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3824267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必修三知识清单 第一章 第1节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的影响 一、知识点一 区域 (选择)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 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3、不同区域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人们的生活特点有许多的不同,区域发展水平、发展方向等也存在差异。 知识点二: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说明:(选择)(综合)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共性都是平原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雨热同期地理环境差异地理位置位于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入海口北纬4348,地处我国东北地区的中

2、部。气候条件气候:亚热带季风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区, 大陆性 稍强;东面有长白山的阻挡,降水较少;温暖季节及生长期都较短。土地条件水稻土为主 耕地多为水田 土地较为分散 人均耕地少 黑土分布广泛 多为旱地 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多。矿产资源条件贫乏较丰富人类活动差异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旱地耕作业主要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此外还有油菜、棉花等作物主要种植玉米、春小麦、大豆等作物,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至三熟 一年一熟 备注农业: 水产业 较为发达松嫩平原的 西部 发展畜牧业其他生产活动工业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轻工业:依托当地农业基础发展重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利用当地丰富的石油资

3、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 等资源发展重化工业,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 基地。商业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 发达 以长江中下游为例说明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农业的影响(选择)开发时期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原因分析早期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垦困难。耕作农业发展缓慢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低下中后期稠密的水系为扩大交通联系提供了天然水道;多水而质地黏重的土壤不再成为耕作业的限制条件,农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船作为交通工具被广泛使用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改良,克服土壤限制,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农业较快农业社会我国粮食的主要产地和主要的桑蚕和棉

4、花生产基地。水稻具有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优势;人口稠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使长江中下游平原的 水稻种植业 可以精耕细作工业社会全国“粮仓”的地位和全国棉花生产中的地位下降 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面积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稠密的水网,耕地被分割不利于 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低。第二节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知识点一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选择)1.概念: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和航天 器上,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2.主要环节:地物 传感器 遥感 地面系统 成果。3.工作过程: 4.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得资料速度快、周期短,受地面条件限制小(适应性强)。5.应用范围: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

5、御 监测、国土资源管理、国土开发规划等。6.遥感探测的范围、获取资料的速度和周期、对地物 的分辨率与运载工具飞行高度的关系。 传感器运载工具的飞行高度对遥感探测的范围、速度、周期、分辨率等影响很大,一般来说,运载工具飞得越高,探测的范围越大,获得资料的速度越快,周期越短,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否则相反。其关系如下所示:知识点二、地理信息系统1.概念: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2.简要程序:信息源 数据处理 数据库 空间分析 表达。3.应用 (选择)(1)在区域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 对有关信息进行分析、加工 反映区域内各种因素相互关系,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 发展规律的模型 区域

6、地理环境研究 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功能 精确分析、评价 利用GPS、RS技术提供的地理信息 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及评估预测 (2)在城市管理中的应用应用 主要功能 举例说明 城市信息管理服务 主要向城市居民提供日常工作与生活所需的各种信息 提供旅游景点分布与详情、商业网点的布局及各自特色、城市道路与建筑物的空间分布 城市规划 进行城市与区域多目标的开发和规划 规划部门可以把有用的资料记录到数据库里,随时查询和统计,并用三维影像显示城市;还可以把城市地下管网的分布输入系统中,进行有效管理 城市道路交通管理 显示有关道路的路况、交通流量、沿线环境等空间和属性信息。可以提供多类型的查询 查

7、询空间信息:某个加油站、立交桥的坐标位置;查询时间信息:某辆车某一时间处于什么位置及某时间某地的车流量等;查询路面质量、沿路环境、居民分布情况等。发布交通信息:及时地把交通拥挤情况、车流量、交通事故、交通环境情况发给驾驶员,显示在车内显示屏幕上,帮助驾驶员找出最佳行车路线 城市抗灾减灾 实践跟踪灾害发生、发展过程,对灾害进行快速分析、评价和模拟,并辅助开展灾后的应急和恢复工作 为了提高火灾防救工作的针对性,可以建立各防火区的火灾信息系统,并建立相应的救护路线模型和灾后损失评估模型 城市环境管理环境规划与决策,监测、评价、预测和模拟对城市多种信息如大气、水、土地、噪声等进行管理和处理知识点三 全

