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789609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32.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32.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32.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32.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制部门审核批准生效日版次废止日状态 安质环部刘 强牛凤鸣2014.8.2720142017.9.01作废安全监察部赵 戈蒋志武2017.9.012017A现行东北电力第一工程公司企业标准编号:Q/NEPC G 03 12(032)-2017A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本文件之产权属于东北电力第一工程公司,未获本公司书面许可, 任何人不得擅自使用、复制、传递或泄露该文件。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临近带电体作业工作过程安全管理,减少和避免触电等人身伤害和设备事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依据国家相关安全法律、法规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站电气部分)、电力建设安

2、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编制。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分公司、项目部、专业工区、各级职能部室。第四条 临近带电作业指在运行中的电压等级在250V及以上的发电、变电、输配电(线路保护区内)和带电运行的电气设备附近进行的可能影响电气设备和人员安全的一切作业。第二章 职责第五条 公司各级安监部门负责对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第六条 施工部门/专业工区负责本部门/工区的临近带电体作业人员培训、安全交底以及作业过程的人员、设备、施工环境等管理。第七条 公司总工办对公司范围内临近带电体作业技术进行管理指导。工程科技信息部对本单位的临近带电体作业方

3、案进行审批,过程中实施监督检查。第八条 公司培训中心对临近带电体作业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培训、证件进行核查。第三章 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要求第九条 基本要求:(一)临近带电体作业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或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并向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二)实行临近带电体作业票工作制1在运行的高压带电体(包括高压线路电力设施保护和线路保护区内)附近,确需生产作业时,由施工班组现场负责人对措施确认后,填写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施工作业票,经项目安监部审批。 2如确需要停电作业,报工程科技信息部,由项目总工审批,联系有关部门实施作业。(三)在带电体安全保护区范围内进行下列作业或活动,应办理带电作业工作票,方可施

4、工:1在电力电缆线路保护区内确需进行作业;2施工机械的任何部位进入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进行施工;3需通过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导线与穿越物体间距小于安全距离时。(四)进行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时保护区距离均应满足表1规定。表1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安全距离电压等级(KV)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m)电压等级(KV)作业人员的活动范围与带电体的距离(m)10及以下0.7220320、351330460、1101.55005(五)对施工作业人员应进行电气安全知识教育,掌握相应电气安全知识,上岗作业。(六)施工用工具、劳动防护用品应符合有关要求。第十条 危险辨识:(一)临近带电体作

5、业施工过程中主要存在机械伤害、触电伤害、车辆伤害、起重伤害等危险因素。(二)各单位负责组织施工、安全、电气等有关人员针对不同作业类型,进行危害辨识,制定作业程序、防范控制措施和应急预案。第十一条 人员、设备基本要求:(一)临近带电体作业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1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熟悉电力作业安全操作规程,持有效操作证;2学会紧急救护法,特别要学会触电急救。(二)进入施工现场首先设置安全施工区域,设置围栏,施工中严禁超出施工围栏进行工作或其他活动。(三)临近高压线作业区域配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不间断巡逻监控,在车辆进入高压线区域配指挥倒车人员,对施工现场倒车及卸料进行安全监控。(四)严格遵守机械与

6、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水平、垂直安全距离的规定)。(五)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并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和安全工具。(六)施工前通知甲方和监理做好相关协调工作,在专业人员现场监督下进行作业,落实好各项安全防护工作。(七)落实机械、人员和安全防护设施,做好现场安全封闭和交通管制。(八)在临近带电区域内使用吊车、挖掘机等机械设备时,车身应使用不小于16mm的软铜线可靠接地。(九)施工现场在明显处设立警示牌,写明高压线电压、安全操作距离,防护措施及注意事项。施工期间发现异常或者检测出机械感应电集中现象,应立即停止作业,不得自行处理,必须立即上报,由专业人员进行解决。(十)临近带电线路施工现场

