过了。B.坏事做尽的张朝富,虽然一字不识,但未到中年,他的头顶就成了不毛之地。C.小娟郑重其事地跟我说,她要和我作好朋友。D.这篇文章虽然写得不好,但比起以前来还是有一点进步的,我这样想,不是聊以自慰吧?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没有歧义的一项是(A)(2分)A.一个由外

3、商投资的木材加工厂将在今年底建成投产。B.“有偿新闻”应当受到严肃批评,这是极其错误的。C.我们20多个职工的子女今年要考大学或升高中。D.鲁迅十分重视少年儿童的文艺创作,他指出: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C)(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用了夹叙夹议的方法记述了闻一多先生的事迹,表现出他说做统一,表里如一的高尚人格,赞扬了他为国家、为民主的献身精神。B.未选择的路一文中作者重点写自己选择了很少留下旅人足迹的路,以表现自己不随波逐流,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独立人格。C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刻画了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D音

4、乐巨人贝多芬叙述了贝多芬的生活状况及精神状态,展现了他内心世界,赞颂了他独特的气质和坚强的个性。7.古诗文默写(10分)(1)为了突出“口技者”表演失火、救火场面的精湛技艺,原文从侧面进行描写的句子是:_ _ _口技(2)木兰诗以质朴生动的语言塑造了木兰的美好形象,一句“_ _,关山度若飞”就让巾帼英雄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一句“_ _,对镜帖花黄”则细腻传神地表现了青年女子的爱美之心。(3)“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_ _,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_ _”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岑参“马上相逢无纸笔,_ _ _ _”表达了诗人远涉

5、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_ _”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8综合性学习与语言运用。(3分)再过几天就是母亲节了,某班准备召开主题为“感谢母亲”的班队活动。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任务。老师首先向同学们展示了这样一份调查结果统计表:项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祝福母亲生日的546691祝福同学生日的568692差值2201(1)请用用简要的文字概述表格所反映的主要信息。(1分)随着年龄的增长关注母亲生日和关注同学生日的学生越来越多,但初中生对母亲生日的关注率远远小于对同学生日的关注率。(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写出理由。(2分)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

6、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冰心二、 口语交际(2分)9. 张老师因有急事需马上动身去武汉,托你带口信,请她母亲下午4:30分去幼儿园接女儿敏敏。请你把对张老师母亲说的话写下来,要求简明、得体,不超过30字。三、古诗文阅读()10.11.阅读口技,回答问题。(9分)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

7、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12. 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含义。(2分)(

8、1)会宾客大宴( )(2)曳屋许许声( )(3)不能名其一处也( ) (4)众妙毕备()13. 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2)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14课文第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其中“善”字在全文中作用是什么?(1分) 统领全文。暗示表演者名声之大,技艺之高无人不晓,无人不服 15. 课文除了直接描摹表演的内容和过程以外,还用细腻的笔法来描绘了听众的反应,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2分)侧面衬托的方法;从不同角度衬托出表演者的高超技艺,使文章表现手法富于变化,增强了感染

9、力,显得真实可信。 四、 现代文阅读(一)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节选),回答问题“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作为学者和诗人的闻一多先生,在30年代国立青岛大学的两年时间,我对他是有着深刻印象的。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籍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1930年到1932年,“望闻问切”也还只是在“望”的初级阶段。他从唐诗下手,目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

10、穷年,沥尽心血。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零乱,他是无暇及此的。饭,几乎忘记了吃,他贪的是精神食粮;夜间睡得很少,为了研究,他惜寸阴、分阴。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不动不响,无声无闻。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凝结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他并没有先“说”,但他“做”了。作出了卓越的成绩。“做”了,他自己也没有“说”。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赫然而出。别人在赞美,在惊叹,而闻一多先生个人呢,也没有“说”。他又向“古典新义”迈进了。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做了再

11、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16. 文章引用闻一多先生的话为开头有何作用?直接点题,不仅开门见山,引起悬念(结构),并且将闻一多先生的行为和别人形成鲜明对比,层层深入,更能表现先生的品质。(内容) 17. 说说“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炯炯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句中动词的使用好在哪里?准确地表达了闻一多先生全身心的投入研究,执著寻求解救民族衰微的文化药方,使文章生动,富于感染力。 18. 理解“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句子的含义。这是比喻的说法,是指寻找使我国民族文化繁荣昌盛起来的方法。 19. 文中“不动不响,无声无闻

12、”;“他潜心贯注,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这两句话有什么含义?“不动”是不说,是无声,是听不到的,不是“不动”,而是在废寝忘食的“动”,用灯火“漂白了四壁”的动。用“不动”来突出闻先生的“做”,突出他沥尽心血,埋头实干。除了学术研究外,没有别的任何事情使他分心,表明闻一多研究学术极专极深。 20. 加点的“精神食粮”和“这”分别指代什么?(用原文回答)“精神食粮”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这”指“做了再说,做了不说” (二)甲:A、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B、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