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zz年修订版)[参照材料]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821281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1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zz年修订版)[参照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zz年修订版)[参照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zz年修订版)[参照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zz年修订版)[参照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zz年修订版)[参照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zz年修订版)[参照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zz年修订版)[参照材料](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附件3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2016年修订版)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注册申请人对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包括常规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超敏(高敏)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全量程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注册申报资料的准备及撰写,同时也为技术审评部门审评注册申报资料提供参考。本指导原则是对C反应蛋白测定试剂盒的一般要求,申请人应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确定其中内容是否适用,若不适用,需具体阐述理由及相应的科学依据,并依据产品的具体特性对注册申报资料的内容进行充实和细化。本指导原则是供申请人和审查人员使用的指导文件,不涉及注册审批等行政事项,亦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如有能够满足法规要求的

2、其他方法,也可以采用,但应提供详细的研究资料和验证资料。应在遵循相关法规的前提下使用本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是在现行法规、标准体系及当前认知水平下制定的,随着法规、标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指导原则相关内容也将适时进行调整。一、适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基于分光光度法原理,利用手工和半自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在医学实验室进行对人血清或血浆中的C-反应蛋白进行定量检测所使用的临床化学体外诊断试剂(盒)。本指导原则不适用于: 1.对C反应蛋白校准品和质控品的评价。 2.各类胶体金标记试纸。二、注册申报资料要求(一)综述资料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由肝

3、细胞合成,在胎儿期产生,非母体胎盘传递。其产生机理是:当机体受感染或组织受损伤时巨噬细胞和其他白细胞等被激活,产生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TNF-a等细胞因子及其他介导物,这些细胞因子和介导物到达肝脏,刺激肝细胞和上皮细胞合成CRP。在结构上,CRP含5个多肽链亚单位,非共价地结合为盘形多聚体,分子量为11.5万14万,CRP是一种典型的急性时相蛋白。全程C反应蛋白包括常规C反应蛋白(常规CRP)和超敏C反应蛋白(超敏CRP)。一次性检测常规CRP和超敏CRP,这种方法被称为全程C反应蛋白检测。常规CRP和超敏CRP在化学本质上无区别,是同一种物质,

4、只是检测方法的定量下限不同。常规CRP测定包括定性、半定量和定量分析,可用于评价感染,组织损伤和炎症性疾病。对于常规的CRP测定,参考值通常被认为是临床上含量高于10毫克/升。在健康人群血液中CRP水平低于5毫克/升,而在各种条件下,急性炎症48小时内,CRP值达到约20至500毫克/升。常规CRP作为急性炎症评估指标比红细胞沉降率(ESR)和白细胞计数更敏感、更可靠。超敏C反应蛋白线性范围低端低于常规CRP,这种较低的范围可扩大使用适应症,C反应蛋白是非特异性的,必须结合临床症状综合评估,不能作为特定的疾病或疾病的风险的确诊依据。图1 超敏CRP与常规CRP的区别超敏C反应蛋白常见的用途可作

5、为心血管疾病风险识别的辅助手段。配合传统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临床诊断使用,可作为冠状动脉疾病或急性冠脉综合征复发的预警指示物。图2 超敏CRP的临床意义表1 各种CRP的区别及性能要求常规CRP超敏CRP用途感染,组织损伤和炎症性疾病的评价。提供炎症性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控的信息是区分低水平炎症状态的灵敏指标, 血清hs-CRP 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及急性脑梗死( ACI) 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参考值范 围参考值范围: 约10mg/ L健康人群: 5mg / L急性范围: 20500 mg/L参考值范围: 1mg/L推荐线性范围 5mg/L到上限0.5 mg/L 到 10.0

6、mg/L灵敏度明确在线性范围低端的性能确定定量限(功能灵敏度)综述资料主要包括CRP的代谢、产品预期用途、产品描述、参考品的详细溯源性、有关生物安全性的说明、研究结果的总结评价以及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等内容,其中同类产品上市情况介绍部分应着重从方法学、临床应用情况、性能指标等方面写明拟申报产品与目前市场上已获批准的同类产品之间的异同。应符合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管理办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号)和关于公布体外诊断试剂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告2014年第44号)的相关要求。人源性材料须对有关传染病(HIV、HBV、HCV、梅毒等)病原体检测予以说

7、明,并提供相关的证明文件。其他动物源及微生物来源的材料,应当提供相应的说明文件,证明其在产品运输、使用过程中对使用者和环境是安全的,并对上述原材料所采用的灭活等试验方法予以说明。(二)主要原材料研究资料(如需提供)1.试剂盒所用抗体的制备、筛选、纯化以及鉴定等详细试验资料。如抗体为申请人自制,则应详述抗体的名称及生物学来源,申请人对该抗体技术指标的要求(如外观、纯度、蛋白浓度、效价等),确定该抗体作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如抗体为申请人外购,则应详述抗体的名称及生物学来源,外购方名称,提交外购方出具的抗体性能指标及检验证书,详述申请人对该抗体技术指标的要求以及申请人确定该抗体作为主要原材料的依据。

8、2.其他主要原辅料的选择及验证资料,如包被板、反应缓冲液等,申请人应详述每一原辅料技术指标的要求以及确定该原辅料作为主要原辅料的依据。若为外购,应详述每一原辅料的外购方名称并提交外购方出具的每一原辅料性能指标及检验证书。3.企业内部参考品的原料选择、制备、定值过程及试验资料。4.添加上述原材料、辅料的详细信息请以附录的形式呈现。(三)主要生产工艺及反应体系的研究资料(如需提供)1.主要生产工艺介绍,可以流程图方式表示,并简要说明主要生产工艺的确定依据。2.产品反应原理介绍。3.抗体包被/致敏工艺研究:申请人应考虑如包被液量、浓度、时间、温度等指标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上述指标的最佳组合

