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考作文结尾完美上演.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789076 上传时间:2022-09-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让高考作文结尾完美上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如何让高考作文结尾完美上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如何让高考作文结尾完美上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高考作文结尾完美上演.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让高考作文结尾完美上演.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何让高考作文结尾完美上演“压轴大戏” 我们经常说,作文要追求“豹头、猪肚、凤尾”。意思是说开篇要漂亮,中间内容要充实,而结尾要韵味悠长、意蕴无穷。结尾作为一篇文章的“压轴大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笔者在阅卷中发现,不少考生的作文开头精彩异常,结尾却草草了事,显得苍白无力,瞬间让阅卷老师对自己印象大打折扣。下面就结合2014年高考作文中的精彩结尾,谈谈考场作文的结尾技巧,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呼应开头,浑然一体,最易得分 呼应开头,也就是经常说的“首尾呼应”。文章开头出现的事物或语句,在文章结尾再次出现,使得首尾的内容或情感基调显得一致。首尾呼应,使全文形成一个开合自如、严密无懈的整体,

2、结构显得浑然一体,可以凸显作者思维缜密。需要注意的是,首尾呼应,并不是简单的内容重复。一般说来,开头是总领全文,开启正文,类似于诗经中惯用的“兴”这一手法。而结尾则是全文情感的升华,也就是情感升华,最好能给读者留下回味的余地。 片段示例: (首段)阿锦摊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周边的角被岁月磨出了须线,她定定地望着里面夹的黑白照,岁月竟将它装订得如此拙劣,落下斑驳的印迹。她忍着泪,一读再读,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本就是一本太过仓促的书,唯有自爱,此生不老 (尾段)记忆站在一米外的光阴,朝阿锦点头微笑,阿锦轻轻合上相册,眼里顿时起了雾气,她觉得那泛黄的陈旧的黑白相册,装载着那么多的黑白记忆,却是明晃晃的耀

3、眼,时代永远会变,可有一些东西,却固若金汤地躺在自己的心房,只待岁月静好!(节选自2014年广东省高考优秀作文阿锦的黑白记忆) 运用点拨:首段以“阿锦摊开那本泛黄的相册”开启全文,通过她对相册里黑白照的感受,转入叙述她人生成长的点点滴滴。正文部分是按照“阿锦对这个世界开始有认知的时候”“阿锦渐渐长大”“日子一天天过去,阿锦渐渐长高”时间顺序,截取阿锦生活中的若干场景。结尾以“眼里顿时起了雾气”呼应开头的“她忍着泪”,并用最后几句实现了情感的升华,表达了阿锦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留恋。 修辞增势,妙语增采,得分利器 可以运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气势和抒情的力度,比如排比(还可以和比喻连用)、反

4、问等都可以达到这种效果。或者用一些优美的语句(如古典诗句、名人名言等)、独特的意象,来使语言富有文采。尤其是议论文和记叙文,在经过事例论证和事件描写之后,如果在结尾能做到语言优美,可以立刻吸引阅卷教师的眼球,无疑使文章又多了一个亮点。 片段示例1:生活如海,信念作舟,行舟于海,方知海之辽阔;生活如山,信念为引,循路攀山,方知山之奇伟;生活如歌,信念为曲,和曲而歌,方知歌之幽雅。让我们带着坚定的信念,养就心中一段春,走尽天涯,洗尽铅华,拣尽寒枝,歌尽桃花。 (节选自2014年高考湖南省优秀作文养就心中一段春) 运用点拨:这篇文章的结尾,先是比喻和排比联用。比喻使抽象概念形象生动化,便于说理;而排

5、比则增强了表情达意的力度。最后连用四个四字短语,铿锵有力。整段话骈散句并用,亮点纷呈。 片段示例2:尼采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说,超人的出现使人由大地的皮肤病成为大地的意义。我却认为只要享受人生的风景,生命便充满了意义。并不一定要体会“站在高处俯瞰众生的孤独”,而是要在川端康成“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巴尔蒙特“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的风景中感悟人生真谛。放慢步伐,带着澄澈的心灵、高洁的操守上路,人生处处有风景。(节选自2014年高考湖北省优秀作文人生处处是风景) 运用点拨:这篇文章的结尾直接(如“凌晨四点钟,看到海棠花未眠”)或间接(如“超人的出现使人由大地的皮肤病成为大地的意义”)

6、地引用了大量的名人名言,使语言在富有哲理的同时,也更为优美了。 卒章显志,强化立意,易得青睐 卒章显志,即是在文章结尾才点明文章的主旨。这种构思的好处是文章衔接紧密,事件的描写或观点的论证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文章的思路和线索均较清晰,而结尾的明确主旨往往是文章的高潮所在。一般是用简洁的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来明确主旨;或者是直接叙述事情的原委,从而揭开谜底。需要注意的事,在前面叙事或论证中,切忌过早明确观点或暗示事情的结局,否则文章会失去可读性。 片段示例: 第二天,是公布结果的时候了,苏觉倒有些心不在焉。当听到他和李明都被破格录取了时,他惊讶地跳了起来,李明更是惊讶万分。他俩颤着声音问胖经理因

7、何有如此结局。 胖经理领着他们进入了工作室。抓起画布,他们都沉默了。 苏觉的画上多了一只猫,更像家了,也更完整了;李明画的虎身上落了一只蝴蝶,更温馨了,更有意境了。 原来,李明知道苏觉应聘屡屡失败,决定放弃竞争,因而画了一只与爱这一主题相距甚远的老虎。在苏觉出去后,他掀开苏觉的画,发现虽色调温馨,但只有静物,于是他给苏觉的画添加了一只小猫。苏觉回来后,看了李明的画,知道李明无意与自己竞争,顿觉惭愧万分,灵感一现,便在李明画的虎身上,添了一只蝴蝶。(节选自2014年高考河北省优秀作文双赢) 运用点拨:文章前面部分通过叙事,极力渲染出苏觉和李明的竞争与对立状态。但事件的结局却出人意料,两人都被公司录用了。最后一段,作者通过“原来”一词开启全段,将事情的原委娓娓道来。在叙述之中,揭示出文章“双赢”这一主旨。 反弹琵琶,耳目一新,出奇制胜 反弹琵琶,即是文章的结尾和读者原来预料的完全相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逆向思维。这种构思法,往往会使读者的思路跟着作者走,就在他们以为结果会水到渠成的时候,却发现和自己想的完全不一样。反弹琵琶,可以使文章产生出奇制胜的艺术魅力,收到耳目一新的艺术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