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退役士兵哲学1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3828679 上传时间:2023-02-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7.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退役士兵哲学1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青岛退役士兵哲学1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青岛退役士兵哲学1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青岛退役士兵哲学1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青岛退役士兵哲学1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岛退役士兵哲学1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退役士兵哲学1题(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冲刺班练习二一、单选题1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A )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 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2. “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唯物主义”这是指(B )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辩证法3主张“世界上除了运动着的物质之外,什么都没有”的观点,属于(B )A. 否认意识存在的自然唯物主义B. 主张世界统一于物质的辩证唯物主义C. 否认时间和空间存在性的唯心主义D. 把人的意识理解为某种特殊的精细物质的机

2、械唯物主义4. 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C )A. 形而上学B.客观唯心主义C.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D.主观唯心主义5.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句诗说明了( D )A. 物质和运动的统一B.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C. 一般与个别的统一D.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6. 否认意识形式的主观性,把意识看作是人脑分泌出来的一种特殊物质,这 是(A )A. 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彻底的唯物主义的观点7对意识内容客观性的正确说明是(C )A. 没有反映者就没有被反映者B.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者C. 没有被反映者就没有反映 D.没有反

3、映就没有被反映者8下列关于量变和质变叙述错误的选项是(D )。A. 量变是事物的量的规定性在度的范围内发生的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是 事物原有发展过程的延续和渐进。B. 量变的表现形式有单纯数量的增减,也有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组合方式 上的变化。C. 量变与质变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D. 量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事物延续和渐进过程的中 断。9.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黑白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 耳不闻。”这段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B)A. 客观性B.能动性C. 对象性D.主动性10. “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D )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

4、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1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C )A. 运动变化的科学B.事物矛盾的科学C. 联系和发展的科学D.否定之否定的科学12.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的焦点是(D )A. 联系的观点与孤立观点的对立B. 发展的观点与不变的观点的对立C. 全面的观点与片面的观点的对立D. 是否承认矛盾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1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 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C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5、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C.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D.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14. 古希腊哲学史上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 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C )A. 都是辩证法观点B. 都是诡辩论观点C. 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 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15. 实际工作中的“一刀切”的工作方法是由于忽视了( B )A. 矛盾的同一性B.矛盾的特殊性C.矛盾的斗争性D.矛盾的普遍性16我国“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C.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

6、关系原理D. 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17. 从哲学上来讲,和谐就是指(D )A. 事物之间不存在矛盾B.事物之间的矛盾没有斗争性C.矛盾双方的绝对同一D.矛盾的一种特殊形式18. 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 厚而似伪,状诸葛亮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涵的哲理是(A )A. 要把握事物的度B.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C.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19.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是指(D )A. 有质的事物和无质的事物是有区别的B. 质和事物是相互区别的C. 事物的质是不能变化的D. 事物总是具有一定的质,质变了事物就变了20.

7、事物内部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的对立统一运动,从表现形式上看(C )A. 是事物自我发展和完善的过程B. 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过程C. 是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过程D. 是不断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21. 因果关系的多样性,要求人们在认识事物时一定要坚持(B )A. 可知论的立场B.全面性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决定论的观点22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A )A. 生产方式B.地理环境C.人口因素C.人口因素D.社会意识23. 切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C )A. 生产关系B.上层建筑C.生产力D.经济基础24.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A )A.劳动发展史C.杰出人物奋斗史B.阶级

8、斗争D.民族发展史25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B )A. 生产方式内部的矛盾规律B.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规律C.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D.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26.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主要的物质标志是(C )A. 劳动者的技术水平B.劳动对象C.生产工具D.科学技术27. 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D )A.是否符合经济基础的要求B.是否符合统治阶级的愿望C.是否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D.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28 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A )A.科学技术B.劳动对象C.劳动者D.管理方式29.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最突出

9、地表现为(C )A. 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相对独立性B. 社会意识的发展游离于社会经济发展之外C. 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D. 社会意识诸形式间的相互作用30. 英雄史观的理论出发点是(B )A. 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B. 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C. 人的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作用D. 社会运动受偶然性支配31. 国家的对内职能不包括(D )。A. 政治职能B.经济职能C.社会管理职能D.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32. 国家作为管理社会最基本、最重要的社会组织,具有对内和对外两方面 的职能。下面选项属于国家对内职能的是(A )。A.镇压被统治阶级和敌对势力的反抗B.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C.

10、调整国与国的关系D.保护本国的根本利益33. 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D )A.阶级斗争B.社会革命C.无产阶级专政D.社会基本矛盾34. 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c )A.社会与存在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35. “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表明(C )A.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最终动力B. 改革只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C. 改革对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D.

11、社会主义中国所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归功于改革二、多选题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哲学意义是(BC )A. 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 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C.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必须尊重客观规律D. 画饼不能充饥E. 意识不能决定物质2.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主要缺陷在于(ABCDE )A. 把物质归结为某种“不可分”的实物粒子B. 割裂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物质统一性C. 把特殊的物质形态误认为是物质一般D. 混淆了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同哲学物质范畴的界限E. 把人类对原子的认识当作是对物质最终层次的认识3. 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意识能动作用的是(ABCE )A. 意识对客观世

12、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创造性活动。B. 意识能够为人们的实践活动确定目标、制定计划和选择方案,形成实践观 念。C. 意识能够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这是意识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D. 意识能够改变客观规律。E. 意识能够反映自身并控制自身的行为和生理活动。4. 二元论的错误是(ACD )A.把精神和物质绝对对立起来B.把物质和运动对立起来C.最终导向唯心主义D.否认世界的统一性E. 否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5我国古代哲学家王夫之认为:“动静者,乃阴阳之动静也。”“皆本物质 固然”。“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动、静,皆动也”。这在哲学上表达了 (BC )A.运动和静止都是物质的固有属性B.静止是

13、运动的特殊状态C.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D.运动是静止的总和E. 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6. 意识和物质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意义,超出这个范 围,其对立便是相对的。这是因为(ABD )A.意识根源于物质B.意识是物质的反映C.意识是物质的固有属性D.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E. 意识可以代替物质7. 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离的,这意味着(ABCD )A. 物质是一切运动的主体B.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C.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绝对不动的物质是没有的D. 运动总是物质的运动,脱离物质的纯粹运动是不可能的E. 运动只在概念中8. 中国古代哲学家方以智指出:“气凝为形,蕴发为

14、光,窍激为声,皆气 也。”这句话在哲学上表达了( ABCD )A. 万物都是物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思想B. 朴素辩证法的思想C. 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思想D. 物质运动形式多样性的思想E. 运动只是知的运动9. 在意识能动性问题上,下列哪些判断是正确的(CDE )A. 意志越坚强,就越能迅速实现既定目的B.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 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D.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是通过实践实现的E. 意识能动性的实现还必须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手段10. 在下列命题中,包含有辩证法思想的有(ABDE )A.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B. “荣枯代谢而弥见

15、其新。”C. “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D. “天下之势,循则极,极则反。”E. “苟日新,日日新”11. 唯物辩证法就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因为它(ABD )A 认为凡是现存的都是应当灭亡的B 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从其暂时性方面去理解和对待C. 认为事物的变化发展只有间断性,没有连续性D. 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E. 现存的都是合理12. 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BD )A. 矛盾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 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D.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