9、。4.实验体系反应条件确定:申请人因考虑反应时间、反应温度、pH值等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上述条件的最佳组合。5.体系中样品加样方式及加样量确定:申请人应考虑样品加样方式、加样量对产品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实验确定最佳的加样方式及加样量。如样本需采取稀释或其他必要的方法进行处理后方可用于最终检测,申请人还应对可用于样本稀释的物质或处理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试验确定最终选择的用于样本稀释的物质或处理方法。确定反应所需其他物质用量(标准品、酶标物、底物等)的研究资料。固相载体、显色(发光)系统、酶作用底物等的介绍。6.不同适用机型的反应条件如果有差异应分别详述。(四)分析性能评估资料企业应提

10、交原厂在产品研制阶段对试剂盒进行的所有性能验证的研究资料,包括具体研究方法、实验数据、质控标准、统计分析等详细资料。对于C反应蛋白定量检测试剂盒建议多批产品对以下分析性能进行研究:分析灵敏度、准确度、特异性、线性范围、精密度(批间、批内)等指标,具体研究方法建议参考相关指导原则。对于适用多个机型的产品,应提供如产品说明书【适用机型】项中所列的所有型号仪器的性能评估资料。1.试剂空白吸光度 适用时,用纯化水作为样本重复测定2次,计算试剂空白吸光度(A),测定结果均值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 2.分析灵敏度测定一份浓度接近40 mg/L的样品,重复测定2次,计算该样本产生的吸光度改变与空

11、白吸光度改变的差值(A),取2次结果的均值,等比换算出浓度为40mg/L的CRP所产生的吸光度差值(A),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测定一份浓度接近5 mg/L的样品,重复测定2次,计算该样本产生的吸光度改变与空白吸光度改变的差值(A),取2次结果的均值,等比换算出浓度为5mg/L的CRP所产生的吸光度差值(A),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3.检出限 生产企业应提供CRP试剂盒的空白限、检出限及参考区间等相关信息。根据生产企业提供信息,对5份浓度近似最低检出限(LOD)的低值样本进行检测,每份样本检测5次,对检测结果按照大小进行排序,符合如下条件,即可认为生产企业提供的

12、空白限和检出限的设置基本合理,结果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 (1)低于生产企业提供的空白限数值的检测结果的数量应小于等于3个; (2)适用时,无高于生产企业提供的参考区间下限的检测结果。 4.准确度 (1)总则 可采用相对偏差、企业参考品测试和比对试验之一测试试剂(盒)的准确度,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 如适用,优先采用相对偏差的方法。 (2)相对偏差 根据生产企业提供的试剂盒线性区间,将能用于评价常规方法的参考物质作为样本,合理设置23个浓度,将其作为样本按照待测试剂盒说明书的步骤进行检测,每个样品重复测定3次,测试结果记为(Xi),按公式(1)分别计算相对偏差(Bi),如

13、果3次结果都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即判为合格。如果大于等于2次的结果不符合,即判为不合格。如果有1次结果不符合要求,则应重新连续测试20次,并分别按照公式(1)计算相对偏差,如果大于等于19次测试的结果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即判为合格,准确度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 Bi=(Xi-T)/T100% (1) 式中: Bi相对偏差; Xi测量浓度; T标定浓度。 (3)企业参考品测试 由生产企业提供企业参考品,按照常规样本进行检测,每份样本测定3次,测试结果记为(Xi),按公式(1)分别计算相对偏差(Bi),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 5.线性 将接近线性区

14、间上限的高值样本按一定比例稀释为至少5个浓度,其中低值浓度的样本须接近线性区间的下限。对每一浓度的样本至少重复测定2次,计算其平均值,将测定浓度的平均值与理论浓度或稀释比例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直线拟合,得到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线性相关系数r及绝对偏差或相对偏差,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 6.重复性 用同一批号试剂盒,对2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分别重复测定10次,计算10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M)和标准差(SD),根据公式(2)得出变异系数(CV),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 CV=SD/M100% (2) 式中: CV变异系数; SD10次测量结果的标准差; M10次测量结果的

15、平均值。 7.批间差 用三个不同批号试剂盒,对23个不同浓度的样品分别重复测定10次,计算每个浓度样本每批号1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Xi,i=1、2、3)及每个浓度样本三个批号30次测量结果的总平均值(XT),根据公式(3)得出批间相对极差(R),结果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性能指标的要求。 R=(Xmax-Xmin)/XT100% (3) 式中: R批间相对极差; XmaxXi的最大值,i=1、2、3; XminXi的最小值,i=1、2、3; XT每个浓度样本30次测量结果的平均值。 8.分析特异性(1)交叉反应:易产生交叉反应的其他抗原、抗体及嗜异性抗体等的验证情况;(2)干扰物质:样本中常见干扰物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如高脂、黄疸、类风湿因子、抗凝剂等干扰因子的研究(结果应量化表示,禁用轻度、严重的模糊表述);(3)药物影响:常见相关治疗药物对检测结果的影响。9.钩状(Hook)效应(如有):说明不会产生Hook效应的浓度上限或相关研究,如需稀释,应注明对稀释液的要求、最佳或最大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