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doc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3805335 上传时间:2022-08-2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白淑芳 张静泽 陈虹 陈莉武警医学院预防医学系生药学教研室 口服汤药治疗疾病和保健是一种简便、无创和有效的给药方法。服用汤药的患者,所服用的汤剂大多都是一剂两煎或三煎,上下午各服用1次。服药是否得法,对疗效的好坏有着一定的影响,而多数患者认为服汤药无非就是熬好以后,不烫嘴时,一饮而尽,中药的作用和辨证施治有着整体的关联。它与患者的病变部位、汤剂类型、煎药所用容器、煎服药的温度、服药时间、服药的禁忌等有着密切的相关因素,如果中药汤剂煎法、服法方法不当,会导致患病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患者的负担和痛苦。为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在此我们来作以合理煎煮及服用中药汤剂方法的探讨

2、。1. 煎煮1.1煎煮前准备1.1.1中药汤剂的质量与选用的煎药器具有密切的关系。从古至今一直是以砂锅为最好,因为砂锅的材质稳定,不会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并具有传热均匀缓和,不易粘锅。此外还可选用搪瓷锅、不锈钢锅、玻璃容器、电动煎药锅。铁锅、铜锅因易于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例如与黄铜类化学成分可生成难溶性聚合物、与鞣质类生成鞣酸铁、与有机酸类可生成盐类。这些都会影响汤剂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1.1.2煎药前水的选择也很重要,现在人们大都用自来水、井水来煎药,现代理论认为只要水质洁净即可。自来水、井水只要符合国家规定的饮用水标准即可,如果考虑到水中残留氯的问题,先将自来水

3、、或井水在容器内放置数小时后再用来煎药,可明显减少氯的含量。如果要是用泉水,一定要清楚水中含有什么成分,以免与药中的成分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影响疗效。1.2煎煮前禁止水洗1.2.1人们抓来中药后,经常会发现药中会含有一些泥沙和土等,有的人就会先用水过滤后再煎服。这样会造成中药中部分有效成分流失。势必影响中药的医疗效果。所以中药煎煮前禁止水洗,主要是为了防止粉末类药材丢失,如海金沙、滑石粉、小子类中药及配药时捣碎的中药等,如果在煎前水洗,就会使这类药材被水滤走,使其疗效降低。其次很多中药在加工炮制过程中,加入了醋、蜜、酒等辅料而提高其药性降低其毒性,如酒制大黄、蜜制甘草、醋制元胡、盐制黄柏等,这

4、些辅料很易溶于水,如果煎煮前水洗,辅料会随水流失,降低疗效或增加毒性。再其次中药中的成分都是由酸、碱、糖、甙等成分组成的化合物,很多成分溶于水,如果煎前水洗,这些中药里的有效成分也会溶解在水中而流失,使其疗效降低。1.2.2为了降低有效成分的流失,如果药中沙土很多,我们可以采用帛耆帛一帛的方法来清除掉。还有就是找一些正规的大药店医院去抓药,药材中相对会少一些沙土。1.3特殊煎煮法 某些中药因质地等原因,煎法比较特殊,若煎煮方法不正确会影响药效发挥,要多加以注意。其中包括先煎、后下、包煎、另炖、另煎、烊化、泡服、冲服、煎汤代水等。1.3.1先煎:矿物类和壳类中药,如龙骨、牡蛎等,应捣碎后先煎20

5、30分钟,再放入其它中药。1.3.2后下:含有挥发油、气味芳香的中药宜后下,即在其它中药煎沸510分钟后放入,以防止有效成分随蒸汽挥发,如薄荷、等。1.3.3包煎:粉末、带有粘性、伴有绒毛的中药宜包煎,即事先用纱布包好,再放入药锅一起煎煮。如朱砂、滑石、车前子、旋复花等应包煎。1.3.4另煎或另炖: 某些贵重中药,如人参、西洋参、羚羊角、鹿茸等,应单独炖或煎23小时,还可以放入陶碗中加水入笼屉蒸,以防止有效成分被吸附、丢失。可单独服用,也可同其他药混服。1.3.5烊化:胶质、黏性大,又容易溶解的中药,与其他中药一起煎制容易焦化,应该在温水中慢慢搅拌,待溶化后,与煎好的其它药液混合服用。如阿胶、

6、龟板胶、鹿茸胶、虎骨胶、饴糖等。1.3.6泡服:有些用量少、有效成分容易溶出的在中药,可用少量开水或煮好的中药液浸泡,半小时后去渣服用。如藏红花、胖大海、番泻叶等。1.3.7冲服:某些研成细粉或制成散剂的中药需冲服。如牛黄、琥珀、珍珠、朱砂、硼砂、玄明粉、三七、猴枣,以及一些已经制成液体药物,如生姜汁、竹沥水、藕汁,还有一些成药,如紫雪散、蛇胆、陈皮末、止咳糖浆等。1.3.8煎汤代水:某些中药应在煎好后去掉药渣,再用液体煎其余中药发挥辅助作用。例如玉米须,具有利尿、降血糖的作用;还有灶心土,由于吸收了柴草的药效,可以使药性变得温和,具有温中止血的作用。2.服用2.1患病部位与服药时间:按照中医