7、负责人、安全员、技术员应到岗到位并设专责监护人,高空作业人员、电工等特殊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十一)现场使用的安全带、钢丝绳、钢丝扣子、绞磨等工器具应有合格证,抱杆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十二)现场的临时拉线不得穿越带电线路,地锚埋设点应在带电线路内侧边导线以内,靠近带电侧的揽风绳应使用绝缘绳。(十三)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工具袋盛装工具材料,严禁上下抛掷工具等物件。第十二条 作业前准备(一)作业前临近带电体作业前组织人员到现场查勘;作业前要进行危害辨识和风险评估并制订预防措施,风险评估结果及措施融入施工方案、安全技术交底文件,并作为措施的落实检查依据。(二)明确临近带电体作业现场负责人,针

8、对作业内容、高压线路区域环境特点,进行危害识别,应编制施工技术方案或施工作业指导书,并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后报经相关方审核批准。已批准的安全技术措施,未经审批人同意,不得擅自变更。(三)施工前,施工单位应对临近带电体作业操作人员进行风险告知和技术交底,必须进行一次电力安全工作规程、防范控制措施等相关内容的教育。(四)作业现场负责人检查人员、劳保用品、设备(设施)是否符合要求。(五)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现场区域,在带电体或有可能接近带电部位的危险区域,均应在保护区外设临时遮栏或警示标志,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设专人警戒。(六)按照安全技术规定的要求,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的设备必须装设

9、可靠的接地装置。(七)施工作业前,施工作业单位现场负责人对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施工作业票的安全措施进行逐项确认。(八)遇六级以上大风、大雾、暴雨等恶劣天气,严禁开展临近高压带电体作业。第三章 临近带电体作业过程控制第十三条 临近高压带电体(线路)起重作业(一)作业场所选址应尽可能满足带电体的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的安全距离要求,如确无法满足时,在作业前进行危险源辨识,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办理相关的票证。(二)遵照供电部门和公安消防部门的规定,在高压线下方10m范围内,不准乱摆放物料、不准搭设临时设施、不准停放机械设备。在高压线其它架空线一侧进行起吊作业时,要按照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的要求执行。必

10、须划定明确的作业范围,并设专人监护。(三)临近高压带电体(线路)起吊或安装钢筋等作业,应按安全技术交底。要求起重工作时,臂架、吊具、辅具、钢丝绳及重物与高压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表2 起重机械与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线路电压(KV)11-2035-110220330500与线路最大风偏时的安全距离(m)1.524678.5第十四条临近高压带电体在建工程作业:(一)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最小安全操作距离。见表3表3 脚手架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输电导线电压(KV)11-1035-110220330-500外缘与边线(m)4681015(二)脚

11、手架与各类输电线路的距离必须符合规定的安全距离。小于规定的安全距离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并悬挂醒目警示标牌。第十五条 高压线下施工作业:(一)严禁在高压线下堆土、堆料、支搭临时设施和进行机械吊装作业。(二)挖掘机不论是作业或移动时,都不得靠近架空输电线路。如必须在高低压架空线路附近工作或通过时,机械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见表4表4 机械与架空线路的安全距离线路电压等级垂直安全距离(m)水平安全距离(m)1KV 以下1-20KV35-110KV220KV1.51.52.52.51.52.04.06.0(三)明确划定作业范围,并设专人监护。(四)雷雨天气,严禁在架空

12、高压线近旁或下面工作。第十六条 临近高压输电线路并行施工:(一)施工不宜采用大型机具。(二)加强施工人员、施工机具(设备)的安全绝缘措施,如:施工人员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或者在绝缘保护垫上操作等。(三)任何情况下都不得把管道与高压线塔接地连接起来。(四)在高压线附近进行管道焊接时,焊管必须接地,应在操作点的地面铺绝缘垫板。第十七条 作业后要求:(一)业完成后,消除警戒,拆除警戒围栏,清理、恢复现场。(二)整理工具,检查设备(设施)完好。(三)如遇特殊情况随时填报。第四章 附则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解释权属于东电一公司安全监察部。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生效,原东电一公司临近带电体作业安全管理办法(2014)同时废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机械理论及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