8、球定位系统(选择)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适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2.组成:(1)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 (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3)用户设备部分GPS信息接收机。3.功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4.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知识点四: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 第二章 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一、荒漠化1概念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2.形成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3.主要表现

9、(*选择)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化。4.影响已成为当今全球最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根据联合国环境署推断,目前世界约14的陆地、23的国家和地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中国是全球荒漠化面积大、分布广、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其中西北地区则是我国风沙危害和荒漠花问题最为突出的地区。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1范围 地形区范围: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以北 行政区划范围:包括新、宁、甘(北部)、内蒙古(大部)2地貌特点:地形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和中部(内蒙古境内)是辽阔坦荡的高原;西部(新疆境内)是山脉和盆地相间分布。3最为显著的自然特征干旱(选择)

10、干旱成因:深居内陆,高原山地阻隔景观特色以草原、荒漠为主新疆的塔里木盆地贺兰山以西贺兰山内蒙古高原东部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200毫米以下200毫米以上干旱程度极端干旱区干旱区半干旱的草原地带自然景观沙漠和戈壁(只在些高耸的山地迎风坡,降水稍多,山顶冰雪覆盖。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成为绿洲农牧业生产的主要水源。)草原三、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因素为荒漠化创造条件(*选择)本区条件分析:基本条件 气候干旱少雨物质条件 地面疏松,为沙质沉积物动力条件大风日数多且集中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荒谟化进程。 四、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加剧荒漠化进程(选择综合)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来自于人口激

11、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2西北地区荒漠化的人为因素的主要表现 (图2,5)人为因素破坏原因与典型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能源缺乏地区把樵采天然植被作为解决燃料问题的主要手段(如鄂尔多斯沙区、内蒙古东部的库仑旗等地)一些农牧民为了增加收入,无计划、无节制地在草原地区采挖药材、发菜等固沙、防止风沙前移和抑制地表起沙的植被遭破坏过度放牧为求得短期的经济利益,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进程过度开垦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从事农业生产,特别在缺少防护林保护的沙质土壤区使沙化土地连片发展3

12、另一种荒漠化现象次生盐渍化绿洲:在有水源灌溉的荒漠地区。次生盐渍化形成:由于耕作技术落后,灌溉措施不当干旱气候条件下蒸发旺盛,盐分极易在地表聚集而形成。 六、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选择综合)1荒漠化的防治内容: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2荒漠化的防治原则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泊山、治水,治碱(盐碱)、治沙相结合的原则,在现有的经济技术条件下,以防为主,保护并有计划地恢复荒漠植被(图214)。3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和治理重点: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恢复自然植被治理重点:已遭沙丘入侵、风沙危害严重的地段。4

13、治理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在农作区主要是改善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避免土壤的盐碱化;在牧区草原,减少水井的数量,以免牲畜的大量无序增长;在干旱的内陆地区要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既考虑上、中游的开发,又要顾及下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干旱地区的绿洲地区应在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地带进行封沙育草;在绿洲前沿地带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积极保护、恢复和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在绿洲内部建立农田防护林网,组成一个多层防护体系。 在缺乏水源的地区利用柴草、树枝等材料,在流沙地区设置沙障工程,拦截沙源、固阻流沙、阻挡沙丘前移。调节农、林用地之间的关系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现有林地应该作为防护林的一部分,不能再毁林开荒。绿洲边缘的荒地与绿洲之间的灌草地带,不能盲目开垦,主要用于种树种草,发展林业与牧业。对已经造成荒漠化的地方,还应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采取综台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解决农牧民的能源问题的途径:如营造薪炭林、兴建沼气池、推广省柴灶等。控制人口增长控制人口过快发展,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一个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系统,对荒漠化的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5我国治理措施和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