7、的昼夜阴阳消长规律,服药时间直接影响药效的发挥以及副反应的有无与大小。古代医学家对此甚为重视。据本草纲目记载“病在胸隔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而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日,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汤液本草所记“药气与食气不保欲相逢,食气减则服药,药气消则进食,所谓食前食后盖有又在其中也”。又如医方论中指出“病在上者频而少,食后服,病在下顿而多,食前服”这就是说:病在“上焦”如胸腔者,汤剂宜饭后服,并分多次服用,且药量不宜一次太多,因为饭前空腹服用,汤药易排泄流失,不能作用于上焦,而病在“下焦”,如胃肠疾病,则宜在饭前服用,以便汤药能迅速下行,达到利导作用,如病在四肢

8、,血行不畅,此时服用汤药的作用可通过血流渗透达到四肢,而病在“骨髓”如关节、腹背疾病,则应在晚上临睡前服用,以便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调经止痛汤药要在月经来临时服用;治疟药应在疟疾发作前23小时服;解表药宜即时服等等。2.2不同汤药服用方法:滋腻补益药宜空腹,如四君子汤、归脾肠、补中益气汤,治疗咽喉疾病汤药应频服,慢慢下咽。治疗汤药宜在发作前2小时服用,以增强其药效。安神类汤药宜在睡前服用,峻烈或毒性汤药应审慎从事,宜先小量服用,逐渐增加,有效即止,慎勿过量。利导性汤药,宜饭后服,如积实导滞汤、大小承气汤、温脾汤、发散药,应在睡前服用为宜,服后避风覆被而卧,使遍身持续地微微有汗。利气性汤药,则宜

9、空腹服,如治胃气上逆的旋复代赭汤,治疗肺气上逆的苏子降气汤。散剂或粉末类中药,如七厘散、三七粉宜在餐后1小时或2小时服用。而含有攻下中药大黄、芒硝:逐水中药芫花、大戟之剂型,服用时必须严格遵照医嘱。个别汤剂还有特殊的服用方法,如鸡鸣散,应在天明前空服冷服,效果最好。对于治疗急性病的汤药,则不拘时间,昼夜频服使药力发挥持续性作用来维持疗效。2.3服用汤药要注意的温度:服用中药汤剂,应根据辨证的病因来进行,中医理论根据辨证把病情分为寒、热、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四类,因此汤剂服用应分温服、冷服、热服。温服能和胃健脾,减少刺激,特别是对胃肠有刺激的中药,如:乳香、没香;冷服适用于呕吐或中毒热证需服用的寒

10、凉性中药,出血病人也要冷服。真热假寒宜寒药热用,是一种反佑法,患胃寒的病人服用苦寒性汤剂时,要凉药热服,以避免寒凉伤胃,如夏天或气候干燥时,需服用热性汤剂时,可凉服以减弱其燥性。2.4服用汤药要注意的剂量:由于病人发病时间长短不同,体质强弱不同,因此汤药所用剂量也得因人而异。对年轻体质强壮或初起病者,汤药剂量宜大;若病人体质虚弱或慢性病患者,因正气已虚,则服用汤药剂量宜少,才能做到标本兼顾;儿童患者服用汤药剂量也要小,并应分多次服用,滋补这类汤药也不宜过大,以免有效成分在胃肠中流失得不到充分的吸收而降低药效;服用发汗类汤药、泻下类汤药时,如药力较强,服药应适可而止,一般以得汗得泻为度,不必尽剂

11、服用,以免汗、下太过损伤元气。对呕吐性患者的服药量宜小,且应冷而频服,以免胃气上逆;峻烈或毒性较大的汤药,宜先少量服用,而后逐渐加量,不可过量,以免中毒。2.5服用汤药要注意的禁忌:中医称服用中药汤药禁忌为“忌口”病人在服用中药汤剂期间,一般应忌食生冷、油腻、辛辣、腥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及具有特殊刺激性的食物。根据病情的不同,饮食禁忌也有区别,胃热者在服用清热类汤剂时,不宜时食辛辣食物,而对于脾胃虚寒或胃寒病痛等证的病人,应忌食生冷助寒一类的食物;服用健脾消导类中药时,不宜进食黏腻,油炸等不易消化的食物;服用镇静安神类中药汤剂时,忌食辛、辣、酒、咖啡及浓茶等具有兴奋神经作用的食品;水肿患者则应同时忌食高盐类食物,如患外科疮疡,皮肤病者应禁食辛辣刺激性及鱼、虾、蟹等腥膻发物。服用汤药呕吐者,宜在汤药中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或咀嚼少许陈皮,然后再服用汤药,或用冷服少量频服的方法。此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性能随时调整不同的服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